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系統硬件部分設計
本文以常用的車載物流過程為研究對象,在貨柜中部署傳感器節點,來實時監測貨物運輸過程的相關環境參數,WSN中的匯聚節點通過藍牙傳輸協議將數據傳給作為網關的智能手機,智能手機通過GPS衛星定位將位置信息加入到參數數據中,再通過移動通信網絡將數據傳輸到后臺系統中。本論文研究主體為車載部分,其架構如圖2所示。
1.1傳感器節點的設計本系統中,傳感器節點的主要任務是實時監測相關環境參數,并對其他節點轉發來的數據進行存儲和轉發,使數據通過WSN傳輸到匯聚節點處,其處理能力、存儲能力和通信能力要求不高,因此采用簡單節約的設計方案。如圖3所示,傳感器節點由傳感器模塊、處理器模塊、射頻模塊、電源模塊和外圍電路等部分組成。傳感器模塊負責對所需參數進行采集和模數轉換。處理器模塊負責控制整個傳感器節點的操作,存儲和處理傳感器模塊采集的以及射頻模塊發送過來的數據。射頻模塊負責與其他節點之間的通信,對數據進行發送或接收。電源模塊負責為整個節點提供運行所需的能量,是決定節點壽命的關鍵因素之一。外圍電路則包括聲光電路、復位電路及接口電路等。(1)處理器模塊。處理器模塊是傳感器節點的核心部分,本設計方案中,處理器選用德州儀器(TI)公司的16位超低功耗微控制器MSP430F135,該處理器采用1.8V-3.6V的低電壓供電,可以在低電壓下以超低功耗狀態工作,非常適合應用在對功耗控制要求甚高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該處理器同時擁有較強的處理能力和較豐富的片內資源,擁有16kB閃存、512BRAM、2個16位的定時器、1個通用同步異步接口(USART)、12位的模數轉換器(ADC)和6個8位并行接口。(2)射頻模塊。在無線傳感器網絡實際應用中,傳感器節點既需要發射又需要接收數據,因此本設計方案中的射頻模塊采用收發一體的無線收發機。射頻模塊采用Chipcon公司推出的無線收發芯片CC2420,它的工作電壓位于2.1~3.6V之間,收發電流不超過20mA,功耗低;其具有很高的集成度,只需要較少的外圍電路就可工作,天線設計采用PCB天線,進一步減小模塊體積。CC2420工作在2.4GHz頻段上,支持IEEE802.15.4和Zig-Bee協議;采用O-QPSK調制方式,抗鄰道干擾能力強;128B接收和128B發射用的數據緩存空間,數據傳輸速率高達250kb-ps。(3)傳感器模塊。傳感器節點的數據采集部分根據實際需要選擇相應的傳感器,如溫度、濕度、振動、光敏、壓力等傳感器。本文的研究重點不在傳感器上,因此僅以溫濕度傳感器作為例子。本方案采用Sensirion公司的SHT15溫濕度傳感器,該傳感器將傳感元件和信號處理電路集成在一起,輸出完全標定的數字信號[3]。其工作溫度范圍在-40℃-123.8℃之間,其在-20℃-70℃范圍內,溫度測量精度在±1℃以內;濕度范圍在0%-100%之間,在10%-90%范圍內,濕度測量精度在±2%以內。
1.2匯聚節點的設計在本系統中,匯聚節點的主要任務是接收傳感器節點轉發來的數據,進行存儲和處理后傳輸到網關節點處,同時,接收來自網關節點的信息,向傳感器節點監測任務。匯聚節點是連接WSN和外部網絡的接口,實現兩種協議間的轉換,使用戶能夠訪問、獲取和配置WSN的資源,對其處理能力、存儲能力和通信能力要求較高。而為了與傳感器節點匹配,匯聚節點的硬件結構與傳感器節點基本相似,如圖4所示,匯聚節點沒有傳感器模塊,增加了存儲器模塊和藍牙通信模塊。(1)處理器模塊。同樣的,處理器模塊也是匯聚節點的核心部分,主要負責控制整個匯聚節點的操作,存儲和處理來自射頻模塊或者藍牙通信模塊的數據,再將處理結果交給射頻模塊或者藍牙通信模塊發送出去。本設計方案中,處理器選用TI公司的16位超低功耗微控制器MSP430F1611,該處理器和MSP430F135一樣,可以在1.8V~3.6V的低電壓下以超低功耗狀態工作,但其擁有更強的處理能力和更豐富的片內資源,48kB閃存和10KBRAM、2個16位定時器、1個快速12位ADC、雙12位DAC、2個USART接口和6個8位并行I/O接口。(2)存儲器模塊。考慮到物流運輸過程中環境多變,容易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這些不確定因素可能引起處理器自帶的存儲器中的數據丟失,因此匯聚節點需要存儲一些重要的數據。本設計方案中,匯聚節點的外部存儲器芯片選用由Mi-crochip公司生產的24AA64,工作電壓低至1.8V,它采用低功耗CMOS技術,工作時電流僅為1mA,而且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下穩定工作。