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保險公司體制改革發展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即將加入WTO,國有保險公司能否在這種形勢下增強競爭力,與國際保險業相抗衡,不僅關系著國有保險公司本身的前途命運,而且對整個中國保險市場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對國有保險公司進行改革意義重大。本文論述了國有保險公司的現狀,國有保險公司對當前我國保險市場發展的影響及在對外開放形勢下,國有保險公司的改革方向和基本思路。
從八十年代中期至今,國有保險公司一直在進行著從內部經營管理體制到分業經營的改革。這些改革對于國有保險公司適應保險市場不斷開放的競爭形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國有保險公司存在的固有問題,如經營機制不靈活、管理水平低下、員工的責任心差等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國有保險公司改革需要新突破。
一、國有保險公司現狀(一)基本情況目前我國的國有保險公司包括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公司以及新疆兵團保險公司四家。前三家公司是1998年在原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下屬的三家子公司的基礎上改建而成。新疆兵團保險公司為1986年成立的地方性國有保險公司。
1.市場份額。從1988年起,股份制保險公司以及外資、合資保險公司相繼進入保險市場。隨著其他組織形式的保險公司的發展,國有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又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很高的市場份額,基本仍處于壟斷地位。到1998年,國有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有所回升,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占全國產險保費總收入的80.38%,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占全國壽險保費總收入的77.63%。
2.存在的問題。自1979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國有保險公司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保險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國有保險公司存在的問題日漸突出,主要表現在:
(1)資本金缺口大,償付能力不足,存在一定的風險。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和中國再保險公司三家公司都有較大的資本金缺口。三家公司的實際貨幣資本金均大大低于其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注冊資本金的金額,也低于《保險法》規定的償付能力要求。過低的資本金直接顯示了國有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不足。
(2)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經營機制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由于體制上的原因,公司發展動力不強,內部管理責權不清晰,約束機制較弱,經營機制不靈活,使得國有保險公司在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上,差距很大。
(3)遺留問題較多。主要表現在不良資產較多、機構設置重疊、人員過多。由于國有保險公司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因此,其直接決定著我國的保險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效率。一方面其本身存在的問題直接反映為我國保險業的問題,另一方面對我國整個保險市場將產生不利影響。
3.對國有保險公司現階段發展水平的基本評價。從1979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至今,國有保險公司為中國保險業的恢復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公司內部在建立以經濟效益為核心的運行機制上有了較大進展,保險的專業化經營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適應市場競爭的能力有所增強。同時也為中國保險業培養了一批保險專業人才。
另一方面,作為國有公司的諸多弊端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如上所述,由于歷史和體制上的原因,這些弊端主要表現在: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經營機制不靈活;管理水平低;償付能力不足;遺留問題較多。因此,國有保險公司改革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二)過去改革的狀況
1.國有保險公司一直在進行不斷的改革。八十年代以來,國有保險公司伴隨著整體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的進程,也在進行著不斷的自身改革。在這個過程中,國有保險公司經歷了以為國家積累保險基金為指導思想向以效益為核心的經營指導思想的轉變,對內不斷調整和完善各級公司的核算關系、調動各級公司的積極性,對外理順了與國家財政等部門的關系,使國有保險公司按照一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公司法人機制運行。《保險法》頒布以后,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進行了產、壽險分業改革,在保險經營的專業化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隨著保險市場競爭形勢的變化,國有保險公司在適應市場競爭方面也開始有所改變,如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一些分支機構已經打破過去運行多年的內部行政機構設置,圍繞核保、核賠、營銷及財務等核心環節,建立了適應市場發展的新型內部管理體制。這標志著國有保險公司為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開始出現可喜的變革。
2.進一步改革面臨新的問題。1997年中發[1997]19號文提出:“按照經濟、合理、精簡、高效的原則,因地制宜,減少管理層次和分支機構,進一步改變國有商業銀行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按行政區劃設立分支機構的狀況”。根據19號文件精神,中國保監會在1999年全國保險工作會議上就國有保險公司機構改革問題進一步提出,“將省級分公司與省會城市分公司合并;將設在同一城市的地市縣公司進行合并;撤并和調整部分縣級支公司及其所屬營業網點。要把機構改革與內部經營機制轉換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大經營機制轉換力度,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能力。”但由于諸多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該項規定至今沒有得到落實,究其原因,一些是屬于國有保險公司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不足、改革的動力不強,同時也有國有保險公司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需要從經營體制上進行符合公司法人制度的進一步改革,以解決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二、國有保險公司對當前我國保險市場發展的影響
