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老齡化社會數字電視發展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通過調查中老年人對數字電視的使用原因、使用活動、使用評價和使用需求,從用戶、媒介和環境三方面,分析了影響使用行為的主要因素,發現媒介因素是促進使用行為的根本因素,環境因素和用戶因素更多造成了使用行為差異,進而從針對用戶的特殊性、發揮媒介的優勢性、優化環境的支持性三個角度,提出數字電視服務的“惠老”發展策略,包括改善老年人的使用能力和使用心態,加強軟硬件產品和節目元素的“惠老”設計,完善收視服務和老年節目的內容“惠老”建設,發揮收視服務優勢并拓展內容傳播平臺,開展實體活動來提高對于老年人的粘合力,搭建基于數字電視的居家養老生活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使用機會和及時的支持,為媒體行業的“惠老”發展搭建內外環境。
[關鍵詞]中老年人;數字電視;使用行為;影響因素;惠老策略
老年人一直是電視媒體所關愛的對象。近年來,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我國已完成有線電視的數字化整改,但由于互聯網對年輕人的不斷分流使得老年人成為數字電視的主要用戶,因此,探究老年人對數字電視的使用情況和數字電視的“惠老”發展策略,將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不過,從近年來我國學術界對老年人與電視的研究進展來看:一是調查對象主要源自發達城市;二是集中探究傳統收視行為,缺少對數字電視新型服務的關注,如視頻點播、視頻回看、信息查詢等;三是對使用行為影響因素的分析除了部分人口特征,少有涉獵其他因素;四是較少提及軟硬件上的“惠老”設計問題。對此,本文于2012年9-11月、2013年4-5月,在哈爾濱、北京、上海、武漢、廣州、西安6個城市的12所老年大學,調查了50歲以上中老年人對數字電視的使用情況,回收有效問卷1047份,以歸納他們的使用特征,分析相應的影響因素,探討數字電視的“惠老”發展策略,彌補上述研究不足。
一、中老年人對數字電視的使用特征
問卷將中老年人對數字電視的使用行為概括成“使用原因→使用活動→使用評價→使用需求”4個環節,并涉及新聞、文娛、服務、教育4類常規節目和老年節目以及新型服務,同時,對生活規劃的選擇求和,新建“生活豐富性”變量,對常用媒介的選擇求和,新建“媒介接觸水平”變量,對常用功能的選擇求和,新建“使用水平”變量,對發揮功用的選擇求和,新建“使用滿足水平”變量。
1.使用原因。接通便捷是中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的首要原因,其次是聲畫清晰、多年來的習慣,再次是鐘情于某些節目、操作簡單、只會使用電視等,即數字電視服務的相對優勢、對數字電視的使用依賴發揮了較多促進作用。另外,好奇、服務生活是他們使用新型服務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免費試用、親友協助、沒有好看節目時的補償性、跟隨潮流等,即好奇心理、具體使用目的、相關支持或影響產生了主要促進作用。部分中老年人沒有收看5類節目主要歸咎于以下原因:一是內容欠缺貼近性或實用性,尤其是新聞類和教育類節目;二是形式單調或缺少特色,尤其是服務類和教育類節目;三是廣告過多,除了新聞類節目均有所提及;四是新聞類節目的報道不夠及時、缺少多方視角評述,文娛類節目的低級趣味,老年節目的內容不夠豐富等。同時,部分中老年人沒有使用新型服務的首要原因是沒有掌握方法,其次是缺乏了解、覺得開通麻煩、僅偏好傳統收視服務,再次是認為資費不夠合理、操作響應速度較慢等,即不具備使用能力或接觸意識、新型服務的部分不足產生了主要阻礙。
2.使用活動。中老年人一般自己摸索學習使用數字電視,時而遇到操作困難,包括新功能的使用、遙控器的操作、電子節目菜單的導航、看不清文字或按鈕等,主要是由缺少及時的指導、認知能力局限和知覺水平老化所致。同時,日均使用時長一般不多于4小時,習慣時段是在晚5-7點、晚7-10點,多完全擁有使用權,但使用水平并不高,集中用于傳統收視,其中,收看新聞類節目最多,其次是文娛類節目,再次是服務類、教育類和老年節目等。另外,亦有少數中老年人開始使用視頻回看、視頻點播、信息查詢等新型服務,主要注重開通方便、內容實用、費用合理、操作簡便等因素。
