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政策性農業保險對于防范和化解農業風險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分析廣西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現狀,發現廣西政策性農業保險存在缺乏保險供給主體、保險從業人員素質低、宣傳力度和準度不夠、險種覆蓋面不全以及農民需求力不強等問題,并結合實際從政府、保險機構和農戶三個角度提出相關建議,以促進廣西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
【關鍵詞】廣西;農業;政策性
農業保險農業是一個典型的風險型、弱質產業,受自然風險和社會經濟風險影響很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恰好可以彌補農戶的經濟損失,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化解廣西的農業風險,促進廣西農業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2012年10月24日,國務院第222次常務會議通過的《農業保險條例》[國令第629號],提出了國家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也提出了加快建立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政策性農業保險是以“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市場運作、協同推進”為原則,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補貼部分或全部保費的農業保險,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減輕廣西的農戶的經濟負擔,將資產更多地投入到農業的生產中。
一、廣西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現狀
廣西受地形氣候的影響,自然災害頻發且重發,每年都會有2000萬畝左右的農地受災,農戶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這對于廣西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為不利,且嚴重阻礙著廣西經濟的發展。根據2018年廣西保險監督管理局相關數據公布得知,廣西目前開辦的農業政策性保險險種有水稻保險、糖料蔗保險、公益林保險、商品林保險、能繁母豬保險、育肥豬保險和奶牛保險等九個中央財政補貼的政策性險種,還有香蕉、芒果、對蝦等30種地方性特色險種。廣西承保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保險公司有四家,分別是北部灣產險、人保財險、太平洋產險和人壽產險。根據自治區政府相關文件規定政策性險種的補貼比列如下:1.養殖業:能繁母豬保險、育肥豬保險和奶牛保險保費由農戶承擔20%,政府補貼80%。2.種植業:水稻保險、糖料蔗保險保費由農民承擔20%,政府補貼80%。3.林業:公益林保險保費由政府全額補貼,商品林保險保費由投保人承擔40%,政府補貼60%。據統計,廣西2013年,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首次突破2億元,高達到2.7億元,同比增長約113%,為全區50多萬農戶提供風險保障194多億元。試點險種涵蓋甘蔗、森林、水稻、育肥豬、能繁母豬等5個中央財政補貼險種,2014年更是廣西政策性農業保險趕超全國平均水平的第一年,并增加了奶牛保險等新試點險種,與之對應的農業保險的賠償給付金額也是呈現逐年上升。2018年為全區農戶提供風險保障金額達1270億元,比2012的43億元增長28.43倍,投保人數648萬戶次,比2012年的24萬戶增長26倍。廣西保監局積極推動農業保險為全區農業發展構筑“安全防護網”,全區農業保險深度和密度得到顯著提升,取得了“擴面、提標、增品”跨越式發展。執行“以獎代補”政策支持地方特色險種發展,加大滿足地方優勢特色產業風險保障需要,以及降低農業保險費率以支持加大貧困地區脫貧力度。適當提高地方特色險種的保額,并且積極推進“三農金融服務室”建設試點工作,以期增強基層服務能力。為補上農業保險缺失的短板,百色田東縣探索構建銀保、銀政、銀信多方合作的立體服務模式,加大“三農”保險產品創新力度,并探索開發“信貸+保險”金融服務新產品。
二、廣西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現狀
(一)供給主體缺乏一直以來廣西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機構是北部灣產險、人保財險和太平洋產險,缺乏保險的供給主體,且農業保險專業的中介機構數量也是極低,并且一般保險機構的服務站點都是設在縣城以上的地區,在鄉鎮的服務站點數量遠遠不足以滿足農戶的需求,這對于在農村居住的農戶進行投保時極為不便。
(二)保險從業人員缺乏且整體素質偏低雖然廣西保險的從業人員有九萬左右,但是2018年的保險人才供求比才0.45,2017年為0.51,而2016年只有0.53,保險從業人員的供給量遠遠滿足不了廣西農民對農業保險的需求量。大多數從業人員都是半路出家且沒有從業資格證,這些人員也都是保險公司的兼職推廣人員,由于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產生一系列的騙保、錯保的問題。據統計,2018年中國銀保監會接收保險公司銷售糾紛投訴16976件,占投訴總量的42.63%,主要反映夸大保險責任或收益、未明確告知保險期限和不按期交費的后果、虛假宣傳等問題,這也就說明保險從業人員素質偏低,只顧自身發展,而拋卻了保險的經營理念。
(三)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和準度不夠農業保險的宣傳主要集中于下發文件形式的政策性宣傳、街頭標語宣傳,極少數的下鄉宣傳及網絡自媒體宣傳,與農戶面對面地詳細講解宣傳則更是鳳毛麟角,加之廣西農村地區的信息傳播速度低,農戶對新信息的接收能力低等問題,因此對政策性農業保險了解不是很透徹,加之網絡自媒體宣傳文存在虛假、不實信息,以及電視等新聞媒體對騙保事件曝光的影響,因此農民也不太愿意去相信和接收農業保險。(四)險種覆蓋深度淺廣西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基本上是依托中央政策性險種和廣西地方特色的農業品種發展而設立的,但品種覆蓋深度較淺。雖然保險公司有推出“一縣一品”的險種,但這些也只針對個別縣份特色產業優勢較為顯著的農作物,而對于以鄉鎮為特色的農作物險種覆蓋較少,這對于農業日益向好發展的廣西是非常不利的。
