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信產業成本控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電信產業在中國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從一家壟斷到幾家競爭的階段。隨著電信市場趨于飽和,利潤空間不斷萎縮,電信企業間的市場競爭也愈演愈烈,角逐的領域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規模發展向有效發展轉變,從優質網絡向精細化服務轉變,從網上客戶向潛在客戶轉變等等。若要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是保持收入規模的同時,有效控制成本,確保有利的利潤空間,形成企業運營的良性發展。
長期以來,電信企業為了構筑用戶規模,占領通信市場,利用多種手機政策降低入網門檻,拉動用戶入網,甚至形成了惡性競爭的態勢。這種情況不僅造成了電信企業客戶發展質量不高,而且陷入手機成本的沉重負擔中。用戶并不會珍惜運營商贈送的手機,對號碼的忠誠度也低,造成客戶的ARPU值貢獻較低,協議消費期一到就會有大批用戶離網,用戶的收入貢獻是十分有限的,甚至不能覆蓋贈機的手機成本;巨額的手機成本雖然能夠起到拉動收入的作用,但是收入的增長并不能消化為之付出的手機成本,造成利潤的下滑。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利潤空間甚微的情況下,背負手機成本,冒低質量客戶入網的風險,將對公司的有效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所以積極推進手機社會化,手機政策僅面向高價值、高忠誠度的用戶等政策是降低手機成本風險,推動有效發展的戰略步驟。
電信產業是一項投資規模大、運營流程復雜、管理成本高的產業,始終面臨如何合理制定投資計劃、全面規劃建設、穩定運行維護、有力管理監督的問題。要建立有效的運作機制,提高投資的回報率,就勢必按照“綜合規劃,統一建設”的方針推進。電信企業的系統建設都是系統工程,往往規模大、資金多、周期長,在競爭激烈和市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與業務需求緊迫性形成巨大的反差和矛盾。綜合且富有前瞻性的規劃至關重要,立足于現有環境,對系統建設制定合理、有效的長期和短期規劃。在規劃建設過程中,結合實際需求,積極、務實的推進系統建設,尤其是支撐系統建設,支撐作為“先行”的系統基礎,若缺乏整體規劃,滯后于業務的發展,就會造成系統雜亂無章、效率低下、成本浪費、難以維護的局面。電信企業都是全國性的企業,覆蓋范圍廣,若系統建設過于分散,就無法發揮規模效益,難以形成統一的服務標準。集中的統一建設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對合理高效的利用資源、有效降低成本投資、加強對投資的管控都非常有利。
以廣東聯通為例,通過網絡優化并建設綜合傳輸平臺,計費與信息中心的網絡維護工作形成質的飛躍,避免了浪費,節省了投資。在綜合傳輸平臺建成前,該中心占用了多套全省干線電路,包括ATM、幀中繼、DDN、SDH等多重傳輸資源,干線2M線路多達350條,且各業務網絡系統的骨干路由器多達100臺。平臺建成后,他們僅使用SDH傳輸資源,且干線2M線路需求下降到246條,骨干路由器僅使用44臺,撤換下來的路由器利舊使用,大大緩解了各地市營業廳接入路由器缺乏的狀況。電信企業隨著規模的迅速擴大,人力資源也呈現迅速的膨脹,在業務發展初期,粗放式的經營條件下,人員和成本的壓力不大。隨著精細化管理和經營的逐步深入,特別是企業信息化工作的完善,工作效率逐步提高,人員冗余現象日顯突出,人力成本成為企業一項不可忽視的負擔。企業信息化是以服務內部員工、理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為主要目的,在工作細化深入與效率提高的同時,就可以逐步達到(必要時迫使)達到降低人力資源需求,達到“減員增效”的效果。
在支出成本之外,還有一部分“隱性”成本存在,即收入的流失,由于業務流程或管理規范的缺陷,造成收入的流失,這種情況在電信企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如何有效加強內部管控,減少跑冒滴漏的現象出現,是擺在大家面前的重要課題。目前普遍采取的對策是建設“收入保障”系統,逐步引起廣泛重視的是,收入保障不是單純的計費環節核查,是整個業務流程的梳理,從政策制定、政策執行、資費管理、用戶出帳、用戶繳費等各業務環節入手,將任何可能出現跑冒滴漏現象的問題及時發現,并跟蹤解決。收入保障作為“隱性”成本的有效控制手段,將對成本回報率的提高和有效降低成本都很有好處。總結起來,電信產業在規模發展的同時,有效控制成本是重要的戰略方向,增強投資回報率,提高利潤空間,才能夠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獲得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