(一)國有保險公司本身存在的問題,直接反映為我國保險業存在的問題
具體表現,一是資本金不到位,償付能力不足,從而成為我國保險業整體償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是保險業出現的新矛盾,如壽險利差損問題,主要體現在國有保險公司;三是保險業發展中諸多遺留問題的解決,也主要在于國有保險公司;四是國有保險公司從計劃經濟體制下遺留下來的粗放的經營管理方式。
(二)目前的國有保險公司決定著我國保險市場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效率
從目前的全國保險市場結構來看,由于市場主體還比較少,國有保險公司仍然占據相當高的壟斷地位,且在市場進入壁壘比較高的狀態下,國有保險公司在市場中處于支配地位。這種不平衡的格局決定了我國保險市場競爭中必然會存在諸多難以解決的不規范行為,從而直接影響著保險市場各主體間的不平衡發展。這樣的保險市場是一個缺乏效率的市場,不利于保險市場的健康發展。因此,培育一個公平的、有效率的中國保險市場,國有保險公司改革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
三、對外開放形勢下的國有保險公司改革
(一)從國際保險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可以確定我國保險公司改革的基本方向
從國際上看,成功的保險公司至少有以下的共同特點:一是公司產權清晰,且通過有效的委托關系建立董事會與公司高級管理層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二是公司各級分支機構及其負責人明確和落到實處。從長遠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保險業要與國際保險業接軌,國有保險公司必須向包括上述內容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方向改革和運行。
(二)加入WTO,國有保險公司面臨的挑戰
>在加入WTO談判中,外方把保險業的開放問題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因此,直接面對國際保險業的競爭對我國國有保險公司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挑戰。加入WTO面臨的關鍵問題是我國的保險公司將逐步在無保護的條件下與國際保險業展開全方位的競爭。國有保險公司能否在競爭中立足并發展自己,就要看其事前及市場開放初期能否有充分的準備。因此,國有保險公司必須千方百計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這種綜合競爭能力包括了公司治理結構、專業化技術和管理水平、制度創新機制和產品創新機制等方面。
(三)市場開放是促進國有保險公司改革和發展的有效途徑(以上海保險市場為例)
從1992年,上海保險市場開始對外國保險公司開放,國有保險公司(如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面對其他市場主體的競爭,做出了包括機構、人員、經營方式等方面的大膽改革,在包括十多家中、外資保險公司參與競爭的格局下,仍保持了53.9%的市場份額(1997年)。相對于同期北京、天津保險市場尚未對外開放條件下二城市國有壽險公司36.4%和33.8%的市場份額,顯示了對外開放下的國有保險公司堅實的競爭能力。
四、國有保險公司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當前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
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了加快國有企業的改革步伐,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以及把國有企業改革同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等指導方針。總書記1999年在東北和華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我們一定要以‘三個有利于’為根本標準,努力探索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大膽利用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各種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增強企業的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御風險能力。”
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國有經濟的作用既要通過國有獨資企業來實現,更要大力發展股份制,探索通過國有控股和參股企業來實現。”“國有資本通過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組織更多的社會資本,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
因此,國有保險公司改革的指導思想應以十五屆四中全會和江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為指導,立足于通過多種公有制實現形式和有效的現代經營管理手段,提高國有保險公司的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同時通過國有保險公司的改革,培育和健全保險市場,提高我國的保險市場運行效率,促進我國保險業的健康發展,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做出保險業應有的貢獻。
(二)國有保險公司改革的政策建議
第
一、對國有保險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革。其理由是:
1.有利于解決國有保險公司的資本金問題。依靠國家財政撥付國有保險公司資本金困難很大,股份制改造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2.有利于優化國有保險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促進國有保險公司經營機制轉換。
3.有利于適應加入WTO后的外部競爭環境。鑒于過去保險業的開放進展狀況和世貿組織相關談判中的承諾,相對于銀行業和證券業,保險業面臨的現實挑戰更大。國有保險公司只有進行這種促進國有保險公司經營機制轉換、增強國有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改革,才能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挑戰。
4.改革的震動相對較小。相對于銀行業和證券業,保險業目前規模還較小,社會輻射范圍還相對較窄,不會帶來過多的負面影響。
第二,在上述指導思想下,吸收多種所有制形式,在國有資本控股的前提下,采取多種渠道充實和不斷增強國有保險公司的資本實力。這些渠道包括:
1.采取定向募集企業法人股方式,可考慮適當吸收少量民營股份入股。
2.吸收少量的外資股份和參與國有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
3.選擇突破口,進行上市試點。可考慮選擇適當時間將中國再保險公司改革上市,其意義是促進包括其他保險公司在內的各保險公司的規范運作。
第三,在上述措施的基礎上,促進國有保險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國有保險公司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
第四,通過控股、合資等多種公有制實現形式,以國有保險公司為主,成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新的保險市場主體,擴大國有保險公司的輻射能力。
