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詮釋中國近年網絡藝術發展范文

詮釋中國近年網絡藝術發展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詮釋中國近年網絡藝術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詮釋中國近年網絡藝術發展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傳媒實驗室(medialab)正由物理學家喬·雅各賓領導一個小組,進行一項名為"最后一本書"的研究項目,試圖將書籍的優點與先進的微電子技術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能夠儲存成千上萬種書籍的"萬能"的電子書籍。

這種書外觀與普通書籍差別不大,不同之處在于,它的每一頁紙都是由兩層透明的電極構成,中間埋有千百萬顆裝在微囊體(microcapsules)中的微粒,微粒呈現白色或黑色,在兩側電極作用下顯露出不同的黑白比例,就象"電子墨粉"一樣,組成紙頁上的字母。每個微囊體約40微米大小,比人的頭發絲的一半還要細。這種電子圖書書脊中裝有調制解調器、電池、微處理器及其它元件,書脊的顯示屏幕上設有各種功能按鍵,讀者可以從它儲存的成千上萬書籍中任選閱讀,還可調節字體大小,甚至可以只需按一個鈕,從互聯網上下載新書。下載一本新小說目前大約只需一分鐘。這種電子圖書不僅攜帶方便,還可進行各種處理,因為信息是以數字方式存儲的。如字體可大可小,可用電子筆在頁邊作注釋,把自己的評論存放在書脊中可插拔的新存儲卡上。

1998年這種可以刪改、可以擦寫的電子書已經在美國上市,售價在500至600美元左右。由nuvomedia公司推出的這種重約06公斤的火箭牌電子書(electronicrocketebook),能夠從網絡上下載、存儲多達4000頁的材料,本身還包含有一本字典并允許電子標記劃線、摘要筆記、字詞查詢以及更改字體。當讀者讀完時,可以把這些材料刪除,或者傳回到計算機硬盤內儲存。sortbook公司也推出了內置有336kbps調制解調器的電子書。這種裝有計算機芯片的電子圖書包含有巨大的信息庫,囊括當今所有暢銷書的內容,并可用新的圖書不斷進行替換。;據研究者估計,未來這樣一本書內可以儲存整個美國國會圖書館全部1700萬冊藏書的內容,真可謂讀者要買的"最后一本書"了。這本特殊的書可以隨身攜帶,帶上它意味著帶上一個流動的圖書館。隨著技術的進步,這種書還可以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能夠顯示活動的插圖。

新工具

作家藝術家紛紛換筆,使用計算機這一新的創作工具,導致手稿的消失。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筆"是用蘆葦桿制成的。大約公元前4000年,尼羅河三角洲地區的古埃及人把蘆葦桿的一端削尖,在蘆葦桿里注入一種由顏料和水調成的稠狀物。書寫時,只要擠壓蘆葦桿,"墨水"就會流下來。古希臘人則使用一種針形鐵筆,在一種涂了蠟的書寫板上刻字。大約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開始用毛筆和墨在竹木簡上書寫。公元6世紀羽毛筆出現,是筆歷史上的一次大飛躍。盡管一只羽毛筆使用壽命只有一周左右,它卻在西方被人們使用了1200年之久。1870年,英格蘭伯明翰出現了鋼質筆尖的蘸水筆,為自來水筆的出現打下基礎。19世紀80年代,美國人壽保險商瓦特曼從物理學的"毛細現象"得到啟示,發明了自來水筆。這種筆的墨水由一個膠囊貯存。圓珠筆則是1944年阿根廷的拉茲·比羅發明的。比羅發明的這種圓珠筆筆尖是一個磨光了的小鋼球,直徑只有1/25英寸。

