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傳媒中主持人地位及功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1世紀是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洪流以巨大的沖擊力對我們的視覺、聽覺產生巨大的影響。大眾傳媒的從業人員通過采、編、播、控等方式,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后向大眾,對信息的傳播產生重要的制約作用。而電視節目主持人作為“把關人”,對傳播效果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一個好的節目的框架,很多時候需要一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來支撐,這在當代的電視制作與傳播中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
在簡單播報的階段,主持人一般被稱為播音員,隨著電視時代的到來,這種簡單播報的模式越來越不能滿足觀眾的心理和欣賞需求,主持人也就應運而生了。主持人最早產生于西方。1948年美國電視節目《明星劇場》和《城中大受歡迎的人》率先采用了主持人的方式。此后,許多國家和電視機構先后效仿并不斷創新發展。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實踐積累,節目主持方式在新聞、娛樂、體育、兒童、服務等各種類型的節目中形成了特有的節目形態,為觀眾展現了各具特色的傳播方式。
相比較于美國,中國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時間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最早可以追溯到當時《為您服務》節目的主持人沈力。中國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實踐雖然比西方滯后30余年,但是如同中國電視事業的發展一樣,起步雖晚,但速度驚人。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10年間,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實踐處于嘗試階段,理論界對節目主持藝術的探討,側重于因形式轉換引發的主持人工作方式及自身條件的研究。90年代以來,中國電視節目和主持人實踐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中央電視臺推出了《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實話實說》、《新聞調查》、《新聞30分》、《大風車》、《夕陽紅》、《生活》、《世界經濟報道》、《文化視點》、《對話》等新節目。這些節目的推出,帶動了節目主持方式的發展,也促動了主持人水平的提高和主持藝術的形成。
主持人實踐的發展要求我們從理論的角度對主持人的作用有更深入的認識,從而不斷推進主持人實踐的發展和電視節目的長足進步。從傳播學的角度看,主持人作為“把關人”,其特質與節目的特性相互作用,對最終的傳播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為了發揮主持人作為社會制約因素的積極作用,必須明確主持人的身份和性質
美國社會學家拉扎斯費爾德認為大眾傳媒對受眾的影響遠遜于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進而提出了“二級傳播”和“輿論領袖”的觀點。他認為,個人是社會群體的成員,群體內所有的成員相互影響;人們對媒介訊息的反應不是直接的和即時的,而是受到群體影響的;在媒介運動面前,個人并非都是以同樣的方式作出反應,而是可以被劃分為兩類:一類人積極接觸和傳播有媒介所傳遞的思想,(像輿論領袖那樣);另一類人則主要通過同他人的接觸作為自己的行為的指導,(像追隨者那樣);大眾傳播是通過輿論領袖這些中介人物來影響廣大受眾的。也就是說大眾傳播媒介對受眾產生影響的過程是二級傳播的過程。電視節目主持人與媒體的親近程度,及其與媒體的接觸的頻度、廣度和深度,使其完全具備了充當輿論領袖的角色的優勢,其作用的優劣關鍵是看其是否充分把握自己的地位,成為受歡迎的被追隨者。既然明星主持人有著這樣特殊的地位,要充分發揮其名人效應,及其作為“輿論領袖”對輿論的引導作用,就要求明星主持人有特殊的素質。
明星主持人的“輿論領袖”地位是由其權威性奠定的。權威意味著主持人在觀眾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意味著主持人在自己主持節目的范圍內有發言權,意味著主持人在節目中的發言值得信賴。主持人的權威感取決于主持節目的成功記錄、興趣和研究、鑒賞和判斷能力、固定的主持實踐等因素。
二、傳媒發展中的主持人的地位及其價值
加拿大著名傳播學家馬歇爾·麥克盧漢認為“傳播媒介就是訊息”人們在傳播活動中,由于使用了各種感官的方式和心理的變化,從而改變了自己的性格———同時也就改變了環境,因此傳播媒介本身就是訊息。節目主持人是媒介賦予其增強傳播效果的媒介人物,同時又充當了一種媒介訊息,主持人作為一種信息的載體,通過自身的行為可以產生分享信息和傳遞知識方面的效果,也可以產生行為參照框架的作用,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認識結構和信息欲求,促使人們的態度和行為有所轉變。因為在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人們經常需要依靠權威來源來了解周圍的復雜情況,人們相信權威,習慣于接納權威來源的信息,易被心目中的權威說服而接受他們的觀點,以鞏固或改變自己的心理定勢。大眾傳播通過主持人的信息載體作用,展示和倡導某種行為模式,并通過塑造明星主持人來提高行為模式的魅力,爭取受眾的認同,促使人們對模式的模仿。節目主持人應該充分發揮其媒介載體的作用,為完成特定的節目,滿足受眾的社會期待而努力。
