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瀝青路面質量控制與創新管理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通過京臺高速公路廊坊段工程建設實踐,分析了柔性路面基層的施工質量控制要點與改進方法,研究了相關的質量、進度與經濟效益問題,提出了路面基層施工創新管理的技術改進問題,通過技術總結與實踐應用可最大限度的確保工程質量與提高經濟效益,彰顯了技術革新與技術革命的創新水平。
【關鍵詞】
柔性路面;基層施工;質量控制;創新管理
1引言
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設工期一般不超過24個月,對于施工單位的工期計劃非常嚴峻,尤其是涉及到地方的拆遷、占地、賠償及其地方經濟糾紛問題比較典型,其次通過政府監督、工程監理與施工自檢等質量保證體系考量施工單位的技術能力,故提出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改進施工方法的創新管理模式,同時對于一些常見的技術問題可通過技術革新所利用,打破傳統的技術手段而創新。
2路面基層的設計與施工特點分析
1)高速公路路面基層一般設計為半剛性(石灰+粉煤灰+碎石,水泥穩定碎石,水泥穩定砂礫)基層較多,抗壓強度要求如表1所示。2)基層配合比組成均采用單一的骨架密實型級配,基于不同層位的受力特點,其強度也不盡不同。3)一般采用5%的水泥劑量,粗骨料最大粒徑不大于(方孔篩)31.5mm,因基層或底基層的設計強度高、骨料粒徑偏小而水泥用量也隨之增加,因此,結構層脆性大,容易裂縫滲水,導致翻漿(見圖1)。4)設計計算的半剛性基層厚度大于30㎝時;一般采用兩層鋪筑施工可視為連續的結構層厚度,實際在環境污染及重軸載運輸車的作用下極易產生早期破壞。5)基于半剛性基層熱脹冷縮的徐變特性,低溫季節鋪筑的基層至高溫季節容易產生拱起,嚴重影響瀝青面層的平整度及行車的舒適性;高溫季節鋪筑的基礎至低溫季節極易產生收縮裂縫而導致瀝青面層橫向裂縫,影響路面的使用耐久性(見圖2)。6)單層鋪筑的基層一般連續養生時間不低于7d,由于養生時間長,影響下道工序工期的開展時間。7)由于高速公路路面基層寬度為單幅3~4車道同時攤鋪,但受拌合能力及料場占地的限制,導致攤鋪機等料停頓,因得不到及時壓實而造成停機位置的強度與平整度極差,交工使用后極易出現早期破壞。8)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之規定(見表2),瀝青面層與路面基層規定的質量檢驗誤差范圍太大,若施工過程中照此進行質量控制很難達到合格標準,尤其是厚度、平整度及高程之間的矛盾交叉現象比較敏感,如果巧合地均為負誤差或正誤差,路面結構層將存在幾何尺寸與質量弊病現象,因此,必須通過精細化技術措施進行創新管理。9)最后施工的上基層養生采用纖維土工布苫蓋灑水,依據標準(溫度20℃、濕度90%以上)養生條件,可折合成為(溫度×小時)計算,打破強調日歷天數的概念,保證基層混合料水化反應的成熟度。10)基于基層攤鋪速度快及拌合能力小、經常攤鋪機停頓等因素,都會影響該斷面的強度與平整度。水泥宜采用強度為為32.5~42.5MPa的礦渣水泥,同時,采用摻入緩凝劑的水進行混合料拌合,通過延長混合料的凝結時間來保證基層的強度與平整度。
3質量控制與技術管理創新
[2~4]1)水泥穩定基層強度的選用,可根據層位受力特點進行不同使用,即在下基層采用底限強度3.0MPa,在上基層采用高限5.0MPa,以符合回彈模量比的力學原理。2)為保證基層承受荷載的力學原理充分發揮與利用,進行配合比組成設計時,可將下基層按照骨架密實型結構進行設計,而上基層可按照懸浮密實型進行設計,旨在保證上基層的霹靂強度、抗折強度與抗折回彈模量等力學指標的應用。3)通過增大骨料最大粒徑(由31.5mm提高到37.5mm)降低水泥用量,混合料采用GTM法成型試驗,通過提高密度及強度可限制基層裂縫。4)對于分層鋪筑的上下基層,當完成下層鋪筑碾壓以后可立即鋪筑上基層,目的在于保障基層厚度的連續性與降低養生成本,同時免去上下層之間噴灑水泥漿的傳統做法,如圖3所示。5)基于半剛性材料基層熱脹冷縮的徐變特點,采取不同季節的時光措施限制其物理現象:(1)低溫季節施工的水泥穩定材料基層,可在縱向50~100m的距離進行割縫處理,并且采用瀝青罐縫防止滲水。(2)高溫季節施工的水泥穩定材料基層,利用懸浮密實型級配進行混合料的組成設計,雖然表層空隙率大,但是通過噴灑透層油和厚度不小于5mm的下封層可以彌補,最大限度限制低溫裂縫。6)結合《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之規定(見表2),施工過程中在嚴格執行《公路路面施工技術細則》(JTG/TF20—2005)的條件下,仔細推敲基層與瀝青面層的厚度、平整度及高程的三者關系,一般控制掌握基層厚度與高程不出現負誤差,同時盡量小的縮小平整度的誤差區間,因此才能夠做出符合設計的路面結構層,旨在體現強基、薄面與耐久的路用能夠,同時限制瀝青面層的負誤差最小化。在技術交底工作中,秉承平整度合格的情況下,路面厚度誤差正負代數和等于零,用以做到路面質量上乘的、經濟合理的管理效果。
4建立健全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
[4,5]我國工程建設項目執行招投標制、項目法人制、政府監督制、工程監理制、工程審計制及質量責任終身制,因此必須建立質量控制體系、質量保證體系與質量管理措施是完全必要的。1)質量控制體系:建立完善的工程質量機構保障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是大勢所趨,因此必須貫徹執行ISO9001條款的認可。2)質量保證體系以項目經理為核心負責任,下設項目總工程師、副經理、工程部、安保部、物資部、財務部及辦公室等構成。3)質量管理措施:每一分項工程開工之前完善施工組織設計,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同意后再進行開工,同時依據招標文件、施工圖紙、合同約定的質量驗收范圍等相關內容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依據政府監督、社會監理與施工自檢的管理機制開展工程建設,使開工項目做到有的放矢地達到設計規定。
5結論
根據路面基層的設計與施工特點,工程創新管理應善于打破常規進行技術革新,對于自然科學的掌握要有前瞻性與探討性,結合京臺高速公路廊坊段施工管理經驗與總結分析,實踐證明,在行業規范條件下通過創新管理與應用,具有良好的技術效益與經濟意義。
【參考文獻】
【1】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S].
【2】JTGTF20—2015公路路面施工技術細則[S].
【3】JTGD50—2006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S].
【4】JTJF80/1—200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S].
【5】解紹璋.公路工程國內招標文件范本[Z].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作者:許軍朝 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公路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