早在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作家就體驗了一次換筆經歷。那時是用鋼筆取代毛筆。今天的作家,又體驗了一次新的換筆經歷,這次是用電腦鍵盤取代鋼筆。1997年5月28日,電腦報社和清華紫光掃描儀銷售中心在中國作協向馬識途、王蒙、陳建功、鄧友梅等作家贈送了紫光"小旋風"系列5a彩色掃描儀和文字識別軟件。受贈的幾位作家用電腦寫作已經多年。由于早年的作品都是手寫鉛印的,他們在編選自己的文集時,不得不先在原作上用筆勾勾劃劃,再全部重新敲入電腦,既費時又費力。而用掃描儀可以把書中的文字和圖片自動輸入電腦,再用相關軟件把輸入的文字自動識別并存儲進電腦,能夠極大地改善作家的寫作、編輯、收集資料。

顯而易見的是,電腦并不能幫助作家寫出更好的作品,而只能減輕一些作家伏案握筆、修改涂寫之苦。一種觀點認為,"作家手中的電腦沒有’腦’字可言",電腦對于作家來說,只意味著打字機的功用而已。今天的電腦甚至能夠做到"你說我寫",給作家帶來更大的方便。現在已有許多這類軟件問世,如1998年6月臺灣聽寫王公司推出的集語音識別與手寫識別為一體的"聽寫王"漢字語音輸入軟件。如果一臺電腦擁有這一軟件,那么一個會說標準普通話的中國人可以用每秒3個字的速度閱讀文章,計算機的識別準確率高達80%。該軟件還有自動修復功能,能夠適應某個用戶的語音和詞匯,用戶的經常使用可以增加識別準確率。

還有一些計算機寫作軟件,能夠為寫作提供一些便利。如一種名為"寫作之星"(wds98)的軟件,收集了大量的文字資料,通過主題詞可以快速瀏覽或摘取中外名著、唐詩宋詞、名言警句等,文字量達1000多萬。還有一種聯想功能,用鼠標任點一字、詞或成語,便能立即聯想出豐富多彩的近義詞或同義詞。

計算機的推廣,導致手稿逐漸消失。人們可以輕易地抹去或修改屏幕上的東西,使創作過程逐漸變得模糊、沒有個性。而只有手稿才能反映一個人的真性情,只有手稿才滲透著作者的精神和智慧,并能引起手稿讀者的共鳴。

那些創造歷史、改寫歷史的珍貴文獻,已經成為人類文明與智慧的象征。1987年,小說家卡夫卡寫給未婚妻的親筆信件以6050萬美元拍賣出售。1994年11月,比爾·蓋茨以3080萬美元的代價,購得達·芬奇的一本筆記手稿。1998年,只有6頁的阿蒂爾·蘭波的名詩《地獄里的一季》手稿被法國國家圖書館以290萬法郎購得。

與打印稿相比,手稿更真實,更原始,更厚重,也更有保存、收藏的價值。換筆給許多作家帶來方便,但手稿的消失也使不少文人徒生一絲悲傷。有的作家說,用筆寫作時,下筆更慎重、更聚精會神。

但手稿也有一些局限。手稿的不易保存、抄寫中的錯訛,往往使一部著作品出現不同的版本。例如,英國文學名著《坎特伯雷故事集》最初誕生于中世紀,當時書籍均是手寫形式。由于作者喬叟每頁修改很多,導致出現了許多內容不盡相同的版本,使研究者們爭論不休。而現在,由牛津大學等5所英、美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運用一種能夠追溯物種起源的電腦軟件,將《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各種版本輸入電腦比較異同,再與僅存的84卷原著相對照,最后確定出一個完整而權威的版本。

全體作家換筆以后,手稿將同書法手跡一起逐漸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

漢字作為民族文化的智慧結晶,書法藝術是重要的表現之一。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書法藝術,經歷了由象形而抽象的審美嬗變,其枯潤疾澀、點畫結合、韻律力度,非手寫不能體驗。現以已經出現了中文手寫輸入系統,如一種手寫畫筆,由一個練習本大小的畫板和一支書寫筆組成。插到計算機的串口上,這種手寫畫筆就能夠方便地實現鼠標的所有功能。也能夠起到鉛筆、毛筆、水彩畫筆、油畫筆、圓頭筆、方頭筆、斜紋筆,甚至雕刻刀和橡皮的功能。這種手寫輸入系統給電腦配上了一支筆,但畢竟不能像書法那樣揮灑自如,體現個性氣質修養,有很深的文化內蘊。職稱論文

