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工增雨工程建造工作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蟬房鄉、劉石崗鄉、綦村鎮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
人工增雨工程建設已列入市水生態修復及百泉復涌工程中的一項重點工作,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市水生態修復及百泉復涌工程之人工增雨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文件要求,為加快我市人工增雨工程建設步伐,確保五月份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六月一日實現人工增雨作業的目標,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抓好火箭增雨作業點的選址和建設工作
按照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人工增雨標準化作業點建設規范》要求,我市需在蟬房鄉的花木村、劉石崗鄉的小渡口村、綦村鎮的黑垴村建3個火箭增雨固定作業點,具體要求如下:
(一)氣象站選址要求周圍空曠無高層建筑物和樹木。
(二)作業點要建起圍墻,成為獨立場地,占地1.5畝左右,建設原則按照“兩室兩庫一平臺”(工作人員值班室、休息室,增雨火箭庫、彈藥庫,增雨作業平臺)建設,兩室兩庫面積共計36平方米左右,磚混結構;庫房和平臺間有水泥路面連接。院內路面要水泥硬化,空地要綠化。
(三)每個固定作業點要安裝照明用電,并配備無線上網設備用于接收云圖和雷達信息。
(四)值班室、休息室、火箭庫、彈藥庫要安裝防盜系統。
(五)作業基地內要安裝自動氣象站,用于作業監測、效果評估。
要加強增雨作業領導機構及隊伍的建設
市政府成立由主管副市長任組長、政府辦副主任和氣象局局長為副組長的“百泉復涌人工增雨工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氣象局,負責我市的增雨作業及作業人員的日常管理,辦公室主任由氣象局主管副局長擔任,辦公室成員為蟬房鄉、劉石崗鄉、綦村鎮等三個鄉鎮的主管副職以及花木村、小渡口村、黑垴村等三個村的村支書或村主任。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的要求,有關鄉鎮要負責在花木村、小渡口村、黑垴村等三個村各選拔3名作業人員,其中村支書或村主任為負責人,主要負責作業召集、指揮,設備看管,作業情況上報等工作。以上人員年齡要求在25-50歲之間,在4月25日之前,由相關鄉鎮把人員名單上報市氣象局,在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的組織下進行業務培訓,作業人員的日常管理由市氣象局負責。
明確任務分工
有關鄉鎮負責人工增雨標準化作業點選址和工程建設;氣象局負責人工增雨標準化作業點規劃設計、編制工程預算,負責督促、指導鄉鎮按規劃要求施工建設,負責組織作業點日常管理和人工增雨作業人員培訓;財政部門按照市文件要求落實所需資金。
時間要求
按市文件要求,五月二十日前要全部完成作業點工程建設和設備安裝調試,六月一日開始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