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幀頻數據通信應用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光電經緯儀在捕捉目標圖像的同時,能夠實時記錄精確的測角信息,并通過事后目標圖像的判讀處理,得出目標精確的中軸偏移量,進而疊加計算出更為精確的測角值[1]。因此,圖像信息、時間信息和角度信息是光電經緯儀記錄的三大重要信息。安裝有高速攝像機的某型號光電經緯儀工作參數:(1)高速攝像機拍攝幀頻:1000Hz;(2)編碼器:處理幀頻1000Hz;(3)時統終端:最高處理幀頻200Hz。由于時統終端的處理速度最高只能達到200Hz,要想給1000Hz的編碼器數據加上時標,需對時間信息進行細分處理,產生對應1000H編碼器數據的時間信息。編碼器信息由編碼器系統以1000Hz同步信號為基準,對角度進行檢測,并以一定的編碼格式將角度信息發送到數據通信系統。1000Hz的角度信息是在1000Hz同步信號后560μs完全發送到數據通訊系統,因此數據通訊系統應該在1000Hz同步信號后560μs接收編碼器數據,并與1000Hz采樣點的時間信息一同打包,形成同一時間點的角度—時間測量數據包,供事后與圖像信息一同組成完整的經緯儀測量數據。
1.1細分時間信息時統終端最高處理速度為200Hz,不能滿足1000Hz數據頻頻要求。設計時,要求時統終端提供1Hz的時間信息,并提供1Hz和1000Hz同步信號,數據通訊系統以1Hz和1000Hz同步信號為基準產生毫秒時間信息。
1.2通信時序設計設計1Hz脈沖信號啟動一個外部中斷,并在這個中斷中接收1Hz的時間信息,此時間信息是對應上一個1Hz的時間信息,因此需對對時間信息進行“+1秒”處理。設計1000Hz脈沖信號啟動另個一個外部中斷,在中斷中根據相對1Hz中斷后產生1000Hz中斷的個數,產生毫秒信息。1000Hz計數在1Hz中斷中清為零,每1Hz中斷間隔共產生1000個1000Hz中斷。根據設計原理,要求系統響應完1Hz中斷后,響應1Hz后的第一個1000Hz中斷,這種響應中斷先后順序是保證產生正確毫秒值的關鍵。數據通訊系統的主控制器S3C2440,其24個外部中斷可配置引起中斷的信號模式為電平觸發或沿觸發,并可配置極性[2],在外部中斷寄存(EXTINT)中進行設置。時統終端提供的1Hz同步信號和1000Hz同步信號格式如圖1所示。可以設置1Hz中斷為下降沿產生中斷,與S3C2440的外部中斷0(EINT0)連接,1000Hz中斷為上升沿產生中斷,與S3C2440的外部中斷6(EINT6)連接,兩個中斷相差1個脈沖寬度時間,如此設計保證了兩個中斷的時序安排。
2軟件實現
軟件設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初始化設計,其中包括配置GPIO端口、中斷配置和啟動中斷。另一部分為中斷處理程序,包括外部中斷0和外部中斷6。
2.1程序初始化程序初始化主要完成中斷設置并啟動看門狗計數器功能。
2.2中斷“0”(1Hz中斷)1Hz中斷處理程序:在1Hz中斷中接收時統時間信息,并進行加1秒處理和1000Hz中斷計數器值置“0”,軟件流程圖如圖2所示。
2.3中斷“6”(1000Hz中斷)在中斷“6”中主要完成產生時間的毫秒信息、接收編碼器數據并收發經緯儀各分系統通信數據。
2.3.1產生毫秒信息毫秒產生程序:在1000Hz中斷中根據1Hz同步信號后的1000Hz中斷的個數(m_n1000)產生毫秒信息,毫秒(=1×m_n1000),軟件流程如圖3所示。