在西方,古登堡發明的金屬活字印刷術,使那些抄寫經卷的書法家在15世紀從歐洲絕跡。今天的中國作家從老到少的"換筆",是否意味著古老的中華民族的書法藝術將日漸遠離現實文化,成為博物館藝術?從毛筆到鋼筆圓珠筆再到鍵盤,書寫方式的更新換代,使制作過程更加便捷、清晰、干凈、整潔,給作家帶來極大便利。盡管電腦中也輸入了楷隸行宋等十幾種書體的簡體和繁體,然而經過打印的這些書體,實際上已經成為整齊劃一的新型美術字。今天報刊上常見的"舒同體",就是用電腦集取了著名書法家舒同字體的特點,加以組合形成的一種新字體。通過電腦排版,字體除了傳統的宋、仿、楷、黑外,有許多是鉛字排版根本沒有的,如準圓、綜藝、水柱、隸書、琥珀、彩云、海報、秀麗等等。字號則可隨意設置大小。此外,排版軟件提供的幾十種網紋、花邊也使傳統書刊版面呈現嶄新面貌。

明天的書法藝術,大概將成為一種博物館藝術。

新角度

計算機給文藝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更新了文藝研究的方法和途徑。

計算機能夠以數字化方式存儲單詞、句子、整篇文章、整卷書、一些著作,同一作者所有著作,同一代或同一學派作者的所有著作……它的數據庫更功能強大,能夠自動編譯、歸納,為文學研究工作提供極大的便利。1996年在華盛頓舉行的現代語言協會年會上,專家們展示了一些電腦化文學作品,有錄在光盤上的文獻全文圖書館,有學術論文和報刊資料的在線檢索,有集發音、教學和訓練于一體的"3-t"有聲詞典,還有包含1650首英文詩歌的電子詩集。計算機的數據統計功能,使得在含有1650首詩歌的電子詩集中尋找、讀取、打印和評注每一首詩變得輕而易舉。

數據庫為文學研究大開方便之門,能夠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角度與方法。如對某些詞匯使用頻率的統計,可以看出某位作家的用語習慣甚至語言風格。

例如,出現于16世紀90年代的一部五幕劇《愛德華三世》,表現了14世紀英王愛德華三世統治時期勇武的騎士精神。但該劇作者究竟是誰,戲劇界爭論了幾百年。不久前,通過電腦對該劇的語言風格進行分析,莎翁作品的權威機構--阿頓公司正式確認,《愛德華三世》是莎士比亞的一部早期作品。莎劇專家說,這部作品本身所表現出的深刻人性、博大精神和文辭語言的華麗無可辯駁地"用莎士比亞自己的聲音"證明了它的來源。這一通過電腦研究得出的論斷,使莎士比亞現存劇本增加到39部。阿頓公司準備將《愛德華三世》編入《莎士比亞全集》。

又比如,1981年,首屆國際《紅樓夢》研討會在美國召開,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講師陳炳藻獨樹一幟,宣讀了題為《從詞匯上的統計論〈紅樓夢〉作者的問題》的論文,首次借助計算機進行《紅樓夢》研究,轟動了國際紅學界。陳炳藻從字、詞出現頻率入手,通過計算機進行統計、處理、分析,對《紅樓夢》后40回系高鶚所作這一流行看法提出異議,認為120回均系曹雪芹所作。

文藝研究的首要任務應當是收集與研究對象相關的信息以及建立在大量相關信息基礎之上的對作品、文藝現象的綜合分析與研究。面對信息時代的機遇與挑戰,一些傳統研究方法顯得費力、落后、過時,如收集資料時占有的相關信息過少,分析評價作品時從理論到理論、從概念到概念,或者拿占有的信息去套某個現成的理論模式。文藝研究首先是資料的整理和研究,其次才是現象的分析和理論的闡述。對資料占有的多少,與研究的深度與廣度緊密相連。信息時代的網絡藝術,給文藝研究占有大量相關資料提供了可能。網絡上現在已經形成一批知名作家藝術家的個人資料信息庫,既包括作家藝術家的一般情況(如姓名、性別、年齡等),又有所有重要作品情況、風格流派、不同讀者的評論等。數據庫傳播媒介的書面資料的信息,使研究者在幾分鐘內找到所有相關資料。例如,現有的網絡搜索引擎、多數應用軟件、數據庫都有自動搜索、自動統計功能,以古典詩詞為例,在唐詩欄目里輸入"山、水",讓其自動搜索,所有包含有"山、水"二字的唐詩都會出現在屏幕上。

