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時事政治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時事政治材料的選取缺乏科學性
首先是由于教師看報紙雜志較少,所以接觸的新知識較少,一個時事政治材料反復講,時間久了,自然與現實相差甚遠,收不到好的效果。其次,不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講一些較高深的東西或與當今社會現狀相差甚遠的陳年往事,既沒有效果,也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再次,備課不充分,課前準備不足,因此在運用實例時明顯存在不足,無法理論聯系實際。最后,由于互聯網絡的發展,獲取信息的媒介增多,但也因此,虛假或過分夸大信息內容比比皆是,這就造成了學生獲取信息不準確,影響了教學。
2.時事政治材料處理不當
時事政治,必然注重“時事”二字,因此時事政治教育存在時效性,時事政治材料的處理相當重要。在現今的時事政治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一些教師由于對教材或時事政治把握不夠全面和深刻,選擇的時事政治材料可能與所講知識點無關,即便講得再精彩也無濟于事。其次,雖然引用的時事政治材料很多,但與考試重點、難點無關,只注重外在形式,象征性地引用時事政治,卻不注重內在內容。最后,講述的時事政治材料過于枯燥乏味,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無法調動學生的探索欲。
3.對待時事政治的觀念錯誤
由于高中學生面臨高考壓力,教師的理念就是考高分為首任,因此平時對時事政治幾乎不聞不問,打算在高考前猛攻。通過歷年高考時事政治考題來講述哪些是重點難點,學生只是臨時死記硬背,但并沒有完全理解,認識上還存在諸多偏差,沒有在實質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如何推進時事政治與政治教育相融合
1.教師要與時俱進,時刻關注時事政治
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師,不僅僅是能夠完美地理解與傳授書本上的知識,在此基礎上還要通過多種途徑獲得與教材教授內容相關的其他知識,用以構建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因此,教師在平時應堅持通過互聯網、電視新聞、報紙雜志等媒介搜集時事政治材料,并及時更新和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理論與實際的融會貫通首先需要深厚的知識體系做基礎,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中運用自如。
2.學生要養成課前讀新聞的習慣
教師可安排學生在課前幾分鐘輪流讀報紙,并在朗讀結束后一一點評,學生讀完并點評完后,教師做總結。如此一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時事政治的學習與記憶也不再是枯燥的事,反而變得非常有意義,更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意思與語言表達能力,也從能從根本上起到培養學生思想政治意識的作用。
3.開展時事政治案例討論會
在一個課時講授完畢后,教師可選擇一個比較接近所講知識點的時事政治材料,讓學生圍繞這個案例用所學知識來討論。一個案例中一般包含了很多政治學知識,需要學生發散思維去思考這些東西,大家各抒己見,而后互相交流,更快地提高自己,這種學習形式也更便于記憶。從案例討論中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點,更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課堂氣氛從沉悶到活躍,有效性必然更高。
三、政治教學與時事政治融合的意義
1.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一門課程的學習上,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思想政治教學因其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限制,一直比較枯燥乏味,找準學生的興趣點,就更加重要。現在的學生接受能力強,渴望探索新事物的求知欲也強。因此,在政治教學中引入時事政治,是激起學生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一是時事政治本身的趣味性所決定的,二是時事政治與政治理論相結合時碰撞出的火花能很好地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及渴望解決問題的好奇心。
2.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對課程的理解
時事政治反映了當今國內外發生的大事,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與實質意義。思想政治課是長期以來總結的正確的有利于促進社會發展的理論,雖具有權威性,但畢竟社會不斷在發展,書本上的理論必然存在滯后性的缺陷。只有把時事政治與書本教學相融合,才能更好地詮釋思想政治教育。對政治的學習歸根結底是讓學生今后為社會更好地發展做貢獻,而發展離不開實踐,只有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才是活的理論,只有融入實踐中去,才能深刻理解理論的內涵,才能更好地用理論來分析實踐。另外,時事政治的具體化、靈活性也使學生學起來更簡單。
3.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時事政治包含了國內外政治、文化、經濟各方面,學好了時事政治也就是了解了國內外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主要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時事政治主要以人物或事件的形式出現,具有一定的生動性,而學生由這一事件引發諸多思考。在了解各個時事政治案例的時候,學生就已經開始掌握很多知識,在分析完案例以后,不僅獲得了知識,更學會了方法,這將有利于以后處理類似的事情,大大開闊了視野,增強了文化底蘊。
4.改變傳統教育理念、與時俱進
一直以來,傳統的政治教學都是“填鴨式”教學,即老師只管講,無論學生是否有興趣,是否能一次性接受。政治課堂相較于其他課堂而言,本身就比較枯燥,再加上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就會更反感。而時事政治的引入,將會有效改變這一現狀,“事件”能很快地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去,引導他們思考、解答,從而使政治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勢必會提高課堂有效性。
四、結束語
思想政治理論只有聯系時事政治,才能彰顯其理論的正確性;時事政治只有結合理論,才能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兩者密切相關,在教學過程中缺一不可。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政治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探索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彌補無實踐性教學的不足,因此,將二者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今后的政治教學中,要始終貫穿這一理念,結合材料分析問題,寓理論于實際。
作者:王桂蓮單位:廣東省南雄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