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世界經濟財政政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現行中國財政政策的有效性
面對下行壓力,我們堅持穩中求進,主動有為,統籌推動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政策協同配合,做好政策儲備,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調動千千萬萬人的積極性,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目前,我國仍然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其實質即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增發長期建設國債、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稅收調控功能、調整收入分配政策以及擴大對中西部轉移支付等等。
在積極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作用下,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從上個十年年均近10%的增速放緩到現在7%-7.5%左右的“新常態”。勞動力價格上漲,投資回報率下降,財務成本抬高,實體經濟盈利變弱等情況的出現,我們由此可以判斷,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中期減速階段。
隨著我國稅收政策的調整,政府稅收收入逐步增長。從1994年至2012年,稅收收入大幅度的提高。政府增加稅收的直接影響是減少居民用于消費的收入。如果投資和政府支出保持不變,增加稅收將起到減少總支出,抑制總需求,降低國民產出和就業水平的作用。反之,減少稅收將起到刺激總需求、提高國民產出和就業水平的作用。然而,我們也不能過分的追求低賦稅、高福利,這極有可能會導致更大的財政風險與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
二、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挑戰
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部分,也受到世界經濟狀況的影響和制約。而目前,世界經濟復蘇并進入下一個快速擴張階段仍需要經歷較長時間。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經濟雖然增長較快,但是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仍然存在。而且,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給社會發展帶來好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新問題,人口的老齡化、資源的逐漸匱乏和環境的進一步惡化都是我國在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下面臨的新挑戰。因此,具體的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走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1.政府提供優質服務19世紀德國經濟學家阿道夫•海恩里奇•瓦格納曾預言,政府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將增長。社會越進步,經濟越發展,民眾對政府服務的需求就越多。對于家庭來講,政府應在收繳稅收的同時,為其提供必要的服務。政府的服務即為優質商品,當家庭收入每增加1%,家庭對政府支出需求的增長就要大于1%。
2.建立現代財政制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做出戰略部署,提出了“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改革目標。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幾乎都需要以全面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方式來解決。
綜上所述,我國改革開放后實施的財政政策在總體上是對經濟發展有效的,然而我們必須從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轉移到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形成健康、可持續性的經濟發展目標上來,從而提升中國在世界經濟舞臺中的競爭力。
作者:閻婧祎單位:大連海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