文藝類數據庫的建立,將為文藝研究起到積極作用。研究者從一個信息終端就可以很容易、很靈活地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越來越精確、及時的探索,同時也可以涉及到與這些問題相連的學科間的關系問題。

傳統的文學研究作品在形式上是單一的,目前已經出現的文學研究超文本作品,打破了這種單一模式,多媒體技術為閱讀提供豐富的背景資料、相關信息,更直觀、更形象、更生動,能給閱讀者留下更深印象。這種超文本中,有圖片、電影錄像剪輯,讀者按接,從而改變著讀者原初的閱讀興趣點。

電腦小說

計算機除了對文學研究、作品風格分析等提供極大幫助以外,一些計算機專家也開始設計相應軟件,讓計算機進行藝術"創作"。

1998年初,英國《衛報》刊登了一篇電腦創作的小說《背叛》。小說不長,只有400來字(英文),全文如下:

背叛

作者布魯特斯1型軟件

戴夫·斯特賴維爾喜愛這所大學。他喜愛校園里爬滿常春藤的鐘樓,那古色古香而又堅固的磚塊,還有那灑滿陽光的碧綠草坪和熱情的年輕人。使他感到欣慰的還有這樣一件事,即大學里完全沒有商場上那些冷酷無情的考驗--但事實恰恰并非如此:做學問也要通過考試,而且有的考試與市場上的考驗一樣不留情面。最好的例子就是論文答辯:為了取得博士學位,為了成為博士,博士生必須通過論文的口試。愛德華·哈特教授就喜歡主持這樣的答辯考試。

戴夫迫切希望成為一名博士。但他需要讓三個人在他論文的第一頁上簽上他們的名字,這三個千金難買的簽名能夠證明他通過了答辯。其中一個簽名的是哈特教授的。哈特常常對戴夫本人和其他人說,對于幫助戴夫實現他應該有的夢想,他感到很榮幸。答辯之前,斯特賴維爾早早給哈特送去了他論文的倒數第二稿。哈特閱讀后告訴戴夫,論文水平絕對一流,答辯時他會很高興地在論文上簽名。在哈特那四壁擺滿書籍的辦公室里,兩人甚至還握了手。戴夫注意到,哈特兩眼放光,充滿信賴,神情宛如慈父一般。

在答辯時,戴夫覺得自己流利地概括了論文的第三章。評審者提了兩個問題,一個是羅德曼教授提的,另一個是蒂爾博士提的。戴夫分別作了回答,并且顯然讓每個人都心悅誠服,再沒有人提出異議。

羅德曼教授簽了名。他把論文推給蒂爾,她也簽上了名字,接著便把本子推到了哈特跟前。哈特沒有動。

"愛德?"羅德曼問道。

哈特仍然坐在那兒,毫無表情。戴夫感到有點眩暈。"愛德華,你打算簽名嗎?"

過后,哈特一個人呆在辦公室里,坐在那張寬大的皮椅里,他為戴夫未能通過答辯感到難過。他試圖想出幫助戴夫實現他的夢想的辦法。〖zw(〗②《參考消息》1998年3月23日。

這篇600字的小說是電腦寫作的一個歷史性的飛躍。布魯特斯(brutus)1型軟件是電腦專家研制出的人工故事生成軟件。軟件研制者是美國紐約州倫塞勒工學院的塞爾默·布林斯喬德。這套軟件的研究耗時4年,目前只能寫作與背叛有關的欺騙和邪惡等內容。

