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影史中強盜片女性形象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強盜片是伴隨著美國社會現實以及技術發展而誕生的一種類型片,在經典好萊塢時期便已形成其固定的模式,而女性又是強盜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文章從精神分析學角度出發,分析強盜片中的女性形象觀眾,及其引發的觀眾觀影心理機制和所產生的意識形態效果。
【關鍵詞】強盜片;女性形象;心理機制;意識形態效果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的美國有兩大重要事件:一是禁酒令的頒布,從1919年至1933年處于禁酒時期,所有酒類飲料制造、銷售和運輸都被禁止;二是1929年至1934年的經濟大蕭條,全世界范圍的經濟崩潰導致商業下滑,造成了大量失業。正是這種社會背景造成了強盜價值的建立--為實現“美國夢”,強盜們來到大城市,期待能夠一夜暴富。
對于主流意識形態來說,強盜的成功是不被社會容納的。所以,強盜們的最后結局必然是死亡,主流意識形態正是通過這種類型片對那些想要通過暴力手段實現暴富的人們說一聲“不”!
在強盜片中,強盜們用非法手段暴富,他們從社會的底層一躍而進入上流社會之后,女人和槍支、汽車一樣成為他強盜生涯中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Tommy(《人民公敵》)在做完第一筆私酒生意,穿上代表著紳士的西服,走進上流社會人士出入的酒店后,認識基蒂、艾倫;亨利(《好家伙》)不僅有愛慕他的妻子Karen,還在婚后擁有不止一個情婦;Tony(《疤臉大盜》)看上他老大的女人艾薇拉,這個女人在他成功后跟他結了婚。
強盜片中的女性以兩種身份出現--親人或者愛人:金娜是蒙大拿的妹妹(《疤臉大盜》)、湯米的母親(《好家伙》)、康妮是教父的妹妹(《教父》)、蘇利文的妻子(《毀滅之路》);伊迪是尼爾的情人(《盜火線》)、艾薇拉后來成為蒙大拿的妻子、艾波洛尼亞是麥克唐納的第一任妻子(《教父》)、凱是麥克唐納的初戀情人,后來他們變成一對貌合神離的夫妻(《教父》)。這些女人們在強盜們的生命中究竟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呢?又或者她們僅僅是作為滿足觀眾“窺淫癖”的“奇觀”而存在嗎?
一、男性觀眾的認同和滿足
“在一個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列為主動的/男性和被動的/女性。起決定性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風格化的女人形體上。女人在她們那傳統的裸露癖角色中同時被人看和被展示,她們的外貌被編碼成強烈的視覺和色情感染力,從而能夠把她們說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內涵”
在以父系文化為中心的好萊塢主流電影中,女人被作為奇觀放入電影中,其目的是為了滿足男性觀眾的窺淫癖。而男性不會對男性的身體產生興趣,因此,女性在電影中的出現,不僅滿足電影中男性人物的欲望,更是通過觀眾對電影中男性人物的認同從而滿足男性觀眾自身的“窺淫癖”。
