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聞評論中的聲音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研究方法
本文選擇了10篇華盛頓郵報和每日電訊報的英語新聞評論作為語料,主題包括政治、文化、環(huán)境各種社會熱點問題。本文采用統(tǒng)計與解析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運用評價理論中介入系統(tǒng)的分析框架,對新聞評論中的多聲性語言資源進行分析,并舉實例加以說明新聞作者利用多種具有聲音價值的語言資源表達觀點和態(tài)度,達到與讀者結(jié)盟的目的。另一方面,對所選語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使用軟件UAMCorpusTool2.8.14對所選語料的各種多聲性資源分別進行標注,旨在解釋各種多聲性資源的使用頻次和頻率,發(fā)現(xiàn)被新聞作者普遍使用的語言策略。
2新聞評論中的聲音價值分析
聲音價值作為新聞作者的評價策略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分析:評價負載和評價方式。評價負載指新聞作者對價值定位的依附與偏離;評價方式指評價的多種策略。我們首先對新聞評論中不同的評價策略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新聞評論中的介入策略資源豐富。
2.1對話緊縮:否認“否認”指文本聲音與其他聲音相互對立,挑戰(zhàn)不同觀點。例如:例1.Mr.PutinreportedlytoldGermanChancellorAngelaMerkelonMondaythatapartialtroopredeploymentwasunderway.ButitisobviousthatthePutinregimehasnointentionofagreeingtoadiplomaticsolutionthatgrantsUkrainepoliticalindependence-andtheKremlinisrefusingeventodiscussRussia''''soccupationofCrimea.在例1中,作者主要通過“but”、“no”和“even”等屬于對話緊縮的多聲資源表明主體立場,該句首先提及部分軍隊重組一事正在進行,然后通過“but”一詞,文本聲音對重新部署軍隊這一事件提出質(zhì)疑,即通過對話緊縮批駁了這一信息的可信度,表達了作者的價值判斷,并使讀者相信自己的觀點。從“even”一詞的使用可以看出,作者假定會有一部分讀者認為俄羅斯政府會討論占領(lǐng)克里米亞的問題,然而事實卻與其相反。俄政府拒絕關(guān)于克里米亞問題的討論,更不用說重新部署軍隊這樣大事件的發(fā)生了。作者似乎是在敘述完全客觀的內(nèi)容,但由于“even”被融合在“theKremlinisrefusing”這個小句中,作者的立場被巧妙地背景化,無形中影響了讀者對語篇的解讀,成功地操縱了讀者。
2.2對話緊縮:公告公告是一種能突顯作者地位和作用的語言手段。例如:例2.Thescientists,forexample,predictthatfishandotheraquaticlifewillfleeelsewhereasoceantemperatureschange.And,ofcourse,therecouldbeeffects,goodandbad,thattheexpertsaren''''tanticipating.(一致)例3.Indeed,theplanet''''sverdantlandsalongtheequatormightbemuchworseoff.(強調(diào))以上的公告類多聲資源均屬于對話緊縮。公告包括三個子類:一致、強調(diào)、支持。例2屬于“一致”“,ofcourse”的使用為文本聲音提供了明確的作者觀點,海洋溫度變化會產(chǎn)生有利或者不利的影響,同時“ofcourse”為語篇構(gòu)建了一個持有相同意見的潛在讀者,排除可能存在的其他立場,縮小了協(xié)商不同觀點的對話空間。例3屬于“強調(diào)”,當說話人強調(diào)、明顯地干預或改動某種意見時,這種公告就是強調(diào)。在例3中,“indeed”一詞透露出作者明確表示自己的介入的信息,強調(diào)語篇與實際讀者或者潛在讀者持有相同觀點,以便加強后述命題的價值和正當性。從這種強調(diào)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暗示有人對說話人的斷言有抵觸,或者有人懷疑并挑戰(zhàn)這個斷言。