電腦畢竟代替不了人腦,電腦小說也永遠無法與小說大師的名作相提并論。這篇微型小說雖然已經具備了小說所必需的場景、人物、情節等要素,但戴夫為什么沒能通過答辯,哈特教授又為什么"背叛"了戴夫,小說沒有任何暗示,也沒有給出任何解釋,使簡單的故事情節雖然出人意料,但實在是莫名其妙。軟件研制者布林斯喬德承認:"要想講述真正引人入勝的故事,機器必須了解故事角色的內心世界。要做到這一點,它除了要進行機械思考外,還需要憑借經驗,利用主觀感受,對外界現象進行思考。"②

顯然,機器是沒有主觀感受的。電腦無法象作家一樣通過想象進入所要塑造人物的主觀世界。電腦自動"寫"小說,還得以人所設計的小說主題、小說模式為前提,故事發展的方向和可能性還是人預先在程序中設置好的。〖hth〗電腦音樂

計算機的問世,使音樂藝術發生深刻變化。計算機能夠發出任何樂器都不可能發出的聲音。計算機能夠模仿小提琴、鼓和其它樂器,能夠演奏比音樂家們更快的節拍。可以說,計算機給音樂藝術提供了無窮無盡的音源,大大地拓展了聲音的表現范圍和藝術感染力。

現有的計算機技術原則上可重現自然界一切已有的聲響,并能夠制造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聲響,從而沖破了人們對音樂的傳統認識,更新音樂觀念,促進音樂研究的深化。計算機介入音樂創作,使音色趨于無限,音律上沖破傳統的五聲、七聲音階和十二律、二十四律等。大自然中那些美妙動聽的聲音,如波濤聲、蟬鳴聲、鳥叫聲,還有其它效果聲,已開始借助計算機技術大量應用于音樂創作。〖zw(〗參閱龔鎮雄《計算機音樂·音樂的本質·探索與前瞻》,《科技導報》1995年第11期。〖zw)〗

傳統的作曲方式一般是作曲家在譜紙上寫出總譜,然后抄成分譜交給樂隊排練,作曲家有不滿意之處再修改,樂隊再排練。因而,一部音樂作品的完成往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反復修改,反復抄譜。曾經有人耗費一生心血試圖發明打譜機。而今天的作曲家完全可以坐在家里,通過電腦制作音樂作品,不僅可以免去紙和筆,還可以很方便地修改各個聲部各個音符,直到滿意為止。

在電腦上可以通過windows中的midi播放軟件來欣賞音樂,還可以通過電腦模擬演奏。在電腦上創作、修改并記錄下自己的音樂作品,也越來越普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告訴筆者,他現在作曲與以往大不相同,通過與電腦相連的midi鍵盤,他就能完成一部音樂作品從創作、修改到打印樂譜的全過程,許多作曲家像他一樣通過電腦音樂系統來作曲。日本作曲家喜多郎的一首著名作品《絲綢之路》就是電腦音樂作品。電腦確實把作曲家從繁重的作曲工作中解脫了出來。

一套電腦音樂系統,包括一臺586以上電腦,通過midi接口連接著電子琴、調音臺、音源模塊、數碼錄音機、功放、揚聲器等外接設備,具有電腦音序、配器、音源、模擬調音臺、效果器、波形編輯工具、波形文件軌跡、自動程序伴奏、對外數碼硬盤錄音、樂譜打印等音樂制作的所有功能,使專業錄音棚走進家庭。通過以上這些功能作曲,利用電腦進行數碼錄音,直接把音樂記錄在可擦寫的光盤上,電腦音樂系統就能在家里制作出cd唱盤甚至vcd視盤。

現有的電腦軟件能夠滿足作曲家的各種創作要求。音色編輯軟件具有拓展電子合成器音色的編輯功能:作曲軟件能將在midi鍵盤上彈奏的音符以數字信號的形式記錄下來,并以樂譜或數字形式顯示,供編輯處理,樂曲創作完成后,能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磁盤上,隨時能調用播放或進行修改。自動伴奏軟件能將制作音樂的過程簡化為輸入和弦種類和選擇音樂風格兩部分。這類軟件一般都預置有古典圓舞曲、現代爵士樂、搖滾樂和流行樂等各種風格,只需輸入選定的某種和弦、所喜歡的風格,就能獲得多個聲部的和諧伴奏。樂譜編印軟件具有強大的圖形功能,能完成樂譜的錄入和打印,還可按需要添加連線、跳音和其它特殊的音樂符號與打印機相連,就能打印出精美的樂譜。

