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信用風險和管理體系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國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經濟體制已經從原有的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信用也成為企業競爭的重點,然而,通過對我國企業的研究發現,很多企業缺乏信用機制,信用狀況令人擔憂,因此,怎樣構建完善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就成為現階段最重要的問題。本文將從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信用風險入手,聯系導致企業信用風險產生的主要因素,提出建設企業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的措施,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關鍵詞:
企業;信用風險分析;管理體系
前言信用已經成為企業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在實際工作中卻發現,不少企業并不能做到這一點,很多企業也因缺乏誠信沒有長久發展下去,之所以企業缺乏信用風險,主要在于企業不敢隨意投資,銀行也不敢輕易放貸,這樣就導致了市場經濟萎縮,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研究企業發展中所存在的信用風險,并聯系實際情況提出合理有效解決措施。
一、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信用風險分析
(一)運用管理中存在信用風險現階段,很多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都存在缺乏信用的情況,這樣一來,就給企業發展帶來較大風險。我國經濟體制屬于市場經濟體制,擁有良好的信用不僅可以促進企業產品的銷售,還可以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然而,現實中很多企業并沒有做到這一點,不僅無法兌現既定承諾,還影響了授信比例,企業規模也不會在這種情況下擴大。
(二)融資中存在信用風險企業要發展就離不開融資,而融資中也存在較高的信用風險,使得企業需要承擔較大的融資風險。據相關部門調查顯示,在我國中小企業向銀行進行信用貸款的難度要比大型企業高百倍左右,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種是銀行等金融機構認為中小型企業缺乏按時還款能力,信用風險過高;另一種原因是中小企業缺乏融資信用,容易發生不還貸的行為,這樣一來銀行也會蒙受較大損失。綜合這兩種因素,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存在較多困難。
(三)信用缺失導致壞賬引發信用風險首先,信用管理人員缺失,無法很好妥善處理擴大銷售規模與把控風險之間的關系。很多企業由于規模限制,并沒有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也嚴重不足,加之企業管理者也不重視信用管理,也就為構建相應的信用管理機制,企業對客戶的授信完全掌握在企業管理者手中。其次,缺乏必要的客戶資信管理體系,不能準確辨別客戶信用。由于缺乏客戶信用管理體系,很多企業無法全面了解客戶信用情況,很容易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再加上沒有對客戶真實信用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對客戶的了解完全從表面開始,這樣也會給企業發展帶來風險。
二、導致企業信用風險產生的主要因素
(一)企業內部因素之所以我國很多企業都存在信用風險,其內部原因在于企業缺乏先進的經營理念,風險意識較差。首先,企業現有經營戰略缺乏合理性。對于企業來說,其發展與經營戰略之間有著密切聯系,受傳統思想影響,我國很多企業在發展中依然踐行過于重視銷售,輕視控制的經營理念,也就是說只看重眼前利益,不能從長遠角度看待問題,也沒有完善的發展戰略。如很多企業總是從企業當前經營情況評價自身,經常存在隨意向客戶放款的情況,并沒有重視賬款回收。其次,缺乏良好的信用風險意識,盡管現代企業的風險意識逐漸增強,但這種風險意識僅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上,所關注的也只是賬面利潤,并沒有關注企業實際利潤,然而,在企業賬面利潤中還包括壞賬,如果無法回收就會減少企業凈利潤,但很多企業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樣就導致企業流動資金較少,所面臨的風險也在不斷提升。再者,財務管理與銷售部門缺乏協調性。企業要發展就需要有多個部門共同參與,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銷售部門與財務管理部門,然而,這兩個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卻存在無法協調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銷售部門為完成既定銷售任務,并沒有調查客戶的信用,而財務部門也不了解客戶實際情況,只關心客戶欠款數量,這樣就導致企業需要面臨一定的風險。最后,缺少信用管理機制。雖然很多企業都知道信用風險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很大,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并沒有構建信用管理機制,使得企業容易發生拖欠賬款或經營效率低下的情況,更沒有組建相應的信用管理部門,由此也可以看出企業并不重視信用管理。
(二)企業外部因素使得企業不重視信用風險管理的因素中,還與企業外部有一定關系,也就是經濟環境對企業的影響。盡管我國已經從計劃經濟走出來,但計劃經濟給人們所帶來的影響并沒有消除,很多人依然缺乏信用意識,這樣一來就阻礙了社會信用經濟環境的建立。同時,合作雙方所掌握的信息存在不對稱性,也是導致信用風險出現的主要因素。
三、企業做好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