2.3.2接收編碼器數據并收/發其它各分系統數據編碼器在1000Hz到來時采集角度數據,并發送給數據通訊系統,數據完全傳送至據通訊系統是在1000Hz信號后的560μs,因此數據通訊系統在1000Hz中斷中,延時560μs接收編碼器數據,此時接收的數據為當前1000Hz的經緯儀角度數據。綜上分析可知,在1000Hz中斷中處理順序為:產生時間毫秒→延時560μs→接收編碼器數據→將時間信息和編碼器數據編碼打包→以系統規定幀頻發送數據(低于或等于1000Hz且能整除1000)。在此能否實現精確延時是接收正確編碼器數據的關鍵。精確時延時由ARM處理器內置的Watchdog計數器產生[4]。具本方法為:設置看門狗工作在計數器方式下,在1000Hz中斷開始時讀取一次計數器值(WTCNT),然后通過不斷讀取該計數器值,得到相對開始時刻的運行時間,在達到程序所要求的延遲時間時,接收編碼器數據??撮T狗的計數脈沖是由ARM處理器的PCLK時鐘經兩次可編程分頻后得到[3]。對看門狗的操作,包括看門狗分頻數和工作模式設定,由設定WTCON完成;對16位數據寄存器WTDAT編程完成設定看門狗超時值;在軟件運行過程中,讀取看門狗16位計數器WTCNT的當前計數值,計算兩次讀數之差可得到精確時間差。PCLK為ARM處理器外圍器件時鐘,由ARM時鐘控制邏輯產[4]。它與主時鐘(FCLK)的關系由時鐘分頻控制寄存器CLKDIVN位2:0設定。主時鐘頻率與輸入頻率關系。在程序初始化中設置好看門狗工作方式后,在1000Hz中斷中實現相對1000Hz中斷信號延時560μs接收編碼器數據。接收編碼器數據程序流程圖如圖4。圖4中之所以要先清接收編碼器數據端口的接收緩存器,是保證讀到的數據是當前1000Hz時刻的編碼器數據。處理完成時間信息和編碼器數據后,可依據時間信息的毫秒值,完成對外50Hz、100Hz、200Hz、500Hz、1000Hz的通訊。如100Hz通訊時,當毫秒值能被10整除時,即執行100Hz通訊程序。
3設計結果
利用時間細分和看門狗精確時延設計,可在經緯儀上實現時間信息和編碼器數據高幀頻的數據合成,從而實現設備角度和時間信息與高速攝像機圖像信息的數據匹配,完成經緯儀測姿需求。目前在某型號經緯儀上裝有一款最高記錄幀頻400Hz的高速攝像機,系統指標要求為編碼器發送數據幀頻1200Hz,編碼器發送數據波形如圖5。通信系統向其它系統發送的編碼器、時間信息合成數據包最高幀頻400Hz,其設計依即為本文所述原理。通信系統要求提供1Hz和400Hz的同步信號,1Hz下降沿產生中斷“0”,400Hz上升沿產生中斷“6”。系統的兩個中斷信號波形如圖6。在1Hz中斷接收時統時間信息,在400Hz中斷中先清接收編碼數據端口的接收緩存器,然后延時560μm接收編碼器數據。依據系統要求,發送編碼器與時間信息合成數據包的400Hz通信數據波形如圖7。此款數據通信系統通過實際應用證明時序設計合理,性能可靠,完全符合設計要求。如若要求發送1000Hz編碼器和時統時間合成數據包,則在設計中要求提供1Hz和1000Hz同步信號,并且提高通信波特率以便在1ms內完成數據的接收和發送。
4結論
利用時間細分和看門狗精確時延設計,可在經緯儀上實現時間信息和編碼器數據高幀頻的數據合成,從而實現設備信息與高速攝像機圖像信息的數據匹配,完成經緯儀測姿需求。經在多型號經緯儀上應用,此種設計定時精度高,實現簡單,針對不同經緯儀,在軟件上稍做改動即可適用。
作者:王芳單位: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