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數學信息技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誤區
1.誤區之二:網絡資源不擇良莠,教學設計東拼西湊。
如今付費型教學資源網站內教學資源豐富,各類型課件、教案、試題應有盡有,給老師們提供了巨大便捷。很多數學教師在設計課件或者教學方案之時,由于工作時間有限,首先想到就是上網搜索資源,將網絡課件東拼西湊,不合邏輯的堆而砌之,勉強拼湊出一個脫離自己設計本意的課件,甚至出現“拿來主義”,使用網絡課件現成的東西,對網絡資源與本身教材設計缺乏對比與思考,鑒于高中數學教材如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學內容大致相同,但是許多環節迥然不同,教學情境設置,教學例題設置,以及練習安排差異很大。甚至有老師在教學中使用不同于教材的課件,將教材擱置一邊,這種不擇良莠,對網絡資源的過分依賴與信任,是一種職業倦怠,不利于教學。
2.誤區之三:教學輔助生搬硬套,課堂效果事與愿違。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學時間緊,任務重,多媒體課件的輔助,通過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演示,在短時間內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不僅為學生的觀測、猜想、推理、證明提供幫助,而且學生通過輕松有趣的練習,激發濃烈興趣,能夠事半功倍地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效果,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往往會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一是將教學涉及內容均用多媒體取而代之,多媒體課件只是充當呈現載體,未能將功能最大化;二是部分教師在使用網絡下載的課件時往往不加思索、不注意修改完善,直接課堂上使用,而不是針對自己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教學目標,偏離了自己的教學設計,更難談對教學問題的深入思考;三是多媒體成為公開課的必需品,有不少老師認為,對于各種類型的公開課,教師肯定要使用多媒體來上課,多媒體顯然已成了教學革新的代名詞,是具有全新教學理念的象征,根本就不管自己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否需要多媒體課件來輔助,多媒體成為公開課的門面,一種裝飾。
二、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對策
1.更新觀念,提升信息技術素養。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要求教師必須更新觀念,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更新優化專業知識,提升信息技術素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高中數學老師,根據自身教學的需要,選擇通過各種方法能從網絡下載學科教學中需要的信息資源,搜集必要的教學信息,將所搜集的信息進行加工、整合,同時能熟練地運用多媒體設計和相關學科應用軟件。教師充分利用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學習條件,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目的。信息技術素養的提高能夠顯著提高教師工作、學習和研究的效率,大大減輕教師的勞動量和日常工作負擔,提升教師勞動的創造性。
2.激發興趣,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由于學生興趣愛好存在著差異,所以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對枯燥的數學產生興趣。多媒體教學在數學教學中有著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將本來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借助于多媒體輔助手段,寓于趣味橫生、令人向往的情境之中,使學生興趣盎然。利用多媒體集成工具將需要呈現的課程學習內容以多媒體、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加工處理轉化為數學化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如身臨其境,將靜態的知識動態化,激發其思維轉向活躍。
3.恰如其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不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課堂失去生機,使多媒體備課成為教師的負擔,有悖于多媒體“輔助”的宗旨。課程是教學的實體,信息技術只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所運用的有效載體。并不是所有課程的都適宜與信息技術結合,恰當地選擇課程整合的教學內容十分關鍵。不要過分依賴多媒體,不要讓多媒體課變成簡單的圖片展示和動畫演示課,不要讓屏幕代替黑板,不要讓多媒體教學成為公開課裝飾品,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學校條件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結合多媒體特征,選擇使用何種媒體表達效果會更好,選擇合適的媒體信息,真正去體現出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價值。
作者:謝婷婷單位:廣東省梅縣東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