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統計學課程考核體系的革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現有統計學考核體系存在的問題
1.平時成績考核未發揮其應有作用
由于平時成績在已往的考核中只占大約40%的比重,比重過低,學生只要在期末閉卷考試中達到50分左右即可。課堂出勤率不高,學生認為遲到、早退、缺課即使考勤部分全扣,只要自己期末成績考及格,都可以通過考試,作業抄襲情況嚴重等問題,都是由于平時成績比重過低造成的,平時成績沒有發揮其作為平時考核的應有功能。
2.閉卷考試比重過高
閉卷考試的成績大約占總成績的60%左右,學生對期末閉卷考試比較重視,因此在課程結束后通常會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復習準備,挑燈夜讀,廢寢忘食,這種突擊復習方式往往能夠在閉卷考試中奏效,有些平時不努力的學生也能達到相當滿意的分數。這種考核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掌握了統計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但是過分的強調期末考試的重要性,培養出來的人才缺乏其他方面的鍛煉,如實踐應用能力等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
3.考核內容過于理論化
不論是期末閉卷考試還是平時的作業,都注重統計知識的理論方面,很少有涉及諸如上機實習、社會調查、課外活動等實踐方面的內容,往往導致學生不會思考、不會創新,大大削弱了學生對統計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而且,閉卷考試的內容,不論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均是書本理論知識的再現,即使考試成績通過,也很難將書本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當中,理論與實踐不能很好的結合,這就大大削弱了統計學這門學科的價值。
二、改革后的統計學課程考核體系
改革后的統計學課程考核仍然包括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兩個模塊,作為傳統的閉卷考試方式我們不能摒棄,它對于學生系統的掌握統計學知識,掌握具體數據分析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改革后的考核成績比重做了明顯的調整,改革前平時成績占40%,期末成績占60%,改革后平時成績占60%,期末成績占40%。具體來說,在平時考核中,傳統的出勤、課堂表現、作業占平時考核成績的40%,除此之外,增加了上機實習、統計調研報告以及課外實踐活動的內容,并把該部分的成績比重提高到了平時考核成績的60%,著重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改革后的考核體系豐富了平時考核的內容,調整了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的比重,增加了實踐環節,更好地體現了應用型和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需要,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具體來說:
1.增加上機實習環節,培養學生操作能力
上機實習主要通過EXCEL軟件工具進行操作,當然有條件的也可以額外接觸SPSS的實習。在上機實習的設計上,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較系統的掌握EXCEL在統計學中的應用,但應避免枯燥的操作介紹,而是要有針對性的要求學生結合問卷調查的數據和有關案例數據,運用EXCEL完成數據整理、數據分析及其結果的指標解釋。通過上機實習,使學生更直觀的學習軟件,培養學生利用統計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這種實踐性較強的訓練,對從課堂上學到的較抽象的理論和方法進行進一步認識,從而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為以后工作和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增加統計調研報告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統計調研報告的撰寫是指學生通過選擇一個具有現實意義和可行性的課題,進行問卷設計和實地調查,通過數據處理和分析,最后撰寫出一份完整的統計調研報告。統計調研報告的撰寫,充分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進入社會進行一些問卷調查或市場調查以及參加省級的學科競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學生的作品《以學生滿意度為導向的大學生課題研究和學科競賽成效調查分析》、《大學生幸福感調查研究》、《關于杭州地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狀況的調查》、《對杭州市食品安全現狀的調查》等,充分反映了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和統計分析能力,達到了很好的統計實踐效果。
3.增加課外實踐活動環節,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課外實踐活動主要是指參加各類統計類學科競賽,主要包括校內和校外的。校內的有“EXCEL經營決策大賽”和“統計調查方案設計大賽”,校外的主要有省級的“大學生統計調查方案設計大賽”。通過參加學科競賽培養了大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大學生的調研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校內的選拔賽,再到省級的初賽、復賽和決賽,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全面的鍛煉。因此,在平時成績中加入此部分具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習效果。
4.改革原有的閉卷考試,充分考核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改革后的期末考試題型更加豐富,主要題型包括判斷題、單選題、多選題、計算題、綜合分析題,分別占卷面總分的10%、20%、20%、40%、10%??陀^題部分著重考查學生的統計學基礎知識,計算題考查學生統計學的基本運算能力,綜合分析題著重考查學生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考核學生應具有一定的區分度。考試內容應結合實際,強調應用,題目新穎,避免繁雜的計算,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改革后,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并不能取得高分,只有在平時的學習中多思考、多應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
總之,通過統計學課程考核體系的改革,學生不再一昧的強調課本知識的學習,而是更多的融入社會,進行一些實踐鍛煉和學習,開闊了視野,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教師也不再是單純的教條式講解,而是更多地加入生活中的案例,進行統計學知識應用的分析,同時指導學生開展調研、撰寫報告、數據分析等,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作者:吳燕華單位:浙江農林大學天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