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手機媒體傳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手機媒體是新媒體的一個典型代表之一,對大眾傳播產生了極大影響。手機媒體在大眾傳播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由于手機媒體的融合性、互動性、自主性等顯著特征,手機媒體環境下的大眾傳播有著更廣闊的天地,尤其是在一些重大事件中顯示出巨大的傳播力,如5.12汶川大地震期間,《抗震救災手機報》就是手機媒體在大眾傳播中產生影響的最好闡釋。隨著手機功能不斷開發和移動網絡技術的升級,通過手機,人們除了打電話、發短信,還可以讀新聞、看電視、寫博客、玩游戲、炒股等。手機這種新興媒體突飛猛進的發展是報紙、廣播、電視媒體的延伸和升級,它集合了報紙媒體、廣播媒體、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的傳播優勢為一體,在大眾傳播中充分展示出了自身獨有的傳播特性。例如,人們無需費時篩選,便可以在網站上訂閱自己所要獲取的信息,如時政新聞、體育賽況、天氣預報等手機報信息的訂閱。所以手機媒體不僅豐富了大眾傳播的內容,而且促使大眾傳播更加方便快捷。手機媒體增強了大眾傳播互動性和反饋性的功能。手機媒體的一個重大特點是它的交互性突出。在現代社會,人們早已不再滿足過去那種單向居高臨下的媒體文化。通過手機媒體平臺,受眾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并表達自己對這些信息的觀點和態度,還可以通過網絡參與討論、投票和調查等多種形式的互動。手機媒體與受眾之間的多向、交互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媒體單向傳播帶來的群眾知情權和發言權滯后、短缺的問題。手機媒體這種“交互性”特點是傳統紙質報紙所無法比擬的。
2.手機媒體的文化傳播
手機不僅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方式,而且還豐富了人們之間的情感交流。尤其是手機短信這種語言傳播形式更容易綜合漢語的各種表達技巧,更容易將漢語的豐富表現力發揮出來。手機短信發揮了強大的文化功能。人們最早用手機來發送短信,僅僅是為了某種實用的目的,進行相互交流。后來,隨著短信發送的熟練和發送量的增大,人們不再滿足于簡單的信息傳達,人們對短信的認識由實用向審美發展,短信的文學色彩越來越濃,出現了一些可稱之為短信文學的作品。首先出現的是祝福的節日信息,這種文學化的短信比早期的實用短信篇幅要長,抒情色彩更加濃郁,形式活潑多樣,富于智慧性、趣味性、娛樂性,基本上具備了文學的審美要素。它以其寫作的便利性、傳播的迅捷性、接受的私密性,迅速成為人們之間互相傳遞感情的有效方式。歷屆短信文學大賽吸引了各行各業的參賽作者,涌現了一批有廣泛流傳價值的作品。短信或幽默,或言情,或雙關,或壓縮,或雋永,讓這一文學形態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獲得了創新性的飛躍,同時也滋養著民間樸素而旺盛的創造力。公眾文化應是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化的目的,而大眾文學審美情趣的提升,也依賴耳濡目染的參與過程。與有意識參與各種群眾文化項目相比,短信文學更具潛在性和輻射能量。短信文學日益成為公共文化全方位拓展的一部分,它把文學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角落,短信的影響力無處不在。手機還催生了手機報、手機小說、手機電影、手機廣播等新媒體,以其傳播內容的豐富性,滋養著大眾的文化生活。手機圖書館功能的開通,使人們進行圖書借閱變得更為方便、快捷。如在上海,人們可以通過手機登陸上海圖書館,下載相關的客戶軟件,就可以查詢書目、借閱圖書,甚至免費瀏覽和閱讀電子書。手機移動的學習功能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可利用零碎時間隨時隨地學習,手機不僅可以展現文字信息,聲音、動畫、視頻都可以。有關人士指出,在互聯網領域,教育等非娛樂應用將占有重要地位。有的高校已推出手機學習課程,用戶可以像定制天氣預報一樣定制學習內容。
3.手機媒體給社會生活帶來的思考
手機媒體現今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載體,手機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但是也使我們的生活出現了新的矛盾和問題。
3.1提升手機網站的服務水平目前,名目繁多的短信息服務,不但讓人眼花繚亂,而且服務費用較為混亂。有些網站,用隱瞞甚至欺詐的方式,如在頁面交互設計上安裝插件、廣告等。這種以不正當的方式獲取費用;甚至有的客戶被強迫訂閱收費信息,即使用戶退訂以后,相關訂閱費還在收取等現象存在。這些不合理地扣取客戶費用的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也嚴重影響了網絡市場的正常秩序。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大力度進行監督和管制,如信息產業部、文化部、安全部等機關。當然,移動、聯通和電信等營運商也要加大手機媒體的信息內容監管、規范和管制等。
3.2加大力度遏制手機作案現象當下,由于手機媒體、網絡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存在一些漏洞,一些不法分子趁機利用開通的信息平臺,對用戶實施了多種形式的違法、侵權行為,給用戶的社會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大致歸結不同手機作案的方式有下列四種:一是利用手機發送短信,設置陷阱,來騙取、盜取用戶的錢財。如利用手機向外地用戶群發中獎短信,誘惑用戶與之聯系后,騙取用戶在指定賬戶上匯款,待匯款后,立刻潛逃;或以商品促銷為由,如汽車、電腦、手機的促銷信息,騙取聯系后,如果用戶資信實力強,想辦法騙取用戶的信任,竊取用戶的信用卡號和密碼,用偽造的信用卡提取用戶銀行卡的全部資金。二是利用手機短信經營國家禁止的違法活動,如假證件、假公章等違法經營活動。三是通過手機發短信或撥打語音電話,傳播破壞民族團結、影響社會穩定的政治謠言等活動,很有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四是利用手機媒體傳播迷信、非法博彩等方面的信息,破壞國家穩定;或惡意色情、等低級、庸俗的黃色信息內容,給手機用戶帶來了不同程度的騷擾。倡導相關部門針對這些有害信息組建專業機構在技術上建立分層監控和防范的機制,比如培養專門的手機媒體安全專家,研制手機病毒防范措施,遏制不法分子的違法犯罪行為。
3.3警醒手機引發的健康問題手機有時會成為健康殺手,有些用戶對手機產生了依賴,部分人群收發短信成癮,每有閑暇就用手機上網、聽音樂,把手機作為娛樂消遣的主要方式,久而久之,患上了手機綜合癥。一旦手機離身,就會感覺心里空虛、產生焦慮等。心理學家指出,這種手機依賴癥是一種手機綜合強迫癥狀。長時間使用手機短信、手機游戲功能會引發手臂僵硬、發酸、眼睛干澀等疾病;長時間聽音樂可造成對聽力的損傷;手機輻射還會損傷大腦甚至引發認知功能障礙等。因此,為保證健康,使用手機不能樂此不疲,而要適可而止。
作者:李靜單位:新鄉學院公共外語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