由于匯聚節點對存儲容量要求不高,而且24AA64芯片的存儲容量為64KB,擦寫次數可達到百萬次,因此一塊芯片即可滿足本系統的存儲要求。(3)藍牙通信模塊。本系統采用智能手機作為后臺系統和WSN之間的網關,來實現遠距離的數據傳輸。為了使匯聚節點與智能手機能夠進行通信,采用藍牙通信協議。而在匯聚節點使用藍牙通信方式需要增加一個藍牙通信模塊。本設計方案中,采用SparkFun公司的BlueSMiRF模塊,其工作電壓為3.3V-6V,工作電流最大為25mA,功耗較低;其最大傳輸距離為100m,通信速率最高可達115200bps;其天線為PCB天線,所需外圍器件很少,故模塊的體積很小,可以通過串行接口直接與處理器模塊相連。
1.3網關節點的設計本系統要求在后臺系統和WSN部署點間進行雙向通信,為了實現遠距離的數據傳輸功能,有兩種方案,一是匯聚節點增加移動通信模塊,如GPRS模塊[4];二是采用智能手機作為后臺系統和匯聚節點之間的網關。方案一對匯聚節點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不僅處理過程更加復雜,其能量消耗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要實現物流過程的跟蹤,還需有定位功能,一般采用GPS模塊[5],這樣成本也將大大提高。相比之下,方案二優勢明顯,采用智能手機可以進行各種復雜的數據處理,進行大量數據的存儲,使用移動通信網絡與后臺系統進行通信,使用內置的GPS定位功能,后臺用戶可以在緊急事件發生時直接聯系貨車司機等。因此,本系統采用智能手機作為網關節點。本設計方案中,采用中國移動M811手機作為測試對象,其支持4G/3G/GPRS等移動網絡,可以方便地使用移動網絡與后臺系統進行通信;其具有GPS定位功能,可以實現貨車定位;具有藍牙通信功能,可與匯聚節點間采用藍牙通信;使用An-droid4.0操作系統,擁有豐富的開源資源,方便軟件的設計。
2系統軟件部分設計
本系統使用WSN中的傳感器節點檢測物流過程中相關環境參數并發送到匯聚節點處,由其將數據通過藍牙連接傳輸到智能手機,智能手機通過移動通信網絡將加入GPS信息的數據傳輸到后臺服務器。系統各部分的工作任務不一,硬件條件也有很大差別,因此系統的軟件設計也十分關鍵。
2.1傳感器節點程序設計傳感器節點主要承擔數據采集和發送的工作,由于其能量及處理資源有限,因此需要采取節能和減少數據處理的設計方案。本設計方案中,傳感器節點采取按需求喚醒的工作方式,檢測等待時間(等待時間可由后臺設置)未到或者沒有收到匯聚節點命令時節點處于休眠狀態;當等待時間一到或者收到命令時,立刻開始工作,進行采集數據并發送,或者根據命令完成相應操作,完成后又進入休眠狀態,等待下一次激活,其程序流程如圖5所示。
2.2匯聚節點程序設計匯聚節點的主要任務是接收傳感器節點轉發來的數據,處理后通過藍牙傳輸到網關節點處,同時接收來自網關的命令,完成相應的操作。相比于傳感器節點,匯聚節點的工作更加復雜,而且其能量和處理資源也不多,因此采取與傳感器節點相似的節能設計方案,將復雜的數據處理工作交予網關節點,其程序流程如圖6所示。
2.3智能手機APP設計智能手機作為本系統的網關節點,承擔協議轉換、數據傳輸、數據處理等復雜工作,因此開發相應的應用程序(Applica-tionProgram,簡稱APP)來實現上述功能,其流程圖如圖7所示。該APP實現對智能手機內部藍牙模塊的調用,通過藍牙連接與匯聚節點通信;利用智能手機的GPS模塊獲取位置信息,加入到接收到的傳感器數據中,再通過移動通信網絡傳輸到后臺系統;接收后臺系統的命令,完成相應的操作;同時通過智能手機對應的界面提供數據顯示、告警提醒以及日志功能。
3結語
無線傳感器網絡成本低、部署簡單、可靠性高,在現代物流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和智能手機的物流監測應用系統,此系統主要由無線傳感器網絡、智能手機、移動通信網絡和后臺系統等部分組成,實現對物流運輸過程的遠程監控。本文對系統的車載部分進行了深入研究,重點描述了這部分軟硬件的實現。總之,該系統使用戶可以對整個物流運輸過程進行實時有效地遠程監控,加強物流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作者:錢錦單位:常州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