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論新媒體時代新聞攝影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概述了新媒體的含義,分析了新聞攝影在新媒體時代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媒體時代新聞攝影的創新策略,希望能為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攝影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隨著
信息時代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日漸豐富的信息獲取途徑,其閱讀習慣與方式隨之改變,傳統的媒體工作模式和作品形式已經難以有效滿足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新聞攝影方面,更是要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應對新媒體時代帶來的沖擊。
一、新媒體概述
新媒體是區別與傳統媒體而出現的一個概念。隨著現代社會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以智能手機為主的移動終端設備普及率不斷提升。而仍然在采用傳統傳播模式的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已經難以依靠原有模式滿足當代群眾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各種基于微信、微博等平臺的新媒體開始逐漸取代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功能,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豐富的娛樂服務體驗和更加快速的信息獲取渠道。以此同時,新媒體時代從全局層面上大幅提升了新聞媒體作品的豐富性、全面性和具體性,并且對新聞攝影的采集與拍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攝影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一)新聞攝影面臨的挑戰首先是“公民記者”的出現。在當前激烈的媒體行業緊張環境下,時效性開始成為了現代新聞資訊傳播的首要要求,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公民意識的覺醒,加之互聯網為民眾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臺,公民記者開始逐漸興起,并開始一定程度上的威脅到了新聞攝影記者的生存現狀。其次是新聞圖片質量下降。由于新聞攝影成本的降低以及互聯網傳播的特點,新媒體時代對新聞圖片的需求量非常大,從而導致了新聞圖片質量下降以及新聞圖片被重復使用,對新聞圖片信息的傳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二)新聞攝影面臨的機遇首先是新聞圖片時效性的增強?;ヂ摼W為新聞攝影提供了更加快速的途徑,使其能夠最大程度的同步新聞事件,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聞圖片到觀眾面前。由于新聞圖片中很多信息是不能依靠文章描繪傳達的,并且圖片方式相比于文字更加直觀生動,同時更加實用現代讀者閱讀習慣,能夠有很好的滿足其碎片化的閱讀需求。其次是新聞圖片需求量增加。在新媒體時代,如騰訊、新浪、網易等各大門戶網站都設置了獨立的圖片頻道,在這些頻道中,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新聞攝影圖片都有非常大的優勢。此外,網絡媒體的興起進一步拓展了新聞攝影的平臺,使得更多新聞攝影作品能夠在觀眾面前得以呈現,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勵新聞攝影記者的積極性。最后是更加多元化的新聞圖片呈現方式。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網絡媒體進一步豐富了新聞攝影作品的呈現方式。如對新聞攝影圖片進行視頻化制作處理后,將其到電視媒體上,使其更加符合觀眾閱讀需求,更好的發揮新聞攝影圖片價值。
三、新媒體時代新聞攝影的創新
(一)新聞攝影的思維創新新聞記者必須在思維上進行創新,積極改革新聞攝影。相關從業人員首先要具備創新思想,要善于發現當前新聞攝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深入了解觀眾對新聞攝影作品的感知和需求方面出現的變化,并將其作為思路進行調整。除此以外,還要在積累工作經驗和提升業務能力的同時,發散新聞攝影思維,以觀眾的角度為出發點,策劃采集更多有特色的蔬菜,擺脫新聞攝影內容同質化現象。
(二)新聞攝影的內容創新新聞攝影從業人員必須加強對作品內容創新的重視,除了要把好新聞攝影圖片質量關以外,還要及時捕捉新鮮素材,及時關注與民生相關的各種社會熱點問題,如教育、醫療等,并對這些問題從國家改革或社會發展的層面解讀和分析。除此以外,新聞攝影還要以事實為依據,對當今社會暴露出的性問題進行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和評價,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
(三)新聞攝影的形式創新新聞攝影的形式創新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新聞報道在新媒體時代的價值與效率。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聞攝影記者就必須從拍攝視角和方法上進行創新。例如,在某大型活動現場報道中,除了要拍攝活動現場及活動進行以外,還可以從活動環境、參與群眾等不同的角度尋找新聞攝影素材,最后再合理利用特效處理進一步提升新聞報道質量。
參考文獻:
[1]胡亞丁:《一圖勝千言——淺析新媒體下的新聞攝影》,《中國地市報人》2018年第10期
[2]王迪:《簡述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影發展趨勢及策略》,《中國民族博覽》2018年第7期
[3]邵國良:《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影的發展》,《新聞傳播》2018手第8期新聞攝影;創新
作者:曾永洪 單位:玉溪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