從強盜片中的女性角色看來,無論是Tommy的情人還是蒙大拿的妻子艾薇拉,或者麥克•柯里昂的妻子,又或者尼爾一見鐘情的伊迪,無一例外都是很漂亮的。她們外型漂亮,衣著時尚,并和男主角相愛。而這些女性不僅成為電影中男性人物的色情對象,她們是強盜的情人--強盜用自己通過非法手段獲得的財富滿足這些女性的物質欲望,讓她們過著像上流社會女人們一樣的生活;她們滿足了強盜們作為男人的一種征服欲和情欲,同時也滿足了電影世界之外的男性觀眾的色情欲望。
“被展示的女人在兩個層次上起作用:作為銀幕故事中的人物的色情對象,亦即作為觀眾廳內的觀眾的色情對象,因此在銀幕的兩側之間存在著不斷變換的張力。”
影院作為一個封閉的環境,電影中的世界與銀幕外的世界被相互隔絕,而影院中的黑暗也為觀眾制造了一種隔絕感,并成為滿足他們的“窺淫癖”的溫床。電影中的男性人物成為男性觀眾的銀幕替代者,男性觀眾把自己的視線投射到電影中的男性人物,對其認同后,通過電影中的男性人物控制故事進程并進行色情的觀看,滿足感自己的窺淫欲。
《美國往事》,35年后已經年老的“面條”重新站在他少年時經常偷看黛博拉跳舞的馬桶上時,視點的置換讓觀眾也和面條一起偷看了黛博拉跳舞的過程。
1、客觀鏡頭,從倉庫里,透過墻孔拍攝一雙眼睛的特寫,是老年“面條”的眼睛。
2、“面條”的主觀鏡頭,透過墻孔看見黛博拉在跳舞,鏡頭逐漸推進,后停在一點上。
3、切到黛博拉的近景,黛博拉看向攝影機
4、客觀鏡頭,特寫一閃而過的眼睛。
5、客觀鏡頭,眼睛又轉回來繼續偷看,只是換成了兒時的“面條”。
跟著不斷切換的視點,觀眾的身份也不停的在旁觀者和“面條”之間不停變換。當鏡頭切換為面條的主觀鏡頭時,觀眾也和“面條”一起偷看黛博拉跳舞,以及換衣服的過程。
二、女性觀眾的認同和滿足
“在女性氣質開始發展之前的某一時期--即所謂的陽具崇拜時期,即使在女性身上,想要變成男性的渴望,也是與她的自我相協調的。”
首先,在以父系文化為主社會中,影片中男性視點的快感是電影中占主導地位的快感。弗洛伊德認為,無論是男孩或者女孩都經歷了男性(陽具崇拜)時期,女性氣質是由男性氣質產生的。女性在弗洛伊德所說的“陽具崇拜時期”本身就有一種變成想要變成男人的渴望;其次,在弗洛伊德《關于女性氣質》一書中,“男性”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術語,而女性沒有被建構為一種差異,只是被界定為男性“二律背反意義上的對立物”而存在,這一界定,使得女性在“主動”和“被動”之間擺動。大部分故事片依照的是“主動性/男性”這一成規來建構的,故事提供了一種主動性視點的認同,所以即便是女性觀眾也總能夠適應這個成規,把自己當成男人一樣與男主人公產生認同。
“那些故事的''''語法''''使讀者、聽眾或觀看者與男主人公站在一起,而電影院里的女性觀眾不僅有自身的記憶,而且古老的文化傳統使她適應這一成規,以減輕她從本身性別轉換到另一性別的痛苦。”
因此,當女性觀眾在觀看被作為色情編碼放入銀幕上的同性時,首先從“男性”的角度來欣賞銀幕上的女性形象,滿足自己作為“男人”的偷窺欲望,女性觀眾甚至可能會同男主人公秘密地產生認同。
其次,女性觀眾會在“主動與被動”這一具有對立關系的兩者之間不停轉換,時而女性氣質占優勢時而男性氣質占優勢。當女性觀眾的“女性氣質”占優勢時,她又從強盜片中獲得怎樣的快感呢?