3.使用評價。中老年人對數字電視的操作滿意度尚可,使用依賴較強,但使用滿足水平并不高,數字電視發揮了愉悅身心、服務生活、學習知識、獲取資訊等功用。中老年人對傳統收視服務的滿意度較好,尤其是對新聞類節目的有用性評價最高,其次是文娛類節目,而對新型服務的有用性評價最低,對老年節目的功用評價以娛樂放松、學習知識技能、資訊來源為主。同時,他們指出傳統收視服務的首要不足是內容不夠關注老年人,其次是收視費用高、節目重復多、適合自己的節目少、內容品位不高等;老年節目的首要不足是感興趣的內容少,其次是形式單調、廣告過多、資訊類內容少、播出時段不夠合理等;新型服務的不足是種類不夠豐富、開通不夠便捷、不夠關注老年人需求、不夠實用、費用不太合理等。
4.使用需求。中老年人對常規節目的內容偏好比較多樣,新聞類以娛樂、時事政治、體育、科技、奇聞逸事為主;文娛類以電視劇、晚會為主,其次是音樂賞析、體育賽事、電影等;服務類以居家指南為主(尤其是美食烹飪),其次是醫療保健、氣象預報、法規解讀、旅游指南等;教育類以生活百科、養生常識為主,其次是風土人情、休閑愛好等。同時,需要改進之處有,一是增加涉老內容,尤其是新聞類、教育類和文娛類節目,二是提高內容的實用性,尤其是服務類節目,三是減少廣告,尤其是文娛類和教育類節目,四是豐富節目形式,另外,還包括加強新聞類節目的時效性和評論多視角化,避免文娛類節目的低級趣味等。中老年人對高清頻道的接受態度最好,其次是定制遙控器和電子節目菜單。對老年頻道的內容需求以醫療養生、生活服務為主,其次是養老政策、興趣培養、專業技能、經典文娛等,對新型服務的使用需求以視頻點播為主,其次是視頻回看,再次是卡拉OK、便民信息查詢、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可視電話、社區服務等。中老年人希望數字電視能通過“三網融合”多提供一些實用的視頻類服務和信息化居家生活服務,而及時的使用指導和資費的合理性是影響他們是否使用的關鍵。
二、影響中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的因素
通過多元線性回歸,本文分析了影響中老年人數字電視使用活動、使用評價和使用需求的核心因素,前者包括使用水平、日均使用時長、收看5類節目和使用新型服務的頻率,中者包括使用滿足水平和使用依賴,后者包括對老年頻道、高清頻道的使用需求,以及對新型服務的接受態度和長期使用態度。媒介消費是指用戶基于一定目的,在多種的因素影響下,接觸、使用和評價媒介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2]因此,中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亦涉及這三個環節,本文依據“數字鴻溝”提及的用戶特征、使用支持和服務惠及程度,“技術接受與使用統一理論”強調的努力期望、社會影響和便利條件,“使用與滿足理論”涉及的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將影響因素分成用戶、環境和媒介三類,其中,用戶因素中的身心狀況突出老化特征,媒介因素中的易用性可強調產品設計的影響,環境因素中的使用支持可體現社會或親友的影響,綜合因素涉及三類因素,如使用目的、數字電視服務的優勢與不足等。
(一)用戶因素
1.人口特征和使用能力。經分析,人口特征因素涉及職業、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和性別。首先,從事管理崗位的,對新型服務的使用需求較低,從事非管理崗位的,更偏好服務類節目和新型服務。另外,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對數字電視的使用依賴越強、使用偏好越豐富,前者還更常看新聞類、文娛類和老年節目,后者還更愿長期使用新型服務;中老年女性更常看服務類節目。經分析,使用能力因素涉及媒介接觸水平、只會使用電視、使用水平、是否知曉新型服務和掌握其使用方法,對中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的多個環節均具有影響,尤其使用新型服務。一是媒介接觸越多的,數字電視的使用水平和使用滿足水平越高,更??蠢夏旯澞?媒介接觸越少的,更愿長期使用新型服務;只會使用電視的,更??蠢夏旯澞?,體現了新型服務尤其是老年節目“惠老”發展的必要。二是對數字電視使用水平越高的,使用滿足水平越高,還越愿長期使用新型服務,而沒有掌握方法、缺乏了解是部分中老年人沒有使用新型服務的主要原因,體現了提升其數字電視使用能力的積極意義。
