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保險業的發展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自從我國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經過三十五年的發展,我國的保險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在2014年8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簡稱“國十條”),提升了保險業的行業定位,將保險業視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中的重要一環。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更要認清保險業的發展狀況以及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思索相應地對策,從而促使我國的保險業健康地發展,并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
一、我國保險業的發展現狀
我國保險業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三十多年來取得了十分驕人的成績,無論是市場規模、保險市場主體的數量,還是保險深度、保險密度;無論是保險中介市場的發展,還是保險對國民經濟、對人民生產生活的影響,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1、我國保險業的規模不斷擴大
2014年保險業發展實現業務增速持續提高、結構調整走向深入等方面的重大跨越:全國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保險業增速達17.5%。人身險保費收入1.3萬億元,同比增長18.2%。與實體經濟聯系緊密的保證保險同比增長66.1%,與民生保障關系密切的年金保險同比增長77.2%,保障性較強的健康保險同比增長41.3%。10年期以上新單期交占比同比提高5.9個百分點。保險資金運用實現收益5358.8億元,同比增長46.5%。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6.3%,綜合收益率9.2%,比上年分別提高1.3和5.1個百分點。
2、我國保險業的保險業務不斷創新和增長
以商業健康保險為例,2014年,我國有100余家保險公司開展商業健康保險業務,商業健康保險保費收入達到1,587億元,同比增長41%。商業健康保險取得快速發展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點就在于把握了客戶消費需求,并開展了產品及服務的創新。2014年,商業健康保險相關產品達2300多種,涵蓋醫療保險、疾病保險、護理保險和失能收入損失保險。保險服務從簡單的費用報銷和經濟補償,向病前、病中、病后的綜合性健康保障管理方向發展。3、我國保險業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保監會和銀監會于2014年1月16日共同《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保險業務銷售行為的通知》(保監發[2014]3號),1月29日保監會《關于規范高現金價值產品的有關事項的通知》(保監發[2014]12號)也正式出臺,對保險公司銀保渠道業務發展產生積極影響。2015年3月,保監會正式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17項監管規則,以及《關于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過渡期有關事項的通知》。
二、我國保險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保險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自身也存在著諸多問題。
1、中國保險市場結構分布不均衡。中國保險市場雖然初步形成了競爭的格局,但這種以國有獨資保險公司高度壟斷市場的局面,特別是以少數幾家保險公司寡頭壟斷市場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國保險市場的特點之一,而且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雖然在大陸已普遍設立,但多數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城市,這就造成了保險市場發育不均衡性。這種分布上的不均衡,對中國保險業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
2、中國保險業的專業經營水平還不高。粗放式經營與銷售方式單一,產品結構簡單與供給不足,保險產品價格即費率厘定,難以科學、準確把握,潛在風險大,保險產品雷同,針對性不強,組合性能差,產品開發能力弱。
3、我國保險業整體從業隊伍的素質偏低,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高級管理人才缺乏,專業人技術人才奇缺,是我國保險業發展的顯著特點。
三、關于我國保險業進一步發展的思考
我國保險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但是不能否認保險業在我國經濟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WTO保護期到期,我國將全面的打開國門的形式下,我們不得不對我國保險業的進一步發展進行認真的思考,讓我國的保險業進行健康和高速的發展。
1、建立優良的市場秩序目前,我國的保險市場主要為寡頭壟斷市場,中小型保險企業所占市場份額較小,而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多年,為了保險市場的長期和健康的發展,政府應鼓勵和支持中小型保險公司的發展,實現市場競爭機制,形成開放性的保險市場。另外,在中國WTO保護期到期之后,我國將全面地開放市場,自然就會有數量更加眾多,品牌更是強勢的國外保險公司進入我國的保險業市場,開放保險市場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一方面要積極向歐美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保險知識和經驗,進一步完善中國保險市場;另一方面,要發展外向型經濟,建立海外保險機構,真正實現國內保險市場和國外保險市場接軌。
2、加大創新力度,實現保險的創新發展創新發展的實質即在發展過程中,為了獲取潛在的利潤不斷地進行體制上或手段上的變革。對于中國的保險業應從組織結構的創新、險種的創新以及管理方式的創新等各個方面來實現產業的升級和可持續協調的發展。保險公司應該加大對保險新產品的開放設計,同時也應該采用創新型的管理制度,加強和完善保險企業文化,使其從競爭性的保險市場脫穎而出。同時,還應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特點,改變自身的服務觀念,變“提供產品”為“為用戶服務”,實現真正的保險產品的“私人定制”。
3、加強保險業人才的教育和培養現代市場經濟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培養競爭。保險行業要多渠道的加快各類保險主業人才的培養,積極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以人為本,用事業留人,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保險隊伍。一方面,應加強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培養教育和現有員工的在職培訓。另一方面,要改革現有用人用工制度,推行競爭上崗制度,加大對員工的激勵,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面對新的形勢,民族保險業如何積極、主動地融入保險市場國際化進程,趨利避害,促進民族保險業的飛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苦練內功,深化改革,強化自身素質是唯一的選擇。
作者:張坤 單位:山東省科技統計分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