(一)從企業發展戰略出發,構建完善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要構建完善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就要做到自上而下,從企業發展戰略出發,聯系企業實際情況與國家政策完成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在這一體系中不僅要涵蓋領導管理,還要重視執行與監督,加強各個階段的信用風險建設,強化各部門職能,注重科學性、規范性的體現,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將市場競爭機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并聯系國家信用體系及時調整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做到與國家發展相一致。
(二)以貿易業務為導向,建立健全信用風險管理機制為做好管理工作,降低企業信用風險,還要將企業貿易業務作為基本導向,做到事前預警,事中控制,事后評價,以此構建完全的信用風險管理機制。在與其他企業或個人建立合作關系以前,要全面了解對方情況,不僅要涉及財力,還要重視企業信用,如果信用較差應謹慎合作,通過多種渠道獲得企業真實信息,為保證信息真實,企業還可以與中介機構建立聯系,通過中介機構了解合作對方實際情況。同時,企業還要構建完善的信用管理體系,注意搜集各個企業的信用情況,并按照信用程度的不同構建不同的檔案,且要將企業信用情況傳播出去,讓更多企業做好信用風險管理,將損失降到最低。此外,最重要的就是構建授信管理機制,對于經過評價以后獲得高評價的企業,應盡量與其建立合作關系,在授信階段一定要做到科學嚴謹,確定審批流程,掌握企業真實經營情況,降低企業信用風險。
(三)聯系實際加強信用風險管理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我國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面對這一現實就要構建完善的信息機制,企業也要做到與時俱進,發揮信息化網絡傳播優勢,構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以便為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但在建設過程中一定要緊隨國家建設步伐,不僅要了解企業發展情況,還要了解企業管理者的個人情況,這也是減少風險的有效措施。最后,企業信用系統要注意公開,讓更多的人能夠使用,以便將損失降到最低。
(四)打造高素質信用風險管理隊伍要構建完善的信用風險管理隊伍,就要吸引各種類型的人才,不僅要有資金管理人才,還要有審計人才,在崗位設置上也要做到方方面面,以便為打造高素質信用風險管理隊伍奠定基礎。同時,還要通過培訓等方式實時更新管理理念,讓其具有更為先進的管理方式,真正為促進企業發展奠定基礎。并主動吸收與解決其他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經驗,區分多種信用風險,增強信用風險管理隊伍的責任意識與合作意識,主動承擔起應有責任。此外,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也要加強,尤其是財務部門與銷售部門的聯系一定要緊密,減少信用風險的存在,經常組織信用風險評估活動,全面了解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作為企業管理者還要經常在企業會議上強調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構建完善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將其融入到企業文化中,讓企業所有員工認識到信用風險管理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共同創設良好的文化氛圍與環境,提高員工的信用風險管理意識。
四、結論:
通過以上研究得知,我國很多企業都缺乏信用風險管理意識,而信用就成為衡量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企業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聯系實際情況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發展,減少不良影響。本文聯系實際情況,找出導致問題產生的主要因素,從四方面提出了建設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的措施,認為只有樹立信用意識,構建信用管理體系,強化制定建設,防范風險發生,才能促進企業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遠亮,高書麗.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小企業信用風險識別——基于北京地區信貸數據的實證研究[J].新金融,2013,01:45-49.
[2]石琳.企業應收賬款信用管理體系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3,23:110-111.
[3]劉穎.網絡環境下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3,19:76,93.
[4]潘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風險管理機制缺陷及矯正[M].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4,01:52-61.
[5]宋曉薇.中小企業內部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研究[J].財務與會計(理財版),2014,02:62-64.
[6]張益.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估[J].商,2015,45:180-181.
[7]馬瑞紅.企業信用風險分析及控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2:38-39.
作者:莊群 單位:深圳市燃氣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