2.使用頻率和身心狀態。經分析,收看各類節目和使用新型服務的頻率,對中老年人的數字電視使用評價和使用需求具有促進作用。一是越??葱侣勵惡头疹惞澞康模瑢鹘y收視服務的滿意度越高,前者的數字電視使用滿足水平也越高,體現了兩類節目尤其是新聞類節目的重要“惠老”價值。二是越??次膴暑?、教育類和老年節目的,越需要老年頻道,體現了老年頻道可重點嘗試的節目類型定位以及文娛類和老年節目對中老年人的粘合力。三是越常用新型服務的,對數字電視的使用依賴越強,還越愿長期使用新型服務,亦體現了新型服務對中老年人的粘合力。經分析,身心狀態因素涉及視聽能力、手指靈活性、健康滿意度、好奇心和生活豐富性,對中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的多個環節,尤其對收視偏好均具有促進作用。一是聽力越好的,數字電視使用水平越高;視力越好的,越常看教育類節目;手指越靈活的,越??次膴暑惞澞?健康滿意度越高的,越??捶疹惞澞?。二是因好奇而使用數字電視的,雖然日均使用時長較短,但使用水平較高,更常用新型服務;日?;顒釉蕉嗟?,對數字電視的使用水平、使用滿足水平和使用依賴越高,還越??唇逃惞澞?。
3.使用目的、使用經驗和使用時長。經分析,學習知識、服務生活的使用目的會促進中老年人的數字電視使用偏好,前者更常看教育類和老年節目,后者是他們使用新型服務的主要原因,而傳統收視服務已滿足需求是部分中老年人不使用新型服務的主要原因。同時,使用經驗、使用時長會促進中老年人的數字電視使用活動和使用評價,前者是指使用年限,年限越久的,日均使用時間越久,使用依賴也越強,還越常看新聞類節目,體現了新聞類節目對中老年人的吸引力,后者是指日均使用時間,時間越長的,使用滿足水平越高。
(二)媒介因素
1.服務不足與優勢。經分析,數字電視的服務不足因素主要涉及節目內容質量欠佳、真實性和參與性不夠等,對中老年人的收視偏好和使用需求均產生了一定阻礙。同時,內容欠缺貼近性或實用性、形式單調或缺少特色、廣告過多是部分中老年人沒有收看各類節目的主要原因,還包括新聞類節目的報道不夠及時、欠缺多方視角評述,文娛類節目的低級趣味,老年節目的內容不夠豐富等不足,而覺得開通麻煩、資費不夠合理、操作響應速度較慢是部分中老年人沒有使用新型服務的主要原因。經分析,數字電視的服務優勢因素主要涉及接通便捷、聲畫清晰、經濟性、節目豐富和內容適合等,鑒于接通便捷的,更??葱侣勵惡臀膴暑惞澞?鑒于聲畫清晰的,使用水平較高,還會更常看新聞類、文娛類節目和愿接受高清頻道;鑒于經濟實惠的,使用水平較高,還會更??捶疹惞澞亢托枰夏觐l道;鑒于節目豐富的,使用滿足水平較高,還更需要老年頻道;鑒于頻道多樣或內容適合的,更??蠢夏旯澞?鑒于主持人魅力的,更愿接受高清頻道。
2.有用性、易用性和依賴性。經分析,有用性因素涉及對各類節目的有用性評價,對傳統收視服務的滿意度、數字電視的使用滿足水平和新型服務對傳統收視的補償性,對中老年人的使用活動和使用需求具有促進作用。易用性是指對數字電視操作的難易度感受和遇到操作困難的頻率,經分析,對中老年人的使用活動、使用評價和使用需求均具有促進作用。一是操作相對簡單是他們使用數字電視的原因之一;操作滿意度越高的,更常看教育類節目,對傳統收視服務的滿意度和數字電視的使用依賴也越高,更愿接受高清頻道。二是越不常遇到操作困難的,越??葱侣勵惞澞?,更愿接受高清頻道。依賴性是指對傳統電視、某些節目和數字電視的接觸依賴,經分析,對中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具有促進作用。一是使用傳統電視的多年習慣是他們使用數字電視的原因之一,因此更愿長期使用新型服務。二是鐘情于某些節目亦是他們使用數字電視的原因之一,還會因此日均使用時間較長,并更??唇逃惞澞亢驮附邮芨咔孱l道。三是對數字電視使用依賴越強的,越愿長期使用新型服務。
(三)環境因素
