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合格村建設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委會:
為深入貫徹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推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真正做到管理民主,按照辦發33號文件要求,切實加強農村集體財務規范化管理,有效控制村級新增不良債務,完善村級民主管理和監督機制,進一步提高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決定開展“農村集體財務規范化管理合格村”(以下簡稱“合格村”)建設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建設“合格村”活動的重大意義
加強農村集體財務規范化管理,扎實開展“合格村”建設活動,是進一步提高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水平,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全面推進“兩個率先”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村務必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建設活動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加強領導,明確工作目標,突出工作重點,建立一批“制度健全、公開規范、管理民主、群眾滿意”的農村集體財務規范化管理合格村,把財務管理是否規范合格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考核指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合格村首先必須做到財務管理規范合格,爭取在2013年有12個村達到合格標準,其中評選省級示范村2個。
二、建設“合格村”的主要標準
(一)建立科學、規范、操作性強的財務管理制度
各村要結合本村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規章制度,建立村干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民主管理和財務公開制度、貨幣資金管理制度,債權債務監管制度、集體資產臺帳制度、會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以及“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等,并且各項制度執行情況良好,群眾較為滿意。要切實加強對“一事一議”和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管理,要實行專戶專管,專款專用,嚴禁平調挪用。
(二)控制新增不良債務的措施得力、有效
建立并嚴格執行村級新增債務申報制度,村在確需借貸的情況,先列入預算,經村民代表會討論通過后,向鎮政府申報,得到批準后方可實施,嚴格控制隨意借貸舉債,控制債務規模,不得在不落實償還措施的情況下舉債興辦公益事業和墊交任何費用、超標準訂閱報刊和搞養老保險及發放報酬待遇等情況,大力壓縮非生產性開支,村級組織統一使用省級農經部門監制的內部結算憑證。
(三)建立完善的村帳鎮制度
村與鎮農經部門簽訂統一規范的協議,明確村帳鎮范圍、權利和義務。
(四)財務公開規范,符合“三個化、三個一、五規范”要求
村依法實行財務公開,并按照有關文件規定不斷提高公開質量,符合“三個化、三個一、五規范”要求,“三個化”即公開內容通俗化、重點問題專項化、檢查監督經常化,“三個一”即有一本理財記錄簿、一個公開欄和一只意見箱,“五規范”即公開的陣地、時間、程度、內容和檔案規范。同時,對村民關心的熱點問題,能及時專項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五)有健全的民主理財組織,并正常開展工作
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選舉產生民主理財小組,其成員辦事公道、群眾信任,并且具有一定政策水平和農村財會知識,一般由5至7人組成,群眾代表占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現任村干部及其直系親屬不得擔任理財小組成員,定期參加上級農經部門舉辦的業務培訓,提高理財水平,民主理財小組定期召開例會,嚴格按規定程序進行理財活動,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審核每筆票據,審核結束后,理財小組負責人應將活動內容記錄在案。
(六)村會計持證上崗,定期參加培訓和年檢
村會計任免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辦理,調整、撤換村會計事先征求鎮農經部門意見,并按規定報市農經部門備案,現任村干部的直系親屬不得擔任本村財會人員,村會計定期參加農經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學習財經法規和政策,不斷提高職業技能和道德修養,按規定取得省級農經部門頒發的會計上崗證,定期參加年檢。
(七)檔案管理規范
各村要建立會計檔案室,購置必要的會計檔案柜,并安排專人負責會計檔案管理,在會計年度終了時,及時按要求整理,并分類編號,裝訂成冊,歸檔保管,按照《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會計檔案保管和檔案調取,查閱制度。村級財務總帳和報表保管期限為長期,明細分類帳和會計憑證保管期限為10年,按規定銷毀會計檔案時嚴格執行有關程序,履行報批手續,在民主理財小組和鎮農經部門共同監督銷毀。
三、建設“合格村”的主要步驟
(一)2013年2月至3月:各村做好建設“合格村”的宣傳發動工作,營造創建活動氛圍,提高對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的認識。
(二)2013年4月至9月:各村認真對照“合格村”標準,進行深入的調查摸底,查找薄弱環節,明確“合格村”建設的重點,規范財務管理工作。
(三)2013年10月至11月,各村對照建設標準,認真組織自查。在村自查的基礎上,鎮農經部門組織檢查。
四、建設活動的相關要求
鎮農服中心要高度重視,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把建設“合格村”工作作為建設社會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之一,要建立機構,健全機構,制定計劃,細化措施,明確責任,落實經費,確保建設活動的順利開展,鎮紀檢、財政、審計、民政等部門要密切配合,確保建設活動正常有序開展,各村要擴大“合格村”創建成果,全面推行組帳村管和組級財務民主公開制度,維護農村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