(五)農民的購買欲不強由圖二可知,廣西農民每年的人均收入都基本以1.1倍左右的增速增加,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也都是以先慢后快的速度增長。廣西的農民投保人數相對于總農民人口數來說是很低的,盡管農民的年人均收入呈上升趨勢,但是廣西仍是一個經濟落后、自然災害高發、重發的農業大區,農民保費支出有限,并且受小農思想的影響,在受到災害導致經濟損失時政府會實施救濟,致使農民對于保險的購買欲較低,導致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都比較低。在廣西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對農業保險了解較少,對政策性農業保險認識更是少之又少,對農業保險的作用還心存疑惑,保險意識非常淡薄,投保意識不高,尚且大多數農民抱有僥幸心理,導致農民的購買欲較低。
(六)政府的監管力度不高雖然廣西區政府對于歷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的三農政策及惠農支農政策大力貫徹落實,廣西保險監督管理局對于廣西農業保險的進展進行監管,但是區內的巨災保險機制不夠完善,地方性政府對于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監管力度不夠,以至于保險從業者,在推銷保險時存在信息誤導、不如實告知投保人相關事項的現象。地方性政府不及時通知相關的自然災害防范措施,以及在農業保險賠付時不及時協助農戶進行理賠監管,民不告官不究現象大量存在。
三、促進廣西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的建議
(一)完善政府監管機制廣西保險監督管局應當在多引進承保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保險機構,增加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供給主體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有關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法規政策,并且加大對各地區農業保險的監管力度,制定強有力的監管體制和獎懲措施,實時監測各地區各級別的保險機構服務站點的工作,并且應當根據各市縣的具體農業發展情況建立相應的特色監管機制,規定各服務站點定期向監管部門匯報工作,進一步完善區內巨災保險機制,加大對巨災風險的防范檢測與解決力度。各級監管部門也相應的制定有關監督規則和舉報不法行為的獎勵措施,且應當定時到農村地區對農業保險發展情況進行考察,寫成報告遞交上一級進行反饋。雖已有“一縣一險”的特色險種,但也可在鄉鎮一級設立當地的特色農產品險種的試點,且制定并規范監管及反饋規則。進一步降低保險費率,增加保額,提高防范巨災風險能力。針對貧困戶的農業保險優惠制度,鼓勵保險公司采取“保險公司+農戶”的投保模式,制定個性化的保險合同,開通綠色投保通道。大力推進保險業參與“三農”金融服務室建設試點,加強完善基層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宣傳引導增強農戶的保險意識。
(二)提高保險公司服務水平保險公司應當完善內部監管機制,加大對保險從業者的職業道德素養,堅持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的原則,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和考核,增強隊伍建設。多設立基層保險服務站點,加大涉保地域范圍,以期提高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增加農村保險銷售終端,最大程度上擴大農業保險的業務區域。提高災后檢測損失的技術,加強對被保險人的在受保期間的監管,一邊提高理賠效率的同時,也要提高在農戶投保后對其的服務水平,在遇重大災害時,需開通綠色理賠通道,以便快速解決受災農民的損失,以期讓其迅速恢復農業生產。必要時進行再保險,以便減少理賠損失,保障公司業務經營的穩定。加大對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定期進行縣鄉鎮村的農業保險的宣傳,提高宣傳的效率和質量,規范宣傳渠道,提高宣傳效果的精準度,嘗試探索“保險從業人員+農戶”的模式,以便農戶充分了解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防災減損的功能。根據農戶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保險合同,并加大對農戶在災害來臨是的應變能力的培訓,以提高農戶自身防災減災的能力,加強對農戶的作物保護程度的監督,以防止農戶存在騙保的情況。堅持保護農戶信息保護原則,切實保護農戶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個人信息安全。
(三)提高農戶保險需求農戶應當解放思想,積極響應國家的防災減災的號召,主動了解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功能作用,避免抱有僥幸心理,在能力范圍內提高對農業保險的購買欲。在投保前應多方了解保險公司的發展狀況和保險條約及理賠機制,在投保后應加強重視風險管理措施力度,在災害發生時盡量采取相應的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并及時通知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損失情況而不能騙保以獲得高賠付金。
參考文獻:
[1]李善民.“田東模式”:農村金融改革的典型經驗[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3,26(3).
[2]韋明升.廣西政策性農業保險可持續發展研究[J].市場論壇,2019(4).
[3]庹國柱,朱俊生.破解農業保險發展的“結”[J].時代經貿,2006(10).
[4]陳曉婷.廣西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分析與思考[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2(7).
作者:唐贍娟 單位:廣西財經學院金融與保險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