1.使用支持。經分析,使用支持因素涉及學習使用途徑、使用權和是否擁有可替代媒介,對中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的多個環節均具有促進作用,尤其是學習使用途徑和使用權,如通過學校課程學習的,更??蠢夏旯澞亢褪褂眯滦头?通過業務人員學習的,使用滿足水平較高;親友協助會促使他們使用新型服務乃至更愿長期使用;通過自己摸索的,更常看服務類節目;使用權越大的,越??葱侣勵惡屠夏旯澞?,還越愿接受高清頻道和新型服務。另外,因沒有替代媒介而使用數字電視的,對傳統收視服務的滿意度較高;因有更好的選擇而沒有使用新型服務的,如果改善相關不足,更愿接受新型服務;免費試用也會促使他們使用新型服務。
2.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經分析,社會環境因素涉及屬地和社會潮流。一方面,較發達地區的中老年人,數字電視的使用滿足水平較低,收視偏好較單一;較不發達地區的,數字電視的使用水平較低,但會較偏好新型服務。一方面,跟隨潮流是部分中老年人使用新型服務的原因之一。經分析,家庭環境因素涉及親友推介和居家成員數量,對中老年人收看老年節目和接受新型服務具有促進作用,一是因親友推介選用數字電視收視的,更??蠢夏旯澞?,二是居家成員越多的,越愿長期使用新型服務,體現了親友的支持對中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的積極影響。
三、數字電視服務的惠老發展策略思考
綜上,媒介因素是促進中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的根本因素,影響的使用環節最多,尤其是數字電視的服務優勢,其中,可改善部分服務不足,發揮主要服務優勢,提高有用性和易用性。環境因素更多決定了使用行為差異,尤其是使用支持和社會環境,其中,可優化促進中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的諸多條件。用戶因素亦造成了使用行為差異,尤其是人口特征、使用能力、使用頻率和身心狀態,其中,人口特征和健康狀況只能選擇適應,而心理狀態、使用目的、使用經驗、使用能力等均可得到改善。因此,擬從針對用戶的特殊性、發揮媒介的優勢性和優化環境的支持性三個層面,探討數字電視的“惠老”發展策略。
(一)針對用戶特殊性的惠老策略
針對用戶特殊性的發展策略,主要是圍繞改善老年人的使用能力和使用心態、適應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滿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三個角度展開,兼顧改善數字電視對老年人的主要服務不足。
1.改善老年人的使用能力和使用心態本文發現,使用能力、心理狀態是影響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的重要因素,即媒介接觸水平、數字電視的使用水平、是否知曉數字電視的新型服務和掌握使用方法、好奇心理、生活豐富性等,對他們使用數字電視的多個環節均存在影響。因此,為了促進老年人積極接觸數字電視,一是要通過新聞報道、人物形象塑造、廣告宣傳等方式,倡導老年人生活的豐富性,尤其是通過使用信息產品來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的觀念;二是可進一步加強數字電視服務的“惠老”推介,讓老年人獲悉數字電視的“惠老”功用,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接觸欲,明確不同的使用目的;三是通過機構培訓、媒體教育等形式,為老年人使用信息產品構建多種學習途徑或咨詢渠道,尤其是深入了解數字電視的使用方法。
2.加強軟硬件產品及節目元素的惠老設計老年人在使用信息產品時會面臨視力、聽力等知覺障礙,力量控制、精細操作等運動障礙,注意力、記憶力和推理力等認知障礙,老年人操作數字電視時的主要困難與知覺水平老化、認知能力局限有關,良好的健康狀況會提升他們的使用水平,且對遙控器、電子節目菜單的“惠老”設計需求較高。為了突出數字電視操作相對簡單的優勢,一是應完善以遙控器為核心的硬件產品“惠老”設計,如易握持、按鍵少、易感觸且功能區位分明,字符大且語義易于理解,支持一鍵操作和語音控制功能等;二是應完善以電子節目菜單為核心的軟件產品“惠老”設計,如提供“老人模式”的切換,簡化菜單樹和操作步驟,能自定義界面布局和文字、按鈕的大小及顏色,提供通俗易懂的文字、及時的操作幫助或語音提示,智能化推送常用頻道和功能,嘗試用節目搜索系統替代傳統的頻道導航系統等;三是惠及老年人的節目應舒緩聲畫節奏、配以清晰的字幕、注重口述語言的易理解性等,以改善他們的收視體驗。
