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通信專業崗位任職課程考核探索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分析通信專業課程考核現狀的基礎上,針對通信專業崗位任職類課程重能力培養這一特點,以通信專業通信分隊勤務課程為例,探索了形成性考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反思了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對崗位任職類課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形成性考核;崗位任職;翻轉課堂
一前言
當前新一輪軍隊院校改革步入全面實施階段,院校教育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按軍隊院校教學改革統一部署,我校生長軍官本科學歷教育與崗位任職培訓集中在4年內完成,各專業開始全面實行學歷教育與崗位任職培訓融合培養。這種培養模式與培養目標的改革變化,對課堂教學模式和課程考核方法提出了新要求。為充分發揮課程考核在融合培養育人實踐中的評價測定和激勵導向作用,學校持續開展了課程考核改革研究與探索,在通信專業課程評價組織實施過程中,我們針對崗位任職類課程的特點,對形成性考核方式進行了探索。
二通信專業考核方式的基本情況
在本輪軍隊院校改革之前,軍隊院校初級指揮軍官培養采用的是“合訓、分流”組訓方式[1],最初是指“基礎教育合訓、專業訓練分流”,后演變為“學歷教育合訓、任職培訓分流”。即采用的是兩段式培養,“合訓”階段培養學員軍、政基礎和專業基礎,“分流”階段培養學員裝備操作、組訓、管理能力。我校通信專業在本輪院校改革之前,僅承擔著“合訓、分流”中的學歷教育階段教學任務,主要包括政治理論、軍事共同基礎、科學文化基礎、工程技術基礎和專業基礎等模塊。其中,專業教學集中在工程技術基礎和專業基礎兩個模塊,課程的性質與特點決定了對學員學習的評價主要是以考試為主,“一考定乾坤”的情況比較突出。多年來,學校不斷加大考試改革力度,明確要求引入形成性考核,不斷豐富課程評價方式。形成性考核的概念是美國課程評價專家斯克瑞文(Scriven)于1967年首次提出[2],是指教員在課堂上以考試或觀察的形式評價學員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其后,形成性考核在遠程教育和軍事職業教育中得到了應用[3]。與課終考試為代表的終結性考核相比,形成性考核具有“有利于全面評價學員能力、有利于促進學員的學習自主性和探索性、有利于培養學員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優勢[4]。在學??己酥贫鹊囊龑拢ㄐ艑I課程考核方式也在不斷豐富,在課程考核評價中引入了平時作業考核、大作業考核、實驗考核等方式。但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考核方式總體上還比較單一,大多數課程采取“課終筆試成績+實驗考核成績”的評價方式,其中筆試成績占比70-80%,實驗成績占比20-30%;二是目前的形成性考核更注重的是形式上的體現,而不是針對課程特點精心設計出來的。甚至有些時候,形成性考核的這部分成績變成教員調節課程總成績的手段,沒能真正發揮出形成性考核對課程學習的激勵作用。本輪院校改革后,通信專業融合培養模式中,崗位任職類課程開設了12門,其中實踐學時數占比近60%,崗位任職類課程總的教學目的是“懂裝備、會操作、能組訓、善謀劃”,必須針對不同的課程精心設計考核方式,研究探索適合這類課程以“促進能力提升”為目的考核方式。
三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以“通信分隊勤務”課程為例
形成性考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而非證明”,與崗位任職類課程的特點非常匹配,需要研究的就是針對不同課程的教學目標和特點,精心設計形成性考核評價的具體方式。我們以“通信分隊勤務”課程考核改革為例進行介紹,目前采用形成性考核已完成了兩期學員的考核評價,考核對學習的激勵效果比較明顯。