主持人作為信息的傳播者,以主體的方式介入到節目中來,使得電視媒介得以以人作為信息載體,實現媒體的傳播意圖和目的。以人為載體傳遞信息,是電視傳播的一大變革。主持人作為活生生的真實人物,通過自己的語言和行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為信息載體的作用。主持人作為信息的載體,以什么樣的形式來發揮載體的作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宏觀上講,不同類型的節目要求不同的節目主持形式。《實話實說》和《新聞調查》的主持方式必然不同。微觀上講,同一類型的節目根據不同的需要,在語言的表達,手法和基調上也有不同的要求。如,電視新聞評論類節目,目前大都采取敘事、訪談、主持人點評的三合一的方式。而有時需要主持人出鏡的現場評述,能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為了在形式上吸引觀眾,也為了更好地傳達思想觀點,美國政界要人上電視辯論、演講、接受采訪,大都由著名主持人來主持節目。因為著名的主持人不但具有威望,而且有較好的溝通技巧和思想水準,作為一個對話者和政界人士進行理性的溝通和交流。作為信息的載體,主持人不應該消極、被動地傳遞信息,而應積極主動地發揮載體的作用,針對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方式,與對象產生雙向的互動交流。根據受眾的信息反饋,不斷充實自己。因此,主持人的機敏、靈活、即席應變能力在發揮載體的能動性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主持人之所以能成為明星主持,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于由于他們具有鮮明的個性。我國的的節目主持人,大都是科班出身,受到統一規范的訓練,當然,不可否認,這樣標準的訓練使他們發音標準,吐字清楚,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抹殺了主持人的個性。為了盡快得到人們的認可,新人們大都向一些知名的主持人靠攏,這樣造成的結果是,我們打開電視機,看到的是“羅京們”、“敬一丹們”、“白巖松”們。而新人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敬一丹和白巖松的成功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因為他們有著契合自己所主持的節目的鮮明的個性。中央電視臺評論部副主任梁建增曾經提到,他們在選擇主持人的時候看中的也是主持人的個性。如果敬一丹和方宏進說話的語氣,包括敘事的句式完全一樣的話,他們就會寧愿選擇其中一個。吳郁教授在分析北京電視臺的《元元說話》的時候指出:《元元說話》的成長和成功,不僅在于它起到了有效的輿論監督的作用,還在于它洋溢著節目和主持人的個性魅力。可見我國的電視工作者們越來越注重主持人個性的作用。和我們國家相比,西方一些國家的節目主持人的個性特點更加鮮明。這一方面是由于他們的主持人時間起步較早,積累的經驗豐富。另一方面也和他們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特性有關———注重個性的張揚。美國的《60分鐘》雖然有多個主持人,但個個都能成為明星主播,就是因為他們都有著各自鮮明的個性。華萊士和哈里·里森納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們那種契而不舍的采訪作風;安迪·魯尼吸引人的是他那作家特有的觀察力和分析力;黛安·索耶則以熱情、奔放、彬彬有禮而征服了觀眾。
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到今天,我們理解電視節目主持人傳播活動的關鍵,是非技術含量和非智力因素的擴充。就是說主持人進行人格化主持———主持人必須以人格面對廣大受眾,接受人們的品評,必須用堅實有力又富有個性色彩的人格去整合節目,塑造形象。主持人審美人格的生成過程也是人的自我實現過程。主持人日常的生活積累和知識材料的沉淀只能影響到主持人的形象外貌,只有那些對他門心靈的震撼最大,使他們有深刻的體驗的生活才對他們的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豐富的體驗促成主持人人格的健康發展,因此,不難發現,主持人尤其是優秀的主持人,大都富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這種責任感的前提就是主持人把自己看成是祖國、民族的一員,同時也把祖國和民族看成是“我的”。這樣的心理素質才能使主持人和他們的社會角色相一致,從而滿足受眾的期待,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主持任務。
同時,主持人的人格構成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傳播的效果,人格即品牌。以往我們是通過《東方時空》、《實話實說》結識白巖松、崔永元們的,而今天人們是要看你白巖松怎樣指點江山,崔永元怎樣實話實說。作為公眾人物主持人通過自己的言談舉止為自己塑造品牌,為自己的節目塑造品牌。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敬一丹,總是以自己的沉著、自信,與觀眾從容不迫的交流,總是能在本源于生活的種種平凡與尋常的背后,獨具慧眼地找到另一些發現,而且還能將生活中的尋常與自己的獨特發現,非常服帖自然地融入到自己的主持風格中去,具有深厚人生底蘊的她,又能把事情表達的很平和很清淡,這正是一種博大的人格,難得的氣度。
主持人實踐的發展呼喚更多的明星主持人的出現,而明星主持人的發展和名牌節目是分不開的。二者是并行發展、相互作用、相互促動的辨證統一的關系。
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主持人在我國立住了腳,但這支隊伍還不成熟,實力還不強,因此極有必要培養造就明星主持人,同時還要推出名牌節目,促使電視節目保持常新的活力,并以新穎的形式奉獻給觀眾。一般看來,名牌節目和明星主持是同步發展的,好的節目會打造金牌的主持人,主持人成為節目的代言人和人;同時,優秀的主持人也會打造金牌的節目。兩者之間的相互依賴性越來越大。《實話實說》推出了崔永元,崔永元也成就了《實話實說》欄目。進一步說,主持人和電視節目之間有著一種相互催化的關系。優秀的節目主持人會努力的提高節目的品位、質量,進而爭取更多的觀眾。而名牌的節目對主持人也產生一種有益的心理壓力,使主持人在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質,努力的適應節目的風格、檔次、內容的需要。雙方相互的促進提高了大眾的欣賞水準,推動整個電視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