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專業化導師信息素養的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信息社會中,信息素養是反映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對于高校教師信息素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高校教師專業化的發展離不開教師良好的信息素養。當前學者對信息素養的內涵已基本達成共識,認為信息素養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修養和能力,是教師所具有的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個方面的素養。更進一步說是指教師能夠恰當地理解信息,并能準確查找、分析、加工、利用和評價信息的綜合素養,一個具有良好信息素養的教師,能夠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依靠自身的信息意識,在大量的信息知識海洋中快速檢索、分析所需的知識,并轉化到教育教學中,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信息素養影響和制約著教師專業化的發展,面向教師專業化的發展,信息素養的每個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
信息意識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中起著意識前提作用。信息意識是指人們對自我信息需求的敏感度,它表明了人們對各類信息的感受力、判斷力和洞察力。高校教師對信息需求的選擇意愿、表述水平和認知程度,是其信息意識強弱的集中體現,是教師對信息重要性的認識程度。面對高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特別是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高校教師必須能夠主動意識自己所處的信息環境,能夠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獲取和掌握自身所需信息,排除不良的干擾信息,并將信息有效運用到專業能力發展中去,同時將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專業化發展的困難轉化為內在的信息需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在此過程中發現有價值信息。
信息知識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中起著基礎作用。信息知識是指一切與信息有關的理論知識和使用方法,它體現了教師對信息擁有的多少、掌握的程度,同時包括認識、檢索、獲取、處理和應用信息的基礎知識。教師信息知識的多少直接影響著教師對信息的選擇及對信息檢索的定位方向。面向高校教師專業化發展,教師需要對信息充分掌握,迅速發現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整理,對自身已有的信息不斷補充完善,能通過網絡與其他教師進行信息共享、交流和討論。
信息能力在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信息能力是信息素養的核心,包括信息處理能力和信息教育能力,前者指收集、分析、處理、表達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后者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利用信息資源培養學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并通過信息工具進行終身學習和發展的能力。面向教師專業化發展,高校教師必須具有從各個方面獲取信息的能力,特別是在當今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信息對于教育、教師的發展都有著具大的推動作用。教師需要具備從圖書館、互聯網等各個渠道獲取信息的能力,并將獲取到的信息恰當運用到教育教學中,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保障。
信息道德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起著導向的作用。信息道德是個體在獲取、處理和應用信息過程中遵守有關的法律、法規和道德規范,在信息活動中不危害社會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的表現。教師專業化的發展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道德,能夠運用正確的價值觀對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合理合法使用信息技術,抵制不良信息。信息技術的兩面性對教師的道德品質和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才能運用合理、合法的手段獲取信息,正確傳播信息,正確運用信息,保證教師自身專業化的健康發展。
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對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還未達到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主要表現在教師的信息意識相對薄弱,信息知識略顯不足,信息能力有待提高,缺少信息知識的教育培訓,獲取信息的手段單一等,大部分教師不善將收集到的信息儲存起來以備后用,不能對信息跟蹤利用,只能對基本教學用的信息化技術掌握,對信息技術掌握不夠全面,在掌握難度大的信息技能方面尤為突出。由此可見,為了能夠使高校教師專業化的快速健康發展,必須制定一系列培養教師信息素養的策略措施,改變當前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現狀。
教師專業化背景下高校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策略
針對教師專業化發展對高校教師信息素養的要求,筆者對高校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一)從自我提升與優化環境兩方面提高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
高校教師應首先從自我提升的目標出發,積極主動根據自身需要提高信息素養。提高自學能力,主動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參加信息技術專題講座,自主學習有關信息技術的知識與技能,學會利用各種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搜集教育教學所需資源,并學會用電腦對收集到的資源進行組織整理,正確運用到教學中。通過開發教學網站、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等方式提高教師信息素養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能力。其次,高校要強化建設教師的信息環境。主要指高校要為教師提供數字化的信息環境,建設資源豐富的數字化校園,為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同時也要建設相應的政策環境,領導要高度重視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加強信息化政策的宣傳教育,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制度。
(二)面向教師專業化發展制定并實施完善的培養方案
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需要在職前職后由專門的組織機構制定目標明確、系統完善的培養方案,制定教師信息素養培養的制度和相應的激勵評價機制,逐步培養提高教師信息素養。
第一,要為信息素養的培養確定明確的目標方向。只有明確的培養目標,才能使接下來培養的模式、內容、策略具有清晰的方向,培養方案的制定要從職前和職后兩個階段進行,在教師的職前階段就開始重視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并在職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結合實際需要做進一步有針對性的培養。
第二,構建科學的培養課程體系,并確保課程的實施。培養課程體系的制定要充分以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技術理論為依據,目標明確、科學合理地開設計算機課程、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課程的設置要緊跟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
第三,要確保教師信息素養職后的持續提高。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知識過時淘汰的速度也不斷加快,職后的信息素養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高校要制定對教師的長期的、持續的、系統化的培養方案,促進教師信息素養持續培養。
(三)建立科學合理的高校教師信息素養評價體系
對高校教師信息素養進行培養提升需要清楚地認識教師信息素養發展的現狀并分析存在的問題,必然要求對教師信息素養科學評價。在遵循評價的整體性、多元化和靈活性原則,以學生學習活動的績效為基礎,注重教師的效益和效率,保持評價的可持續發展性,建立面向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信息素養評價體系。評價體系可基于信息素養組成部分的各個方面,采用多種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對教師信息素養進行全方位的評價考核,盡早發現信息素養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并結合制定的激勵機制,對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獎勵,促進教師信息素養培養的良性健康發展。
作者:王春利單位: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數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