早在1987年上演的歌劇《瓦利斯》中,電腦就成了這部歌劇的主要演員之一。由麻省理工學院傳媒實驗室作曲家泰勒·馬霍韋通過電腦作曲的音樂,聽上去甚至比真人伴奏更為敏感、動聽。

音樂創作本身從主題到風格均受到計算機技術的影響。一種名為"techno"的音樂風格正逐漸成為一股新的創作潮流。80年代末90年代初techno作為一種電子舞曲誕生于英國,迅速風靡法國等西方國家,隨即帶來一種動作狂亂、奔放不羈的新舞蹈"銳舞"(rave)。techno音樂、晝夜狂舞的rave舞蹈以及舞場上廣泛使用的,給人帶來的,是被一些英國作家稱為"集體腦休克"和"借助化學手段對黑夜無感知"。巴黎去年開辟的一個專門播放techno音樂的頻道已經擁有23萬聽眾。

提倡這種潮流的音樂人主張取消真樂器,將以前所有的音樂和聲音作為采樣對象,放入電腦里進行重新拼貼修改,以重新表達出作曲家自己的心聲。這種音樂的特點是流動多變,甚至連內在邏輯也沒有。

電腦的最大優勢是高速的數學運算。美國加州大學斯坦塔·克魯茨分校的音樂理論教授大衛·庫柏注意到,那些大作曲家的音樂中有一些短小的旋律--僅有五六個音符--是作曲家的特點,就像人的簽名一樣。庫柏充分利用電腦高速運算的優勢來探索音樂大師們的音樂風格,編寫出一個名為"音樂智能試驗"的emi(experimentsinmusicalintelligence)程序。這一程序能夠把巴赫、貝多芬、莫扎特、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分解成小片段,從幾部不同音樂作品中過濾出共同的音樂特征,在此基礎上,抽取一些片段,依據音樂創作原理重新譜寫出新的樂章。這一程序創作的新作品《第42交響曲》,完全酷似莫扎特《第41交響曲》的風格,但實際上是計算機仿制音樂大師的作品。1997年12月,庫柏在費城舉辦了一場"莫扎特--emi音樂會"。迄今為止,emi程序已"創作"了1500首交響樂曲、2000首奏鳴曲、1500首其他作品。一位鋼琴家演奏完emi所作的《肖邦的瑪祖卡》后說,電腦創作的這首樂曲似乎哪兒也不比肖邦的作品差。

新風格

從模擬到虛擬,是最新計算機技術給文學帶來的新風格。

在美國和西歐有二三十處博物館和畫廊展出"模擬環境"。這種模擬環境使觀眾可以進入藝術作品之中,并遇到各種在現實生活中從未見過的場面。瑞典的現代博物館展出有一尊巨大的人造貴婦,叫做"荷恩"(即"她"),觀眾經過她的陰道進入內臟,一進去,里面坡道彎彎,樓梯層層,燈光閃閃,還可以聽到各種聲音。評論家們認為這些"模擬環境"的目的是"以奇異的景色,古怪的聲音和世外桃源式的氣氛,使觀眾眼花繚亂,在重重幻覺中飄然欲仙"。(阿爾文·托夫勒:《未來的沖擊》193、194頁,北京,新華出版社,1996。)這只是相對簡單的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真實的模擬。而作家藝術家在創作時是一種"想象中的模擬"。

福樓拜坦陳自己在從事文學創作時能夠完全融入藝術創造的環境之中,進入一種無我境界。他在創作《包法利夫人》時,寫到樹林里的場面,就把自己"完全變成"馬和騎手,"完全變成"樹和瑟瑟抖動著的樹葉。他說:"我能觸摸到我所想象的人物,他們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或者我就要變成他們了。"以至于他描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殺的時候,福樓拜說他本人覺得嘴里也有一股砒霜的味道,感到了要嘔吐。

