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信息通信專業的融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國網浙江桐廬縣供電公司(以下簡稱“桐廬縣公司”)信通系統的建設緊跟省、市公司的步伐,建成的信息網絡和業務系統已經覆蓋了電力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并搭建了可靠的電力通信網絡,形成了以光纖通信、自愈環網為主要特征的電力專用通信網絡體系架構。在三集五大體系建立之后,省公司、市公司層面進行了專業管理職責的調整,信息通信專業分別從科信部和調度所獨立出來,成立了信息通信分公司。桐廬縣公司則將信通專業從調度所劃轉至運維檢修部,組建了信通運檢班。國網電網公司在制定和下發相關規章制度時更是把信息、通信專業放了一起。從中不難發現,國家電網公司自上而下都在將兩個專業進行著共同的管理和運維。同時,在國家電網公司的兩會中明確了實施信息、通信資源整合,加快構建信息通信一體化管理、建設和運維體系,因此信息通信的融合已成必然趨勢。
一、現狀分析
信息專業現狀。信息專業主要負責省、市公司在桐廬范圍內的信息設備運行維護工作,負責省信通公司信息資產的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負責本地區的信息系統新、改(擴)建項目、信息化運維項目的管理及實施,負責桐廬縣公司信息系統的信息調度運行等職責。通信專業現狀。根據“三集五大”體系對通信專業的定位,通信專業主要負責省、市公司在桐廬范圍內的通信系統輔助運行維護工作,負責省信通公司通信資產的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負責桐廬縣公司的通信系統技改項目、配套基建項目、運檢項目的管理及實施,負責桐廬縣公司通信系統的通信調度運行等職責。通過比較不難發現,信息通信專業在管理工作上,例如實物資產管理、項目的管理與實施、調度運行等存在共通點,在這方面國家電網公司更是早已制定了如《國家電網公司信息通信工作管理規定》等規章制度。在運維工作上,兩個專業的交叉面更多,例如會議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通信數據網、機房環境、蓄電池等等。在變電站、供電所及基層單位中,信通設備更是密不可分,往往集中在同一機房,甚至在同一機柜中。信通人員及資產情況。目前,信息運檢班需負責公司613臺電腦、109臺筆記本、8臺服務器、352臺打印機、658公里光纜線路、46個各類信通機房、177套通信設備、820余線電話用戶、20套會議電視的運維與管理工作。根據三集五大定員測算信息專業需8人,通信專業11人,實際班組成員共有5人,其中信息3人、通信2人,與測算情況有較大的差額。隨著公司信息、通信系統規模的不斷擴大,結構性缺員、技術力量參差不齊、技術支持不足等狀況將日益突出。因此,傳統的信息通信專業“單兵作戰”管理已經難以應付日趨繁雜的工作,迫切需要向復合型專業管理方式轉變,提升集約化和精益化水平。
二、主要實踐做法
加快傳輸網絡改造,提升網絡硬實力。桐廬電力通信網最早于2003年建設,采用大唐光傳輸設備組建統一的光通信傳輸網。設備至今連續運行時間最長的已達13年,故障頻繁發生,導致運維壓力大增,同時因廠方備品備件儲備不足,嚴重影響到本地區通信網絡的可靠運行。根據浙江省通信網絡建設方案的要求,結合“十三五”規劃,對現有光傳輸網進行了逐步調整,組建了以華為設備為傳輸主體的光通信傳輸網絡,網絡容量從622MB升級至2.5GB,業務端口數量也成倍的增長,設備穩定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加強運行資料管理,提升管理軟實力。開展傳輸設備的技術改造是確保網絡穩定運行的硬件建設,那么準確完善的運行資料就是提升運維管理的軟實力。信通設備資源管理是一項龐大的數據系統工程,班組近年來在運行資料的管理上作了很大的努力和探索。依托國網統推TMS和IMS系統,全面梳理、核對并及時更新所有信通設備臺帳,做到對信通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定期進行運行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各類圖表資料做到準確化,修改滾動化,現場同步化,大大提高了運維管理水平,更好地為全公司提供一個安全可靠、高度穩定的信息通信平臺。
搭建信通實訓平臺,提升運維技能水平。統籌規劃、完善信通實訓基地,在實訓基地中選用在線運行主流設備來構建平臺,最大限度的達到與實際環境相類似。通過實訓基地平臺的建立,運維人員不僅能及時掌握傳輸、交換、網絡、視頻會議、電源、光纜維護等信通各分支領域的相關原理和技術,還可以真實、有效掌握信息網絡交換業務配置、傳輸系統網管、信息安全運維等必備技能。在實訓中,有效模擬故障現象,查找現場罕見告警,切實提高運維人員的動手能力,提高對實際設備的應用能力、操作水平及各類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于電力生產。劃定人員崗位分工,倡導一崗多能。全面梳理了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資產管理、項目管理、安全管理、光纜線路、設備電源、傳輸設備、網絡設備、計算機終端、電話、服務器、系統、會議電視等。而整個班組只有5個人,每個人需負責兩項以上工作。因此,為了協調好工作責任性和積極性,針對每個人員的專長進行工作分包,每個班組成員作為主要負責人至少承擔起信息、通信專業各一項工作,同時該人員又作為其他一項工作的次要負責人協助主要負責人開展工作。通過崗位分工,每個人能承擔起信息、通信各一項工作,在遇到人員外出時又可以由次要負責人承擔起該項工作,保證了每項工作有延續性,同時又鍛煉了人員的專業能力。
制定員工成長規劃,培養復合型人才。合理設定階段性職業發展計劃,制定了《班組員工三年成長成才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采取“強化培訓+現場錘煉”的模式。每個員工選擇自身不熟悉的專業知識來給大家進行課理論培訓和實操訓練,因此在授課前,員工不得不通過“備課”來拓展該項知識,使得員工能夠積極地主動地學習。通過授課培訓和實操訓練的互動使得全員理論水平和實戰技能再上一個臺階,努力將員工培養成為信通專業的高技能復合型專家人才。創新服務管理模式,提升信通優質服務。開啟公司信通服務“快遞模式”,在原有38186服務熱線的基礎上,利用時下盛行的微信平臺創建“公司信通服務工作群”,實現信息故障、通信故障的統一報修,打造信通技術交流和故障在線處理朋友圈,實現在線實時互動,及時解決技術困惑和信通故障。同時也是一個學習交流的互動平臺,實現公司信通服務“四通一達”,通過“網絡通、固話通、手機通、微信通”全面達到為公司提供堅強的科技信通技術支撐與服務保障的目標。充分運用ITSM系統,優化信通報修業務的“六統一”管理(統一受理、統一錄入、統一派單、統一跟蹤、統一回訪、統一閉環),更大程度的減少信通業務流通環節,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協調運行能力。
三、取得成效
通過這些措施的實踐,信息運檢班人員已然進入了角色,每個人員懂信息又會通信,實現了真正的專業融合。各項指標有了很大的提高,班組現有成員5名,人才當量密度為1.22。技師2人,高級技師1人,今年參與技師鑒定2人;工程師2人,高級工程師1人,參與高級工程評定1人。信息通信專業融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不斷的發展完善,涉及對網絡、系統、業務、流程等各層次的管理,以及對人員的培訓教育與管理,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勞永逸。為此,要進一步探索信通一體化管理體系,努力切實提高信通系統運維水平和工作質效,確保信息通信專業在電力生產中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詹磊 單位:國網浙江桐廬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