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制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制度是構建網絡借貸信用體系的重要內容。由于網絡借貸的特殊性,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制度也不同于其他信用評級制度。對比較為成熟的銀行信貸信用評級制度,網絡借貸信用評級體系還很不完善。通過對比分析我國銀行信用評級制度的特點和網絡借貸信用評級的特殊性,從基本原則、法律完善、機制設計三方面提出構建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制度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網絡借貸;信用評級;規制
實現對網絡借貸的有效監管,促進網絡借貸的良性發展,構建信用體系尤為重要,而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制度是構建網絡借貸信用體系的重要內容。構建符合網絡借貸信用特點的信用評級制度,將有利于維護網絡借貸借方、貸方和網絡借貸平臺的合法權益,保障互聯網金融秩序穩定。
1我國銀行信貸信用評級制度的特點
第一,各銀行的信用評級體系制度具有較強的統一性。目前各大銀行都已建立起信貸信用管理和評級系統。依托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銀行內部評級機構對全國范圍內的授信用戶進行借貸信用評級,并且通過不斷收集用戶借貸信用數據信息,建立起本行全國范圍內統一的信用信息數據庫,從而對客戶信用狀況及風險狀況進行評估。各大銀行雖各自有內部評級機構,但都嚴格依據中國人民銀行和證監會制定的行業規章進行信用評估,這使得各大銀行的借貸信用評級體系在制度層面上得到統一,用戶能夠得到較為統一公正的信用評級結果。第二,銀行用于信貸信用評級的信息較全面充分,信用評級體系完善。資信調查是信用評級中重要的一步,銀行通常會通過收集客戶材料和實地考察來綜合判斷客戶的資信情況。依賴于銀行間的信貸信息合作共享機制,銀行在進行信用評級時所利用的個人信息記錄相對完整。此外,銀行信貸信用評級時采用實地考察等方式,能夠多方面深入收集有關借貸主體的真實的資信狀況的資料。第三,銀行信貸信用評級活動處于較為完善的監管體系之下,其信用評級結果較為客觀公正。銀行信貸信用評級受到較為嚴格的行業規章規制,還有具體的監管主體對其信用評級業務實施監督管理。信用評級行業規章涵蓋銀行信用評級活動的多個方面,主要包括信用信息數據獲取、信用評級的過程規范以及信用評級結果公正性保障等。《中國人民銀行信用評級管理指導意見》是最先出臺的行業規章之一,用于指導中國人民銀行分支行信用評級工作,規范信用評級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信貸市場信用評級活動。它確立了信用評級機構開展信用評級業務時應遵循的原則、信用評級程序等重點性問題。之后頒布的一系列監管規章不斷細化規定、完善信用評級監管體系,例如《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內部評級法律監管指引》。
2網絡借貸信用評級的特殊性及其風險分析
有別于銀行對客戶的信貸信用評級,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存在著評價結果不公正、評級信用信息零散以及信用評級過程的網絡在線性等特點及風險誘因。第一,網絡借貸信用評級中收集的信用信息零散,信用評級體系不完善,易誘發亂象。網絡借貸信用評級以網絡借貸關系主體的信用信息數據為基礎。對比銀行信貸信用評級信息的來源,網絡借貸信用評級中所利用的信用信息通常具有零散性的特點。長期以來,網絡借貸信用評級機構之間信息不互通,各自搭建信用評級系統。信用評級通常也只利用借貸主體在單個網絡借貸平臺上的交易信用信息。而網絡借貸平臺相互之間的用戶信用信息不互通,形成制度漏洞,誘使借貸主體利用漏洞實施“多頭借貸”、“詐騙借貸”等行為,而網絡借貸平臺卻難以有效識別。第二,網絡借貸信用評級過程網絡化,難以保證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干擾信用評級的準確性。銀行信用評級時對客戶進行資信調查時,直接評價人員實地走訪調查了解客戶的經營管理情況和財務狀況,取得足以證實客戶資信狀況的有關證據。與銀行信貸信用評級采用的當面或實地考察方式不同,網絡借貸的信用評級所需的數據及信息基本來源于用戶線上提交。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網絡借貸整個過程都在線上完成。這種做法有利亦有弊,一方面能夠極大地提高網絡借貸信用評級活動的便捷性、效率性,節省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用戶通過網絡渠道提交相關資料和信息,容易出現選擇性提供或者信息造假的情況,致使用于信用評級的基礎信息失真。加之網絡借貸信用評級也較少采用專業的方法來核查用戶的資料和信息的真實性,這就直接導致網絡借貸信用評級的結果喪失準確性。第三,網絡借貸信用評級結果缺乏公正性。造成以上特點的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網絡借貸信用評級不具備較為統一的評級標準。要得出真實有效的網絡借貸信用評級結果,必須以兼具科學性和統一性的評級標準為前提。但目前基本沒有關于網絡借貸信用評級方面的法律法規。其二,目前尚缺乏對網絡借貸信用評級機構的準入機制,市場上網絡借貸評級機構良莠不齊,各機構之間的專業水平不同,它們各自采用的評級標準相差甚遠,得出的評級結果也千差萬別。
3構建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制度的具體建議
3.1明確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基本原則