福樓拜要是活到今天,就不用只有沉浸在文學創作時才能體會這種虛擬情形。藝術家們早已經不滿足于這種模擬藝術了。今天的先鋒藝術,已經從模擬走向虛擬。

計算機虛擬現實技術或者說仿真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飛行訓練、航空航天、水利建設、建筑業、娛樂游戲等諸多領域。德國技術人員正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重建一座著名教堂。這座位于德累斯頓、名叫diefrauenkiche的大教堂建于100多年前,毀于二戰。近50年來,這座曾經享譽歐洲的建筑一直是一堆矗立于市中心的瓦礫。而現在,技術人員正利用ibm的高性能計算機(rs/6000工作站)和虛擬現實軟件,打算在原地重建一座與原貌一模一樣的教堂。這項耗資177億美元的重建工程將于2003年前竣工。工程師將教堂原始藍圖和歷史照片輸入計算機,通過處理得出三維模型,三維模型的內部結構和形狀將會與被毀前完全一致。在構造模型過程中,技術人員辨認出近1/3的廢墟磚塊,將其重新"放置"到原來的位置上。研究內部裝飾的專家也同樣的技術,再現教堂內部宏偉華麗的巴洛克式裝飾。

用虛擬現實技術復原歷史古跡,有望使人們重見羅馬古城、雅典古城的輝煌。

而今天的虛擬現實技術使人進入無我之境,融入藝術創造的環境之中成為可能。

從信息學角度看,人類接受的外界信息中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占絕大多數。電視、電影作為電子傳媒是以往再現現實是最好的手段,而計算機與電子感應器等組合起來所具有的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zw(〗2virtualreality:錢學森譯為"靈境",金吾倫譯為"虛擬實在"。還有人稱為"信息空間"、"人工現實"、"合成環境"等。〖zw)〗技術能比影視傳媒更為逼真地再現視聽信息。這種虛擬現實技術是人與通過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環境進行交互作用的一種技術手段。與鍵盤、鼠標等傳統人機交互方式不同,這種技術是根據人的生理與心理特點,運用圖形學和人機交互技術,使人在與電腦溝通時能產生身臨其境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反應。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客觀現實中并不存在的空間,人們可以在這一虛擬空間中"親身體驗"一種經歷。這種體驗不是僅僅在想象中,而是具體的、可感知的。盡管客體本身實際上并不在現場。它與"電腦空間"(cyberspace)同樣存在于信息世界,但電腦空間是可望不可及的,而在虛擬現實中,人們可以直接面對一切。虛擬現實技術的特點是"三??quot;:沉浸性、交互性和構想性(immersion-interaction-imagination)。

具體來說,虛擬現實技術,是指通過現實引擎(realityengine,一種專用超高速處理器)連接的頭盔顯示器、數據手套(最先由美國雅達利電腦游戲公司托馬斯·茨門曼等人開發)或數據服(datasuit),人可以進入到虛擬的景觀中,不僅能有逼真的感受,而且能在其中進行各項活動,如可以觸摸虛擬物體,感受被觸摸物的軟硬和冷熱,甚至于光滑或粗糙程度等等,可以打開關上虛擬的門,感受開關門時所用的力、開關門的聲音等,甚至可以到火星上漫步,進入人體血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免费视频中文 |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 | 欧美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综合欧美 |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五月 |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下载 | 午夜欧美性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欧美精品 | 久久男人网 | 九九伦理影院手机观看 |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 | 欧美视频在线一区 | 欧美综合社区 |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 香蕉在线视频高清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 |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 黑人一区 | 亚洲aa视频|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 |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 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自拍 亚洲 欧美 |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精品国产高清不卡毛片 | 亚洲视频二区 | 亚洲成人婷婷 | 欧美日皮| 亚洲欧美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曰韩二区欧美三区 |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 久久国产欧美 | 久热国产精品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