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媒體下影像文本中的城市形象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影像文本中城市形象的構建有賴于通過獨特的可視化符號,提煉城市精神的核心理念,打造城市的溫度。在新時代背景下,城市形象的有效傳播要求新舊媒體的進一步融合,選擇適配的媒介語言,于無形之中傳遞觀點,增加公民的參與和互動。
1影像文本、城市形象與符號
法國著名導演雷內•克萊爾說過“在一部影片中,畫面是唯一的敘述手段。”影像是一門用鏡頭講故事的藝術。所以在影像文本的敘述中,首先要考慮到影視的視覺造型性。影像文本與城市形象構建的關系其實就是如何通過鏡頭語言去表現城市形象。那么什么是城市的形象?它應該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物質的,也就是能夠被我們看到的直觀形象;二是精神的,是這個城市的核心理念和特有文化。理念、精神這種抽象的東西是必須借助于一定的物質載體去表現。符號是表達意義最直接的載體,是可視化的,也是能夠獲得快速傳播的有效方式。如何通過影像文本更好地樹立一個城市的形象?筆者認為一個城市或區域形象構建的關鍵,就是受眾的聯想。激起聯想的重要手段便是借助于特定的符號。信息是符號和意義的統一體,符號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質載體,而意義則是信息的精神內容。運用鮮明有特點的符號來讓受眾產生印象,進而建立起聯想反應是進行城市形象構建的關鍵。
2影像文本中城市形象的符號分析
一個城市想要構建自己良好的城市形象,就需要通過某種可感知的,鮮明的,獨特的符號來表示。比如說“冰城”哈爾濱,“花城”廣州,“瓷都”景德鎮等。這個符號的選擇有賴于城市期望呈現的形象定位。比如,南京申報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制作的城市形象宣傳片重在城市體育產業的發展和體育精神。在符號的選擇上則突出在南京的體育產業發展歷程中有特殊意義的象征符,比如“砳砳”。除此之外,還有南京奧體中心,體育實驗室、青奧森林公園、奧林匹克博物館等為代表的健身文化體育場地。接下來,筆者就南京最新推出的體育示范基地宣傳片《建鄴體育+》,選擇三個最具特色的符號進行分析。第一,《建鄴體育+》中“+”。“+”在數學中是一種運算符號,表示運算關系和運算規則。而該片的這個“+”號突破了它本來的意義,變成了一種象征符,被賦予多層含義:一是包容,“+”意味著接受,接受新的事物,新的觀念,體現了南京體育的包容精神;其次“+”意味著增加,增長,表明南京體育事業在不斷地向前發展;再次,通過“+”這個符號的音譯,擴展了其表達空間。比如體育“家”,體育“佳”,體育“嘉”,體育“加”……不同的“+”的音譯字與體育的組合傳達出更為豐富的喻義,代表南京體育形象的專業、優秀、包容和創新。第二,古地圖的動態運用。一般城市宣傳片經常會放上一些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筑,配上直白的解說詞,以表達“歷史悠久”之意。而該片卻是通過古地圖轉變到現代大都市的動態變化來傳播此意。因為,一個城市的古地圖往往記錄著其歷史變遷,是文化悠久的最明顯的符號。第三,青奧會吉祥物“砳砳”的大型地標。2014年召開的青奧會是南京體育事業強盛的標志之一。“砳砳”作為此次盛會的吉祥物自然與“青奧會”,與主辦城市南京緊密聯系。其本身所承載的青奧精神也代表著南京的體育精神。
3新時代背景下城市形象的構建方法
泛媒時代新的傳播方式和傳播渠道大大沖擊了既有傳播方式。現在幾乎人人是自媒體,受眾獲取和信息極為便利,傳統媒體的話語權受到挑戰。要想在新時代背景下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就要結合這個時代的傳播特點來進行城市形象的宣傳推廣。
1)提煉城市精神的核心理念。就像一個品牌有自己的企業精神一樣,一個城市也得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核心理念。比如,成都市:成功之都,多彩之都,美食之都;桂林市:桂林山水甲天下;蘇州市:人間天堂,蘇州之旅;無錫市:太湖美景,無錫旅情;深圳市:每天帶給你新的希望等等。它們都會去突出自己的某一方面的特色和價值。這次南京報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就選擇了“+”這個符號。雖然是一個很簡單的符號,但是它承載的意義和價值是豐富而獨特的。
2)尋找城市可視化符號。“可視化”強調直觀性。比如說到南京的體育產業,要有體育比賽,運動設施,比賽場地,體育品牌等,這些都要讓人看到。這就是影像表達比文字表達更有優勢的原因。
3)人文主義打造城市溫度。人文主義就是要有感情,有感受,有溫度。城市是人居住的,想要感動人就要表現人,用人文主義的故事手法去表達精神。該片選擇了用人物訪談的方式來架構全片,以一個個真實可感的人物故事引領觀眾用心體會南京的迷人之處,讓人在溫暖中熟悉并愛上這座城市。
4城市形象的傳播策略