2.3對話擴展:接納接納是一種擴展性多聲,它表明有關(guān)的立場只是一種可能的觀點,但這些觀點在某種程度上是作者期待的,接納類資源為探討其他可能性打開了空間。在評價系統(tǒng)的框架下,并沒有對接納這一多聲性資源的子分類進行細致的討論。本文在對語料的分析過程中發(fā)現(xiàn),按照是否有明顯的客觀化推測依據(jù),嘗試將接納類介入資源分為作者主觀意見(可能性詞匯、義務型情態(tài))和基于外部證據(jù)推斷(證據(jù)型表達、選擇條件句)兩類。通過使用表達可能性的動詞,新聞作者只是在表達一種完全主觀的、個人的看法,作者承認他的論斷是可爭議的,別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義務型情態(tài)句不同于祈使句,祈使句是單聲的,不考慮其他可能性。證據(jù)型表達和選擇條件句也是擴展性多聲,命題的提出是猜測或者假設的結(jié)果,只代表了一種可能性,為探討其他可能性打開了空間。與可能性詞匯不同,證據(jù)型表達在保證一定的客觀性的前提下表達作者的觀點立場,實現(xiàn)發(fā)表意見和勸說的功能,猜測所依據(jù)的證據(jù)會明顯在句內(nèi)或前后句中出現(xiàn)。例如:例4.Afghanobserverssayvotinginthiselectionislikelytotakeplaceinareasthatwerevirtuallyexcludedfromthe2009election,andthatturnoutwillprobablybeconsiderablyhigher.(可能性)例5.TheonlyonewhocancalmthesituationisMrPutin-andheseemstobeinnomoodtobackdown.(證據(jù)型表達)在以上幾個例子的命題,都通過使用擴展性多聲資源,打開了容納另一種聲音的大門,產(chǎn)生與其他聲音的對話。把潛在的讀者意見包括進來的同時,作者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例4中,情態(tài)狀語“probably”的運用,作者承認關(guān)于此命題會有不同的聲音,語篇所表述立場只是作者主觀認為的一種可能性,繼而打開了與讀者協(xié)商的對話空間。例5中,命題所表示的內(nèi)容也是作者的一個推測或推斷,作為推斷命題,即承認語篇表述內(nèi)容是很多可能性的一種,擴展了與多種聲音價值協(xié)商的對話空間。
2.4對話擴展:歸屬這種評價策略主要是通過間接引語實現(xiàn)的,例如:例6.FivemonthshavepassedsinceSecretaryofStateJohnF.Kerrydeclaredthat“theworldmustactquickly”tostopa“warofstarvation”.(承認)新聞評論中,作者在表達自己的主觀立場時,為了提高其可信度,強調(diào)客觀性,通常會運用直接引語作為事實。例6中,作者通過插入外部聲音,加強了自身理據(jù)的說服力,更好的實現(xiàn)勸服讀者與自己的價值取向結(jié)盟。
2.5統(tǒng)計分析表1新聞評論中的多聲資源統(tǒng)計統(tǒng)計結(jié)果表明:介入資源規(guī)律地分布于新聞語篇中。對話緊縮資源的數(shù)量及頻率在新聞評論中多于對話擴展資源數(shù)量的使用。在對話擴展資源中,使用最多的是承認,承認通常是來自權(quán)威人士的話語,這些話語可以增強說服力,增加說服讀者接受他們的觀點立場的可能性。其次是內(nèi)在觀點的表達,主要通過情態(tài)詞may、perhaps以及Ibelieve等表達方式。通過這些資源,作者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同時強調(diào)觀點的主觀性,為不同觀點的協(xié)商擴展了空間,爭取與讀者達成一致,引導讀者接受和支持自己的觀點。在對話縮約資源中,新聞作者普遍傾向于使用反對資源,主要通過but、however、eventhough等表達方式實現(xiàn),通過對其他觀點的質(zhì)疑,作者明確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同時將一種信念或期待投射到讀者身上,在縮小與其他觀點協(xié)商空間的同時,與讀者建立了一種一致關(guān)系。通過對10篇新聞評論語料進行定性、定量聲音價值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介入資源廣泛存在于新聞評論語料中,但新聞作者對不同的評價策略的使用也是有傾向的。對話緊縮在數(shù)量和比例上超過對話延展,更加突出個體的觀點和立場,體現(xiàn)了新聞評論的主觀性。在分析的10篇語料中,新聞作者最普遍使用的是否定資源,使用最少的是疏遠性引述,說明新聞評論作者更傾向于使用封閉性資源實現(xiàn)說服讀者的人際功能和新聞評論的語篇功能。
3結(jié)語
本文在評價理論框架下,從聲音價值角度討論了英語新聞評論的評價策略,試圖揭示隱藏在新聞評論類語料中的語言奧秘。評價資源的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人際意義,新聞作者利用這些資源既保持了新聞的客觀性,又實現(xiàn)了勸說讀者接受其觀點立場的目的。新聞語篇中充滿了各種多聲性詞匯資源的組合,這些表達方式巧妙地影響了讀者對事件的觀點立場,引導讀者與作者的意識形態(tài)立場趨同。
作者:王天華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