3.完善收視服務和老年節目的內容
惠老建設數字電視對于老年人主要發揮了愉悅身心、服務生活、學習知識、獲取資訊等功用,他們仍集中于傳統收視,收看新聞類節目最多,其次是文娛類、服務類節目,且娛樂放松、學習技能、獲取涉老資訊是他們收看老年節目的主要目的,認為傳統收視服務和老年節目的不足主要體現在內容欠缺貼近性、形式欠缺豐富性,還亟須改善新聞性節目的時效性、文娛性節目的低級趣味、老年節目的資訊類內容過少和播出時段不太合理等問題,尤其是節目內容的真實性問題對老年人的使用活動和使用需求具有較大的抑制作用。因此,數字電視服務的“惠老”發展要重點加強收視內容的“惠老”建設。一方面,完善常規新聞類、文娛類和服務類節目的內容“惠老”,辦好時政新聞、文藝晚會、電視劇、音樂戲曲、居家指南、健康常識、法規解讀、旅游指南等受老年人喜歡的節目;在新聞、廣告和電視劇中多呈現一些正面的老年人形象,緩解年輕人對老年人的偏見;增加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及時報道和對養老政策的深入解讀;積極探討與老年人生活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開設適合中老年人和子女、親友共同參與的綜藝、談話或游戲型節目,加強代際溝通和緩解代際矛盾;重播一些經典影視作品、懷舊文藝節目等。同時,還要注重從嚴把關節目內容的真實性和低級趣味問題,避免對老年人造成誤導或傷害。
另一方面,以滿足老年人的情感、求知和資訊需求為出發點,以強調信息的實用性、服務性、精神撫慰功能為關鍵,繼續豐富老年節目的形式和優化播出時段,如開辦以老年人為主角的真人秀節目,重視塑造樂觀的老年人形象,號召老年人的廣泛參與和關注;依據老年人的作息習慣,開設融娛樂、學習、資訊、情感溝通于一體的日間陪伴式節目,培養他們的休閑愛好,改善他們的各類知識水平,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疑難問題;增加創作老齡化題材的電視劇和反映老年人生活的紀錄片,營造關懷老年人的社會氛圍。另外,老年節目還應注重通過培養主持人塑造媒體品牌,通過組織公益性活動塑造媒體形象,通過搭建與老年人的多種線上線下交流平臺,及時了解老年人的心聲,努力成為老年人生活的“代言人”。另外,本文還發現亦有少數老年人已開始使用視頻回看、視頻點播等視聽類新型服務,且服務生活是他們的主要接觸原因,并認為形式豐富性、內容貼近性的不夠是主要不足。因此,數字電視運營商可嘗試開展視聽類新型服務的內容“惠老”建設,如視頻點播服務可推出“惠老”內容板塊,選取老年人喜歡的各類節目內容以供點播;針對老年頻道可提供低資費或免費的視頻回看服務,創新老年頻道的傳播形式;不斷推出卡拉OK、健身游戲、可視電話等“惠老”業務或功能,深入服務于老年人的生活所需。
(二)發揮媒介優勢性的惠老策略
發揮媒介優勢性的發展策略,主要圍繞拓展數字電視的收視服務優勢、加強老年節目的粘合力、搭建基于數字電視的居家養老服務平臺三個角度展開,兼顧改善數字電視對老年人的主要服務不足。
1.發揮收視服務優勢,拓展內容傳播平臺以接通快捷、聲畫清晰、費用經濟、節目豐富為代表的收視服務優勢,是促進老年人數字電視使用行為的關鍵因素,因此,數字電視的“惠老”應著重發揮“收視”對老年人的吸引力。一方面,一是注重收視業務辦理的快捷性、費用的經濟性,避免開通方式復雜、資費不夠合理等因素對老年人造成的使用阻礙,可針對他們開設業務辦理的“綠色通道”、給予適當的資費優惠;二是充分發揮高清收視服務的優勢,積極向老年人推介的同時,可嘗試推出面向他們的“套餐”,捆綁合適的傳統收視頻道、高清頻道乃至視頻點播等新型服務,發揮收視服務優勢的合力;三是完善網絡化傳播平臺或與傳統網絡媒體、移動網絡媒體開展渠道合作,為老年人提供直播、點播等便捷化收視環境。另一方面,老年節目要改善傳統的單向傳播劣勢,在通過網絡化媒介拓寬內容傳播渠道、提升內容衍生價值的同時,應合理利用互聯網和手機的雙向傳播效應,為老年人提供便攜化的互動渠道,一是可為他們提供節目之外的衍生信息,補償由于節目播出時間限制而無法進一步呈現的內容,滿足部分老年人深層次的內容服務需求;二是鼓勵老年人在網絡化平臺上對節目進行討論,節目制作人員應及時參與,鼓勵他們為節目的不斷完善獻策,甚至直接為節目貢獻內容;三是應積極利用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手機傳播渠道,進一步優化與老年人的互動形式和交流時效,探索具有移動互聯網特色的發展模式。