電影中的男主人公對女性(無論是親人還是情人)都是有感情的,而且有責任心,同時又擁有權力和地位,他們不僅給女人提供金錢,還付出感情。而女主人公在男主人公強勢的追求下投入他的懷抱,她們漂亮、柔弱的“女性氣質”與陽剛的“男性氣質”相契合,對男主人公同樣付出感情,通常女主人公會答應男主人公的求婚。此時,在“女性氣質”占優勢的女性觀眾中,她們由于有著“正確的女性氣質”而跟女主人公一樣,與影片中的男主人公結合在一起。
karen受辱后給亨利打電話,亨利讓她先回到自己的屋子去。karen從窗子里看到亨利用自己的槍把侮辱她的男人打得半死,當亨利把槍遞給karen時,karen并沒有像別的女人一樣害怕,相反的她接受了亨利的并為其傾倒最后嫁給亨利。
BV當看到影片中男主人公為保護女友去揍人的時候,女性觀眾內心“女性氣質”會在此刻占優勢,女性內心渴望被強勢的男性保護的欲望顯現出來。而karen是得到保護的女性,因此女性觀眾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karen身上并得到滿足。
蒙大拿一成功之后就找到妹妹和母親。他不顧一切的愛護自己的妹妹,看到一個男人對金娜意圖不軌的時候,他把那個男人狠狠地收拾了一頓。當他在失蹤幾天的曼尼家里看到穿著睡衣的金娜時,他愣住了--他不希望自己的妹妹跟一個像自己一樣的強盜結婚。于是,他開槍打死了自己的好朋友--金娜身邊的曼尼。
讓自己的愿望通過投射到銀幕上的女性身上得到實現。女性觀眾正是通過自己銀幕代替者--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談了一次浪漫的戀愛。
盡管如此,黑幫電影中的女性仍然處于附屬于男性的地位,她們也被摒棄在男性血腥的世界之外。Tommy對艾倫雖然有感情,但是一聽說好友納爾森被他自己的馬摔死了后,二話不說離開艾倫家,去跑馬場買下那頭摔死納爾森的馬,把馬殺掉(《人民公敵》)。麥克•柯里昂殺了妹夫卡洛,面對妹妹和妻子凱的責問,他拒不回答,在凱一再追問下依舊謊稱自己沒有派人殺卡洛。尼爾在認識伊迪之初編造自己的身份,他的身份揭穿后,伊迪打算和他一起離開,此時尼爾卻看到跟蹤而來的警探(艾爾•帕西諾飾),他轉身離開了伊迪。
小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強盜片同好萊塢的其他類型片一樣,仍然是以男性快感為中心,女性只是作為一種滿足男性快感的色情形象放進電影中。
三、意識形態效果
根據蘇姍•海瓦德在電影學關鍵詞中論述強盜片中的女性“與男主角有浪漫關系的女人的作用在于贏得觀眾的心,他們愛屋及烏,甚至會同情和理解強盜:當武裝到牙齒的執法者包圍這對筋疲力盡的情侶時,強盜經常在她的懷抱中死去。”
通過對電影本文系統的分析可以看出,女性形象在強盜片中的出現并非僅只是作為一中色情編碼而存在。事實上,她們的存在對強盜們的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代表著道德秩序給予強盜們關懷。
首先,在強盜的血腥生涯中,女性的出現為他們帶來極少的寧靜,成為強盜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部份。
麥克為父報仇殺了索拉索后,為躲避風頭而回到西西里島。在這里,他邂逅了美麗西西里姑娘艾波洛尼亞,麥克對她一見鐘情,并在她父母的見證下跟她戀愛,舉行婚禮。這一段中導演使用意大利音樂家Ni?oRota創作的“lovethemeformthegodfather”,一首具有典型的意大利西西里島塔朗泰拉風格的曲子,用意大利傳統樂器曼陀鈴演奏,節奏舒緩且深情。在充滿陽光的西西里島上,麥克過著或許是他一生中最為平靜的生活,像普通人一樣生活著--打獵、娶妻,遠離血腥。然而,當艾波羅尼亞被麥克身邊的奸細害死后,他平靜地生活就此結束。麥克回到美國和凱結婚,成為新一代教父。
尼爾和伊迪偶遇,他們的交談讓一直保持警惕的尼爾放下戒心。在伊迪山頂上的家里,兩個人站在陽臺上俯瞰夜色籠罩下的城市,他們一邊喝酒,一邊談論自己的家人。剛剛經歷過一次生死搏斗的尼爾,得到片刻的安寧,這里沒有城市里嘈雜的車聲和人聲,也沒有槍聲和打斗聲。尼爾說菲濟有一種會發光的海藻,每年會浮出海面一次,像極了這城市的燈光。
當尼爾請求伊迪和他一起離開這個城市,去新西蘭,這樣他可以到另外一個城市獲得新生。伊迪答應了!(《盜火線》)