(一)課程的性質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信分隊勤務工作是通信專業本科學員畢業后赴部隊必然要擔負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部隊等級戰備、專項任務值班、重大演訓、日常等狀態下信息通信暢通、可靠、高效的基本保障?!巴ㄐ欧株犌趧铡笔菄郎温毰嘤?、生長軍官崗位任職一門必修課程,課程目的是使學員了解部隊通信分隊勤務工作、掌握通信臺站要素組成及工作流程、熟悉通信規章紀律等。通信分隊勤務課程教學內容多、覆蓋范圍廣、涉及值勤工作細節繁瑣,同時,勤務工作又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時常需要面對和處理各種實際的不定狀況。僅采用終結性考核存在以下弊端:一是考試內容受限,不足以支撐考核目標,終結性考核只能是對教材上的枯燥的條款進行題目設計,考能力很難體現;二是學員學習與考試主要靠背記,不結合實際場景,單純的將通信勤務工作作為規章制度來背記,易生倦怠情緒;三是難以實現“以考促學”、“以考促練”的目的,終結性考核容易引導學員將考試通過作為學習目標,而不是將提升值勤處置能力作為目標,主動學習動力不足,培養的學員難以做到在面對實際情況時靈活處置。因此單純的終結性考核,學員興趣不濃、學難以致用的情況比較突出。
(二)形成性考核方案設計針對該課程的特點,課程教學組在教學組織、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創新了考核方式。按照“全程評價、多元考核”的思路,貫徹“貼近部隊、貼近崗位、貼近實戰”的原則,采用形成性考核為主(占比60%),終結性考核為輔(占比40%)的考核方案。形成性考核采用基于翻轉課堂的模擬值勤演練,將其劃分為預先準備、模擬值勤演示、值勤鑒錯三個環節,成績分別占比模擬值勤演練成績的30%、40%、30%。具體實施方案如下:1.預先準備:針對通信臺站人員設置情況,設置若干人一組。每組分別選擇一種通信臺站要素,在教員授課基礎上,結合教材和個人理解,對該臺站值勤工作進行更加細致的學習,以組為整體設計演示腳本,集中呈現臺站通信值勤中的一個片段,設置少量錯誤操作并在演示腳本中注明。教員針對學員提交的演示腳本進行打分,并給出指導意見。2.模擬值勤演示:利用課內學時,組織翻轉課堂式教學,由各組輪流進行模擬值勤演示,根據各組展現出的動作、語言規范性,工作流程規范性,演示效果等情況,教員打分,并給出指導意見。3.值勤鑒錯:每組在演示時,其他各組人員觀察演示過程,查找并記錄其中出現的錯誤操作,各組值勤演示完成后,每人提交值勤鑒錯結果,教員根據結果進行打分。
(三)形成性考核運用效果及反思上述三個環節的形成性考核方案設計,已經運用在兩期學員的課程考核中,從運用效果來看,學員參與積極性較高,學員能更主動地熟悉和掌握值勤規范,能做到對值勤規范的強化記憶和靈活運用,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在后續的考核實施中需加以改進。一是在預先準備階段,教員規定植入5處錯誤操作,這種定量化的設置,造成模擬值勤演示過程中,由于時長短、錯誤多,部分學員設置錯誤稍顯夸張,有小品化表演的成分,使得通信值勤的規范性沒有凸顯出來,不利于培養學員的值勤素質;二是從設計演示腳本到完成演示,都是由學員完成,所有突發情況處置都是預先設計的,不利于學員掌握臨機處置能力。在下次考核中,可以通過根據各組演示腳本植入不定量的錯誤操作、模擬值勤演示過程中增加教員設計的臨時內容考核臨機處置能力,進一步提升考核效果。
四結束語
針對崗位任職類課程,形成性考核與終結考核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不但能夠引導學員積極參加相關教學活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更重要是培養學員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對軍隊院校崗位任職類課程而言,教員在設計形成性考核方式時,一方面要結合課程的教學目標和特點,另一方面還要堅持貼近部隊、貼近崗位、貼近實戰,按戰斗力標準進行考核。形成性考核對教員的教學素質要求更高,需要教員針對每門課程的特點,設計各有特點的形成性考核方案,可以是單元測試、課堂研討,也可以是裝備操作考核、模擬組訓等形式,最終達到引導學員順利、高效完成崗位任職類課程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趙榮.解析“合訓、分流”人才培養目標體系[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1,34(3):4-5.
[2]吳昌提,林菊芳,等.國內外形成性評價述評—兼評開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十年[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9(3):66-69.
[3]王宏新,成堅,等.形成性考核在軍事職業教育專業實踐課教學中的應用[J].繼續教育,2016(5):69-71.
[4]丁科,羅迎社.在教學中開展形成性考核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5):65-68.
作者:郭文普 楊百龍 劉國東 單位:火箭軍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