2.開展實體活動,提高對用戶的粘合力本文發現,使用依賴是促進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源自對節目的鐘情,如越常收看文娛性、教育性節目和老年節目的老年人,對于數字電視的使用依賴較高,一方面源自對節目所舉辦活動的參與或持續關注。其實,開展各類適于老年人參與的線上線下活動,不僅是一種有效提高用戶粘合力的方法和趨勢,還可豐富內容來源、呈現形式和傳播途徑。因此,建議老年節目從實體活動層面、媒介層面和互動層面三個角度,開展適合老年人參與的活動,進一步提高對他們的粘合力。實體活動是指老年人日常參與的各項活動,涵蓋了老年人生活中的實際活動及相關場所,也包括圍繞他們喜歡的日?;顒佣邉澋母黝惞澞?,如才藝展示、公益推廣等,即演播室成了老年人的活動場所。在考量實體活動時,既要符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也要嘗試有所突破,例如,針對不同年齡的老年人有著不同的養老方式偏好,老年節目可針對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的特點和興趣愛好,開展不同的實體活動。另外,除了在公園、廣場等公共休閑場所,與老年大學、企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組織、社區等合作,也是老年節目以固定組織為依托,持續性開展實體活動的有效渠道選擇之一。媒介層面是指通過老年人日常接觸的媒體,進行實體活動的宣傳報道與多媒體聯動傳播平臺的搭建。例如,已有一定品牌效應的老年節目,可嘗試電視平臺、節目網站及實體活動結合的運作模式,即以電視平臺為中心,輔以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傳播平臺,通過老年觀眾、老年網民、老年手機用戶的共同參與和及時關注,發揮多媒體聯動的傳播效應,實現活動傳播效果的最大化?;訉用媸侵咐夏耆送ㄟ^媒體對實體活動的及時推進,實體活動通過媒體對老年人產生的各種影響,即一方面通過各類媒體對老年人的實體活動予以及時反饋,另一方面讓老年人的實體活動能借助多媒體聯動的傳播平臺得以更好地推廣。其中,考慮到傳統互聯網并不能覆蓋所有的活動參與對象,電視和手機便可起到更廣泛的覆蓋范圍和宣傳效果,電視、手機均可作為活動信息的渠道和號召平臺,手機可進一步用作使老年人能及時參與到活動中的實時交流平臺。
3.搭建基于數字電視的居家養老服務平臺運用網絡技術,能為解決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諸多養老問題提供思路、方案和創新的可能,提高養老服務的高效性、豐富性、專業化和智能化,緩解養老服務壓力和成本。本文也發現,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老年人希望數字電視能提供高質量的視頻類服務,同時期待數字電視能進一步提供信息化居家生活服務。以往研究也指出,應建構“智能養老生活新媒體系統”,把養老醫保系統、養老安保系統、養老學習系統、養老交友系統、養老辦事系統、居家養老社區服務中心整合到數字電視和IPTV平臺。因此,可通過整合各類養老服務資源,從通信服務、健康服務、幫助服務、慰藉服務、安保服務五個維度,搭建基于數字電視的居家養老生活服務平臺,促使數字電視科技與老年人生活的深度融合。具體來說,通信服務主要包括高速上網、可視電話、社區廣播,尤其是搭建老年人與社區成員的交流平臺,健康服務主要包括遠程醫療、吃藥提醒、健康咨詢等,幫助服務主要包括信息咨詢、在線購物、便民付費、家政熱線等,慰藉服務主要包括遠程教育、健身游戲和影視點播等,安保服務主要包括活動監控、安保系統、緊急呼救等,五類服務擬共同促進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自主性和便利性,不同的服務項目可采取政府直接投資、政府與志愿者合作、服務機構提供或政府購買等運營模式。