蒙大拿終于找到失散多年的母親和妹妹,當他在夜幕下開著自己的豪華車來到她們的住處時,城市的燈光氤紅了半邊天,為夜晚增添了些許暖意。他的母親和妹妹住在遠離鬧市的地方,這里同樣很寧靜。他的母親了解到他這些錢是怎么得來之后,拒絕再跟蒙大拿來往。從此,他沒有家可以回,金娜被帶到他的社會中去。而蒙大拿回家時的這段音樂在后來的影片中再也沒出現過。(《疤臉大盜》)
亨利、湯米、占米三人開車出去埋尸時,路過湯米的家。湯米家只有他的母親。在湯米的母親看來他們和普通人一樣,過著規規矩矩的生活,絲毫看不出他們是剛剛殺完人。湯米的母親給他們做飯,催促湯米趕快結婚,講笑話給他們聽,給他們看自己的畫。依然是在一個遠離城市的地方,亨利他們感受到了來自母親的關懷。這時的情景與他們剛做過的事和即將做的事形成強烈對比,也和停在屋外的車里發出的碰撞聲形成反差。這近三分鐘的時間,在他們的生涯中似乎再也不會有了。(《好家伙》)
其次,女性還是強盜們所犯下的罪過的承擔者--特別是幫派之間的火并行為。對強盜的所作所為幾乎毫不知情的女性,往往僅只因為她是強盜的女人而被毀滅。
夜晚回到家的伊芙,看到床上有一個槍眼組成的人的形狀。來追殺“面條”的人就躲在他家,他們再三追問伊芙都沒有得到“面條”的去處,后把伊芙殺死了。(《美國往事》)新晨
麥克•蘇利文和唐納出去執行任務時,被藏在車內的蘇利文之子麥克看到他們殺人的場面。為了避免泄漏消息,心狠手辣的唐納趁蘇利文不在家的時候,殺了蘇利文的妻子和小兒子。(《毀滅之路》)亨利因為吸毒販毒而被警方追捕,一家人陷入貧困之中。擔心亨利成為警方的證人占米對他起了殺心。知道自己境況不妙的亨利讓Karen代他去找占米拿錢,這讓karen差點成為亨利的替死鬼。(《好家伙》)
蒙大拿深愛他的妹妹,他害怕自己的妹妹受到傷害。當看到好友曼尼和金娜在一起時,他沒有聽任何解釋殺死了曼尼,這一行為讓金娜接近崩潰。金娜穿著睡衣來到蒙大拿的房間時,他的對手也潛進他的房間,在他眼前殺死了金娜。(《疤臉大盜》)
艾波洛尼亞和麥克•柯里昂結婚后,就被前來西西里追殺麥克的人炸死在車里。(《教父》)
結論:
強盜們的成功方式--通過暴力實現自己“美國夢”與主流意識形態不符合--注定他們要被毀滅。當看到強盜對女性--無論是親人或情人無微不至的付出時,觀眾們也看到了嗜血如命的強盜們人性化的一面,也是他們人性中除了兄弟道義之外的閃光點。如果不是對妹妹極深的愛,蒙大拿也許不會死;尼爾留下伊迪一個人,是為了不把她卷入危險之中。不過強盜們通常死得都很孤單:Tommy被仇家殺死后,尸體扔在家門外;蒙大拿被對手亂槍射死在自己的豪宅里,死的時候他的妻子艾薇拉、妹妹金娜都離開了他;尼爾拋下伊迪在醫院,自己在機場里被警察擊斃;不可一世的柯里昂死時,身邊只有剛學會走路不久的小孫子。就連《邦尼和克萊德》這對一起犯罪的雌雄大盜,被警察射殺的時候也是一個人在汽車里,一個人在汽車外。盡管麥克•柯里昂沒有死去,但他形影單只,精神孤獨,這也是強盜片將強盜們推出主流社會的另一種方式。
參考資料:
[1]電影與新方法--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勞拉•穆爾維第212頁.
[2]電影與新方法--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勞拉•穆爾維第213頁.
[3]勞拉•穆爾維“穆爾維關于《太陽浴血記》--對《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的進一步思考》”第227頁.
[4]勞拉•穆爾維“穆爾維關于《太陽浴血記》--對《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的進一步思考》”第229頁.
[5]《電影與新方法-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勞拉•穆爾維中國電影出版社.
[6]《電影與新方法穆爾維關于<太陽浴血記>--對<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的進一步思考>》勞拉•穆爾維中國電影出版社.
[7]《世界電影》電影學關鍵詞--強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