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財政稅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1994年以來,第二輪稅制改革的大幕已經拉開,地方財政部門的稅政管理任務日趨繁重。如何圍繞財政改革和發展大局做好財政稅政管理工作,成為當前地方財政工作的一個熱點新問題。本文立足省級財政稅政管理實際,提出了扮演好四種角色的相關思路。
【關鍵詞】地方財政;稅政管理;探究
稅政,國之大器。搞好稅政工作,對深化財政改革,推動財政發展,實現財政振興,建立穩固、平衡、強大的國家財政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稅政工作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首先,稅制改革的氣候已迎來春天。假如把1994年的稅制改革稱之為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第一輪稅制改革的話,那么以新企業所得稅法的成功出臺為標志,我國第二輪稅制改革的大幕已經拉開。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抓緊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建立健全資源環境有償使用制度和環境補償機制,國家對車船稅和耕地占用稅實施了全面改革,對城鎮土地使用稅作了制度上的完善,對增值稅轉型進行了試點;和此同時,以實施新企業所得稅法促進企業公平競爭、以改革資源稅制度促進資源能源節約利用、以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促進稅收調節收入分配、以探究開征環境稅促進生態環境補償等稅收制度改革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非凡是前不久國家稅務總局肖捷局長在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表示,要按照“健全中心和地方財力和事權相匹配的體制”等要求,把地方稅制的改革和完善作為下一步稅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抓緊抓好,努力構建以財產稅、資源稅等為主體的地方稅制體系。適應這一形勢需要,在稅制改革調研、意見建議反映、配套辦法出臺、政策辦法落實等方面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其次,地方稅權的擴大已成為必然。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在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度里,要解決新問題,不能單靠哪一級政府包打天下。而市場經濟又是一種多元經濟、民主經濟、法治經濟和自由競爭的經濟。這就要求在健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要充分注重調動中心和地方以及其他各方各面的積極性。稅政管理也是如此。保持全國稅政的統一是維護我國國體和政體性質的需要,但不顧千差萬別、不分有無地方特色、不論稅種大小、不管收入歸屬,把所有的稅政管理權都集中在中心,一則管不過來,二則管不好,三則也管不住,還影響中心集中精力抓大事。地方財政沒有適當的稅政管理權,又何來理財積極性?正因為如此,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心有關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新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在統一稅政前提下,賦予地方適當的稅政管理權。”依現在的實踐檢驗,省以下地方稅政管理權限正在增加。如實施新企業所得稅法要求地方財政部門參和有關政策事務的管理工作,各項地方稅改革分別從稅額幅度(標準)的制定、減免稅的規定、納稅地點(時間)的確定等方面賦予地方政府管理權限,有關優惠政策的出臺賦予地方財政部門參和確認的權限等。
面對新機遇,地方財政部門應大力推動稅政工作由注重政策貫徹執行向政策貫徹執行和政策分析運用協調推進轉變,當好四種角色,努力促進財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探究運用稅收的收入功能,當好財政增收的推動者
一是凈化稅政環境,維護稅政秩序。認真落實依法治稅、應收盡收、果斷不收過頭稅,果斷防止越權減免稅原則,做好地方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涉稅政策的審核把關工作,努力創造公平統一的稅收環境;根據中心授權參和減免稅管理,推進建立立法和執法相分離、執法和執法監督相分離的減免稅管理新機制。
二是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搞好收入分析探究。跟蹤分析重大稅收政策調整對收入的影響,加強對潛在稅源、新興稅源、增長趨向的分析探究,為加強稅收征管建言獻策。
三是抓好焦煤資源稅、車船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幅度提高后的落實工作,支持稅務部門健全稅源信息、加強源頭管理,把政策調整的積極成效體現到地方稅收的增收上來。
四是落實國家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規定,將我省耕地占用稅稅額提高4倍,從稅制上優化地方財政收入結構、壯大地方財政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