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新稅制改革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納稅是公司的責任,它既關系著國家的財政收入,又與每個公司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2016年,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新稅制改革對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影響,且對同一個企業的不同方面也有不同的影響。財務活動是貫穿整個企業的經濟活動,關系到整個企業的發展與前途,也是新稅制改革對企業產生最大影響的領域。本文從行業業務流程中涉及到的財務業務角度分析了營改增對企業的財務影響,包括費用變化對稅負的影響、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對發票管理規范的影響、對會計核算進而影響會計工作和鼓勵對不動產或者產品更新換代的影響,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具體的對策,提升全面實行新稅制改革背景下企業的財務水平。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會計報表分析
一、引言
1979年,我國引入增值稅,這是中國的第一大稅種。2009年,我國將增值稅的稅制制度改革為:包含在勞動資料中的機器設備是被允許在進項稅額中抵扣的。2010年,稅收制度再次進行改革,首先在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個部門進行新稅制改革試點。2012年1月1日,我國開始新稅制改革的試點工作。2012年8月,北京等8個省份都被納入了稅改試點范圍。2014年,新稅制改革得到進一步的推廣,現在已經推廣到交通運輸業和郵電通信業。2016年5月1日,新稅制改革的實施表明稅制改革已全面推進,并擴大到全國范圍內。總體分析,新稅制改革的目的在于為企業減輕稅負,在已經實施和尚未實施的企業都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實際上,它可以為行業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有效激活我國的國民經濟。因為在新稅制改革實施前,行業內上下游供應商和合作商都存在嚴重的重復征稅現象,這將會阻礙行業的進步和發展。由此可見,新稅制改革的實施將代表著我國稅收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
二、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的影響
全面推行新稅制改革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費用變化引起的稅負變化,會計核算的變化引起了會計工作的調整、發票管理的變化、企業財務管理的規范以及鼓勵不動產的投資或更新換代。經濟利潤是企業正常運營的根本,而納稅是企業的義務。財務報表是企業財務活動的基礎、起點和依據,營改增的變化,相關會計科目發生變化,進而會對財務報表產生一定的影響。發票管理是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的最直接的影響,營改增前后,很多費用不斷變化,相應的發票管理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是由小到大,稅負下降是最為直觀的影響,對財務報表的影響較大,而發票管理是從操作層面影響的。
1.費用變化引起的稅負下降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后,企業財務的各項費用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包括運輸費、廣告費、鑒證咨詢費、租賃費、通訊費和新增不動產費用項目等等,這些都使當前的稅負發生一定程度的下降。營業稅改增值稅以前,運費支出只可以抵扣7%,現在卻可以抵扣11%。而且可以計入抵扣稅費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具體表現為廣告費6%,鑒證咨詢費6%,有形動產租賃17%,不動產租賃為11%,通訊費為11%和6%,新增不動產為11%,這些項目由于增加了可以抵扣的金額,從而減少了增值稅的最終繳納稅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
2.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在此經濟行為下的征稅最終反映在財務報表中,由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和決策者所使用。固定資產是企業的主要資產也是公司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固定資產的變化必然會帶來公司財務報表的變化。新稅制改革實施后,公司的固定資產和累計折舊顯著下降,資產結構,債務結構,利潤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公司財務報表的內容和結構也進行了調整。新稅制改革的實施使企業的營業額發生了變化,實行新稅制改革前,企業的銷售收入中包括營業額,實行新稅制改革后,銷售收入中的營業額需要扣除增值稅。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我國的資產和負債都會大幅度增加。
3.發票管理變化引起的財務管理的規范在沒有實施新稅制改革以前,我國稅收是以公司的營業額為基礎的。新的稅制改革導致了公司稅收方式的變化。從資本主義角度來看,只有勞動才能在企業中創造價值,企業才能轉移價值,才能獲得勞動創造的剩余價值。所以,在進行新稅制改革后,我國一部分物質成本低,勞動力成本高的企業不但會降低稅率,反而會提高稅率。如果公司的整體銷售額和利潤沒有變化,而必須支付的稅額增加,這對公司的發展非常不利,甚至可能導致公司破產。
三、企業財務應對營改增的舉措
1.加強對企業的內部控制企業可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將內部組織的結構進行完善,同時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使企業內部人人都有責任對企業的納稅行為進行監督。營改增以后,企業外購的服務可以得到充分的抵扣,在此情況下,企業可以選擇將生產性服務進行外包或從企業的主業中進行分離,進而可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加強發票管理如上文所述,在全面實施營改增之后,企業可以憑借其購進的相關項目來對相關的納稅稅額進行抵扣,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納稅稅額,有利于減輕企業的負擔,促進其良好發展。而上述的抵扣必須要以正規的發票作為依據,如果發票不規范或者不清楚等,將導致企業沒有辦法依靠發票進行相關納稅稅額的抵扣,在此情況下,企業必須改變以前對發票管理的認知,對發票管理更加重視,真正促進發票的規范化管理。
3.完善納稅籌劃完善納稅籌劃的第一步就是要科學劃分和確定納稅人身份,企業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征稅的稅率是不一樣的,因此作為企業來說,要通過權衡利弊科學合理地確定自己的納稅人身份 ,這樣有利于自身的未來發展。具體來看,營改增全面實施之后,行業內一般納稅人的征稅稅率是6%,而小規模納稅人的征稅稅率卻僅僅為3%,從這個表面的現象來看小規模納稅人比一般納稅人的征稅稅率小很多,但如同上文所述,一般納稅人的企業的相關購進項目金額較大,可以抵扣較多稅額,這時,作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在扣除了相關抵扣的稅額以后,其實際納稅稅額并不一定比企業小規模納稅人高。因此,企業要對自己的經營狀況和未來的發展定位進行綜合分析,進而科學合理地確定自己的納稅人身份,這樣才能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小紅,徐煥章.營改增對業影響的研究[J].時代金融,2016(23).
[2]王曉雨.“營改增”后產業新商業生態圈建設路徑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5).
[3]童瑩.基于新稅制改革視角的服裝產業利潤質量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7(25):119-120.
[4]章勝,胥翠芬,殷愛貞,等.新稅制改革對電信業的影響及對策[J].財會月刊,2015(4).
[5]余祥龍,張桂杰.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2).
[6]李曉明.稅收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J].中國商論,2017(35).
作者:王藝婷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