第五,繼續進行國有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合并、精簡改革。打破依靠地方行政開展業務的落后方式,堅持以產品創新開拓市場,提高國有保險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
第六,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公司,剝離和經營不良資產。第七,培育新的股份制保險公司和多種形式的保險市場中介機構,吸收民營股份加入保險市場。通過產品創新和機制創新,促進其他形式保險市場主體的市場份額和競爭能力的提高。
第八,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的立法和市場監管,保證保險市場公平競爭。
的責任與權利明確,并配之以有效的監督機制;三是建立有效的利潤中心制度,使經營業績與收入的關系變得明確和落到實處。從長遠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保險業要與國際保險業接軌,國有保險公司必須向包括上述內容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方向改革和運行。
(二)加入WTO,國有保險公司面臨的挑戰
在加入WTO談判中,外方把保險業的開放問題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因此,直接面對國際保險業的競爭對我國國有保險公司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挑戰。加入WTO面臨的關鍵問題是我國的保險公司將逐步在無保護的條件下與國際保險業展開全方位的競爭。國有保險公司能否在競爭中立足并發展自己,就要看其事前及市場開放初期能否有充分的準備。因此,國有保險公司必須千方百計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這種綜合競爭能力包括了公司治理結構、專業化技術和管理水平、制度創新機制和產品創新機制等方面。
(三)市場開放是促進國有保險公司改革和發展的有效途徑(以上海保險市場為例)
從1992年,上海保險市場開始對外國保險公司開放,國有保險公司(如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面對其他市場主體的競爭,做出了包括機構、人員、經營方式等方面的大膽改革,在包括十多家中、外資保險公司參與競爭的格局下,仍保持了53.9%的市場份額(1997年)。相對于同期北京、天津保險市場尚未對外開放條件下二城市國有壽險公司36.4%和33.8%的市場份額,顯示了對外開放下的國有保險公司堅實的競爭能力。
四、國有保險公司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當前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
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了加快國有企業的改革步伐,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以及把國有企業改革同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等指導方針。總書記1999年在東北和華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我們一定要以‘三個有利于’為根本標準,努力探索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大膽利用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各種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增強企業的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御風險能力。”
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國有經濟的作用既要通過國有獨資企業來實現,更要大力發展股份制,探索通過國有控股和參股企業來實現。”“國有資本通過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組織更多的社會資本,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
因此,國有保險公司改革的指導思想應以十五屆四中全會和江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為指導,立足于通過多種公有制實現形式和有效的現代經營管理手段,提高國有保險公司的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同時通過國有保險公司的改革,培育和健全保險市場,提高我國的保險市場運行效率,促進我國保險業的健康發展,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做出保險業應有的貢獻。
(二)國有保險公司改革的政策建議
第
一、對國有保險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革。其理由是:
1.有利于解決國有保險公司的資本金問題。依靠國家財政撥付國有保險公司資本金困難很大,股份制改造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2.有利于優化國有保險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促進國有保險公司經營機制轉換。
3.有利于適應加入WTO后的外部競爭環境。鑒于過去保險業的開放進展狀況和世貿組織相關談判中的承諾,相對于銀行業和證券業,保險業面臨的現實挑戰更大。國有保險公司只有進行這種促進國有保險公司經營機制轉換、增強國有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改革,才能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挑戰。
4.改革的震動相對較小。相對于銀行業和證券業,保險業目前規模還較小,社會輻射范圍還相對較窄,不會帶來過多的負面影響。
第二,在上述指導思想下,吸收多種所有制形式,在國有資本控股的前提下,采取多種渠道充實和不斷增強國有保險公司的資本實力。這些渠道包括:
1.采取定向募集企業法人股方式,可考慮適當吸收少量民營股份入股。
2.吸收少量的外資股份和參與國有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
3.選擇突破口,進行上市試點。可考慮選擇適當時間將中國再保險公司改革上市,其意義是促進包括其他保險公司在內的各保險公司的規范運作。
第三,在上述措施的基礎上,促進國有保險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國有保險公司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
第四,通過控股、合資等多種公有制實現形式,以國有保險公司為主,成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新的保險市場主體,擴大國有保險公司的輻射能力。
第五,繼續進行國有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合并、精簡改革。打破依靠地方行政開展業務的落后方式,堅持以產品創新開拓市場,提高國有保險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
第六,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公司,剝離和經營不良資產。第七,培育新的股份制保險公司和多種形式的保險市場中介機構,吸收民營股份加入保險市場。通過產品創新和機制創新,促進其他形式保險市場主體的市場份額和競爭能力的提高。
第八,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的立法和市場監管,保證保險市場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