1)新舊媒體的融合。美國著名的城市學家芒福德說過:“城市形象是人們對城市的主觀印象,是通過大眾傳媒、個人經歷、人際傳播、記憶以及環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依托廣告、新聞報道、新聞會等渠道,無疑仍是建構并傳播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但是,新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來說互動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充分利用其傳播優勢,對于塑造城市形象能產生良好的傳播效果。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微信、微博,還有各種新興的視頻網站,切入年輕人喜歡的話題,采取線上直播的方式,比如做當地美食類的直播,還有旅游類的直播,讓他們從不同的側面去了解一座城市的獨特風味與內涵。新舊融合,二者兼顧,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雙核驅動”,才能讓城市形象宣傳達到更好的效果。
2)傳播渠道適配媒介語言。新舊媒體的融合傳播對于傳播內容的要求也提高很多。針對不同的傳播平臺,傳播的內容應形成差異。其中的關鍵就是要運用不同的媒介語言。媒介產品的構成都經過一個編碼過程,通常這些符號是字母、數字和構成語言的字和詞,當然也包括活動圖像語言和電子聲光語言。在傳統媒體上所使用的文字語言和影像語言相對正式。而網絡新媒體上,一些新詞新語以及新文體大量出現。最開始,這些新詞新語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隨即一些新聞門戶網站將其用于新聞報道,力圖到達文本生動活潑的效果。這些詞本身具備的創新性和時代性為更多的年輕受眾喜聞樂見。年輕人聚集的新媒體更為時尚和個性化,語言主要特點為:簡略、活潑、時尚。我們的城市形象傳播也應根據不同的平臺,不同的群體制定不同的媒介語言和傳播策略。
3)植入式隱性傳播。“植入式”也就是說要潛移默化地讓人熟悉、習慣,形成對這座城市的印象。這一點上,“招行微刊”近日刷屏朋友圈的一部微電影《番茄炒蛋》可資借鑒。用一個“虐心”的親情故事傳遞“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的理念,并順勢推出了招商銀行留學信用卡。此類隱性傳播比拍一個宣傳片所取得的傳播效果要好得多。此外,直播也往往可在無形中發揮良好的作用。諸如美食直播,旅游直播,還有游戲直播。其中游戲中的VR場景也是很好的宣傳模式,像游戲《大唐風云》中就真實再現了旅游景點飛石嶺的全景。
4)從議程設置到議程融合。議程設置理論認為大眾媒介往往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的具體看法,但是可以通過提供信息和安排相關的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某些事實和意見,以及他們對議論的先后順序。但是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這種模式。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大眾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像評論、彈幕等方式也增強了信息之間的互動性。
議程融合是指“我們用個人觀點和經驗來融合媒介的公民議程和我們參考社群的議程,并以此來創造一個滿意的世界圖像的方式。”這個理論假設將傳播效果研究的主體定位于受眾而非傳統議程設置理論的媒體,強調受眾在社會議程中的參與性與主動性。這也提醒我們,在城市形象的構建與傳播中,要加強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及時得到反饋,讓單向的議程設置變成雙向的議程融合,以爭取更好的傳播效果。城市形象是一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綜合體,城市形象的建構也是一個城市競爭實力強盛的關鍵要素。通過影像視頻所展示出來的城市是其形象最直觀的呈現方式。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我們應把握傳播的新特點,新規律,通過影像建構具有個性和特點的城市形象,并讓獨一無二的“這座城”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汪流.電影編劇學[J].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2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3]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M].倪文彥,等譯.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4]朱瑞娟.議程設置理論研究的新方向[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39-45.
作者:郭子輝;張陽 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