(三)優化使用環境的惠老策略
優化環境支持性的發展策略,主要指為老年人更好地使用數字電視,創造來自社會、家庭和相關機構的積極支持,為數字電視服務的“惠老”發展,搭建良好的內外環境。
1.為老年人提供使用機會和及時的支持本文發現,來自社會、家庭和媒體的使用支持是影響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的重要因素,即學習使用的途徑、使用權、來自居家成員和業務人員的幫助,對于提升老年人的數字電視使用水平、使用滿足水平,尤其是接觸數字電視的新型服務,具有關鍵的促進作用,而缺乏及時的指導是他們的首要使用困難。為了改善老年人使用數字電視的支持環境,一是子女親友應率先為老年人深入使用數字電視創造機會和條件,不僅應鼓勵他們主動學習和提供耐心輔導,更可以幫助他們推薦、訂購或贈予一些產品、功能或業務,如比較適用的數字電視機、比較優秀的節目、比較經濟的服務套餐;二是相關廠商和業務人員除了提供清楚的紙質或電子化的使用說明,應完善老年人開展自行摸索學習的資料條件,還應提高“惠老”服務質量,除了通過上門、電話等方式進行及時的使用指導,也可選擇在社區定期舉辦相關培訓、在老年教育機構開設相關課程,尤其是針對受教育程度低、年齡大或較不發達地區的老年人。
2.為媒體行業的惠老發展搭建內外環境數字電視服務“惠老”發展的外部環境,主要來自相關部門提供的發展扶持和相關人才的教育培養,內部環境主要來自工作人員“惠老”意識的培育和行業內部之間的合作共贏。首先,政府可鼓勵更多社會力量投入到數字電視“惠老”發展的行業中,牽頭制定扶持政策、行業規范和質量評價體系,推動行業的規?;?、公平化、專業化、合作化發展;應推進相關技術、創意、產品、服務或內容的普及,如在文化活動場所、房屋設施建設方面,提高相關產品或技術對老年人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提高老年人的接觸機會和改善使用條件;要支持老年人傳播的教育和研究,如高等院校的新聞傳播類、數字媒體等專業可開設相關課程和研究方向,培養從事老年媒體工作的專門人才,為行業發展注入專業化的力量。同時,在媒體行業內部,一是從業者要樹立“惠老”服務意識和責任感,認清老年媒體的發展潛力,關注老年人的社會價值、身心特點、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突出內容制作、產品設計等方面的對象定位特色;二是緩解單打獨斗、力量薄弱的發展局面,可積極爭取相關部門,尤其是老齡組織的支持,也可嘗試“抱團”式發展,如老年節目可發揮內容優勢和公信力優勢,老年網站可發揮互動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老人手機”可發揮渠道趨勢等,積極探索共贏。
[參考文獻]
[1]蓋龍濤.國內“老年與電視”研究綜述[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6,(9):29-32.
[2]黃可,柯惠新.本源、動力與核心:媒介消費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研究[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4):26-41.
[3]宮曉東.老年人群人機特征研究述評———基于信息科技產品使用[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149-155.
[4]王永梅.網絡社會與老齡問題:機遇與挑戰[J].學術交流,2014,(8):202-206.
[5]吳信訓,丁卓菁.新媒體優化老年群體生活方式的前景探索———以上海城市老齡群體的新媒體使用情況調查為例[J].新聞記者,2011,(3):65-69.
[6]李秋迪,左美云,何迎朝.新型網絡環境下社區為老服務的模式和機制研究[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4,(2):118-121.
作者:蓋龍濤;鄭春輝 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