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信息安全現狀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網絡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基本保障。雖然我國的大數據網絡安全技術工作已經與世界同步,但仍面臨著多元化、全局化諸多挑戰。從分析網絡信息安全的現狀入手,著重研究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的對策。
關鍵詞:網絡信息;安全現狀;對策
一、引言
2014年我國成立了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明確了我國網絡信息安全的決策機構。2017年《網絡安全法》的全面實施標志著我國已經將網絡空間安全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強。網絡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基本保障。雖然我國的大數據網絡安全技術工作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仍面臨著多元化、全局化諸多挑戰。網絡信息安全猶如一場沒有國界、沒有硝煙的無形戰爭,與國家安全管理息息相關,構建安全可控的網絡世界是每一個網絡信息安全工程從業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從分析網絡信息安全的現狀入手,著重研究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的對策。
二、網絡信息安全現狀
(一)安全管理漏洞互聯網科技在應用之初是以信息交換的便利性和迅速性作為發展目標,沒有充分地考慮到安全性能的需求,而將安全管理、系統升級、信息加密等項目歸于終端維護,導致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漏洞一直是阻礙網絡科技發展的瓶頸問題。比如一些犯罪分子就盯上了某些網站的安全管理漏洞,通過盜取用戶數據在不安全的網絡系統中獲取利益。
(二)網站受到攻擊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加大了個人隱私泄露、泄密的風險,我國少數網站受到網絡信息安全的攻擊,導致系統癱瘓,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網絡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國家互聯網應急管理中心在《2018年中國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報告》中指出,2018年該中心捕獲勒索軟件已經達到14萬個,總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1月印度發生了數據安全被網絡攻擊的重要事件,近11億人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出去,給國家信息安全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同年11月份,網絡黑客攻擊了萬豪國際旗下喜達屋酒店的客戶管理系統,導致該酒店的客房預定系統出現了故障,近5億客戶的個人數據被泄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2018年全球僅公開的數據泄露事件就超過6500起,2019年第一季度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門《信息通信行業網絡安全監管情況通報》顯示,一季度共處置網絡安全威脅967萬余個,各類勒索軟件層出不窮,且還有繼續增加的勢頭,信息通信行業網絡安全總體態勢依舊嚴峻。
(三)防護系統應用隨著企業管理信息化程度的逐漸提高和銷售業務量的逐步擴大,企業信息網絡業務的開展對信息系統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網絡癱瘓、信息系統故障成了網絡企業運營的頭等大敵,將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和嚴重后果。確保網絡信息安全,解決網絡運營系統故障,成為網絡信息管理企業的重要課題。從目前多數網絡信息研發和管理的企業管理目標能夠看出,為了網絡信息業務系統的正常運營,網絡信息管理企業已經將網絡安全系統維護作為企業項目研發的重點之一。部分企業不斷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通過引進信息安全管理系統保障自身的技術提升和商業機密,協調各個方面信息管理,從而確保企業的信息系統不斷升級,促進網絡安全管理企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四)數據時代挑戰數字經濟時代已經日益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主流趨勢,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保障其安全性刻不容緩,海量數據給數據存儲、交易日志的管理等帶來一定難度。大數據應用一般采用開放的分布式計算和存儲來提供海量數據和計算服務,這些技術架構使得大數據應用的網絡邊界變得模糊,傳統的基于邊界防護的安全技術面臨危險。比如我們在無人自助超市里留下了購物記錄,在手機里存著很多個人隱私,在醫院里有就醫的疾病診斷和治療記錄。這些敏感的統計信息被廣泛濫用,消費泄密行為更加隱蔽。基于大數據的實時安全監控和非關系數據庫的存儲安全的計算能力、安全監測能力遇到考驗。既要保護數據隱私和數據權益,同時又要能夠發揮大數據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將數據要素協同起來發展。
三、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的對策
(一)立足全球數據安全全球數據的爆發性增長,導致了各地政府科技信息安全管理部門遇到了工作的困境,以數據傳輸為主要媒介的電子商務企業也遇到了發展的瓶頸。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數據化辦公平臺也遇到了數據安全的挑戰和風險。確保數據安全已經不單單是網絡信息技術安全的主要研究方向,同時也是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應該約束的綜合工作。因此,網絡信息安全要從整體上把握,即網絡信息安全防護工作必須建立在全球網絡安全的基礎上,從整體角度科學地進行網絡數據安全管理運營,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下,積極與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深入交流與合作,廣泛采納多方意見,才能夠不斷提高我國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二)建設信息安全制度從我國目前犯罪總量上來說,網絡犯罪已占到全部犯罪總量的1/3以上,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問題非常嚴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當我們講到數據保護時,有效網絡犯罪打擊,尤其是對侵害個人信息、侵害數據安全的網絡犯罪打擊,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首先,建立一套科學高效的工作機制,運轉順暢、責任明確的制度是保證整個網絡系統的安全穩定的必勝法寶。對網絡信息化管理各項制度進行梳理,制定包括安全應急預案在內的各類保障制度,主要涉及信息統計、安全管理、基礎設施、繼續教育培訓等方面,踏實地做好網絡信息安全制度的建設,確保涉及到信息安全的各個方面。