相比于其他領域的信用評級制度,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直接照搬其他領域的信用評級制度,所以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制度應遵循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基本原則。(1)政府調控適度原則。網絡借貸具有線上交易、無須面對面簽訂合同等特點,使得當前網絡借貸個人信用信息來源不對稱,造成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失真。這就需要政府進行調控,參與和指導網絡借貸個人信用信息平臺的建立以及網絡借貸個人信用信息和網絡借貸平臺信用信息披露與征集。同時政府參與應堅持適度原則,加強宏觀指導,減少微觀干預,不能影響信用第三方評級機構獨立公正地進行信用評級業務。(2)信用評級全網協調原則。不同于其他領域的借貸信用體系,網絡借貸信用具有很強的聯通性和交互性,網絡借貸信用信息很容易進行全網交流。網絡借貸信貸信用評級制度的構建需要充分考慮網絡借貸的信用特點,盡可能協調一致建立統一的評級體系,在合法的范圍內打通網絡借貸信用信息交流共享渠道。(3)信用評級權利不受侵犯原則。網絡借貸信用評級的所用信息是借貸個人的身份和財務狀況信息以及網絡借貸平臺資質和財務狀況信息。網絡信貸信用評級制度的構建需遵循權利不受侵犯原則,在信用評級過程中,不得侵犯與個人信用信息有關的借款人的隱私權、名譽權等權利。
3.2完善網絡借貸信用評級配套法律法規
網絡借貸領域長期缺乏相應法律法規的調整,網絡借貸信用評級相關制度的法律規范更是一片空白,這些都將不利于完善網絡借貸法律法規體系,維護網絡借貸各方的合法權益。目前,網絡借貸行業已經出臺了標志性的法律法規,簡稱“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雖然將網絡借貸逐漸納入監管,但沒有關于網絡借貸信用體系建立的具體規定。另外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信貸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規范》是我國當前最主要的信用評級行業標準,但該規范只適用于獨立的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在信貸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中的信用評級活動,并不適用于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因此網絡借貸信用評級還需制定和完善專門的法律法規。網絡借貸信用評級法律法規的完善,可以參考《信貸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規范》,制定出臺網絡借貸領域的《網絡借貸市場信用評級規范》以促進網絡借貸信用體系建設。網絡借貸信用評級的法律制度由《網絡借貸市場信用評級規范》專門規定,具體包括網絡借貸信用評級的原則、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制度的主要內容和評級規則、網絡借貸信用評級糾紛解決機制等。
3.3建立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具體機制
構建網絡借貸信用評級制度關鍵在于規范網絡借貸信用評級機構準入制度、建立規范的網絡借貸信用等級評價標準體系以及及時跟進具體監管措施。首先,規范網絡借貸信用評級機構準入制度。網絡借貸信用評級機構對于信用評級的結果至關重要,對信用評級機構資格和評級活動的規范能夠保障信用評級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在網絡借貸信用評級機制的設計過程中,應當從法律法規層面規制網絡借貸信用評級機構的準入要求,明確信用評級機構的執業資格、執業行為準則以卻能夠保證其規范經營。其次,建立網絡借貸信用等級評價標準體系。建立規范的網絡借貸信用等級評價標準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確立統一的評級方法;另一方面要制定統一的評分依據和信用等級。網絡借貸用戶的信用不能只依靠提交的材料單一評定,而應該對資料進行細致的等級劃分,還應通過用戶每次借貸的還款情況來綜合進行信用評級,提高網絡借貸用戶信用等級區分度。網絡借貸用戶信用等級評價結果應當以一定的方式存儲,提供給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查詢,在合法的范圍內允許網絡借貸機構之間交流共享。最后,及時跟進網絡借貸具體監管措施。一方面要求網絡借貸機構定期進行信息披露,網絡借貸平臺定期報告,公布平臺的運營狀況和壞賬率等,以便政府監管機構及時監測網絡貸款平臺的風險;另一方面監督信用評級機構合法有序進行信用評級,維護信用評級結果的公正性和可采性。
參考文獻
[1]路廣,鄒燕.論民間借貸信用評級及其法律規制[J].現代金融,2014,(06):23-25.
[2]李敏芳,田晨君.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國P2P網貸平臺評級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2(06):37-40.
[3]岳銘,張思敏,謝朝陽.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信用評級問題探討[J].商業時代,2014,(31):77-78.
[4]張玥.基于P2P網貸平臺下小微企業的融資風險分析[J].普洱學院學報2018,34(04):34-35.
[5]余雪揚,宋曉軍.河南省P2P網絡借貸行業發展狀況調查[J].征信,2018,36(07):79-81.
作者:付慧姝 單位:南昌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