此外,提升網絡防護等級。隨著“互聯網+”在很多行業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行業發展需要網絡信息的支撐,因此,在設定網絡等級時應著重向這些行業進行傾斜;其次,開展網絡安全的評估工作。在網絡系統、應用程序和信息數據庫的設計階段進行網絡安全評估,從設計環節明確安全需求,找到潛在的漏洞,以便糾正這些漏洞所帶來的風險。同時,要加強外部信息審查監管,要求網絡信息前需由安全管理部門領導審核,然后再向外網和公共信息平臺。定期對辦公電腦、辦公網絡、對外信息平臺的安全威脅和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和檢查,及時發現系統缺陷,堵塞安全漏洞,消除風險隱患;第三,努力改進網絡安全的防御模式。過去的互聯網用戶較少且客戶比較固定,所以在保護網絡信息不受侵害時大多會使用物理防御的方式。但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用戶數量呈現幾何式激增,僅僅依靠物理防護已經不足以防范層出不窮的風險和隱患。所以,必須重視和選拔高素質、高水平的網絡安全管理人員,提升全員的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和網絡安全操作水平,簽訂網絡安全協議,只有全體人員認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如何使用網絡能減少安全威脅,才能筑牢網絡信息安全的防火墻,全面做好網絡安全管理工作。
(三)推廣先進信息技術大數據時代下,網絡邊界壁壘被打破,用戶網絡接入方式越來越多樣,大量數據聚集、連接,此前從邊界開始的安全保護策略就不再適用,不足以滿足大數據時代的安全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以數據為中心”的理念。如今,網絡信息安全技術涉及的范圍不斷拓展,管理工作內容不斷延伸,以往的加密技術已經不能滿足飛速發展的互聯網信息安全的需要。針對這一情況,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人員在繼續教育學習過程中,應加大力氣對加密技術進行深入學習,重要數據服務器要盡量采用漏洞少、安全系數高的操作系統和加密技術,在廣泛了解網絡攻擊原理的前提下,研究出更為復雜、先進的加密技術,同時有針對性地推廣防御措施,如漏洞檢測和加固、木馬掃描和殺除、蠕蟲發現和清除、攻擊阻斷等,以此來滿足大數據時代的新需求。網絡信息安全維護系統還應具備容錯能力和對抗能力,重構安全架構,實現安全與業務融合,讓安全更智能、更簡單、更有效。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新技術,通過基礎信息風險識別和預警,及時掌握網絡信息情況,并就相關漏洞進行修補。此外,在進行網絡信息安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也需要對防火墻技術進行更新,加強計算機的漏洞監測、主動防御、病毒攔截等多方面能力,進一步保障信息安全性。
(四)完善法律法規標準2018年和2019年度我國先后將《個人信息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納入五年立法規劃。數據安全問題已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加以約束,2019年5月2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式了《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該辦法就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保障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安全,廣泛征求廣大人民群眾意見。由此可見,今后我們應依靠法規標準解決數據安全問題,力求從法律規范上構建一個信息安全可控的網絡世界,重新定義解決網絡安全的新思路。
(五)構建安全防護體系沒有絕對安全的數據傳輸,因此維護數據安全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構建數據安全防護體系是保障網絡數據傳輸安全的重要舉措,數據安全防護體系能夠有效保護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受到網絡攻擊和病毒殘害。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包含范圍廣,應用途徑較多,在設計之初就應明確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用行業標準規范體系的建設,政府信息安全管理部門也應定期與企業協同合作,積極開展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就不安全的數據傳輸系統加以修正和完善,確保數據傳輸過程中不被人為篡改,數據完整不毀壞,基礎數據不丟失。在做好數據安全監測工作的同時還應加大對網絡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持續監管和嚴厲打擊,從根源上制止網絡數據和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鏈。網絡數據安全防護體系應緊緊圍繞整個數據傳輸鏈條,貫穿于數據采集、網絡傳輸、數據存儲、信息處理、信息銷毀等數據生命全周期,研究和攻克網絡數據安全防護的前沿技術,著力推動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安全科技創新,切實提高網絡數據安全監管能力,在新形勢下不斷加強網絡數據防泄露、防攻擊、傳輸加密等技術的研發,為人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數據網絡世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大數據在我國經濟發展方面的影響日益加深,5G、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云計算的協同融合,網絡數據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各類承載著個人信息的系統被黑客攻擊造成信息泄露,人民財產安全受到了威脅。因此,我們要充分激發產學研各界“強化網絡數據安全”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建立互聯網傳輸數據保護的相關法律制度,同時督促各行業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落實網絡安全責任負責制,實施數據安全技術防護,開展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制定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及時處置安全事件。既要避免法律缺失導致數據被濫用,也要避免防護過度。要抓住技術發展機遇,強化驅動,為網絡信息健康高效發展、助力數字中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歐高權.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0):200.
[2]高木旺.關于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6):61.
[3]張俊玲.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與防護措施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9,(4):130-132.
作者:劉艷云 單位:朔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