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世界地球日簡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于美國。1969年,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一在全國
各校園內舉辦有關環境問題的講習會。當時25歲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
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
,并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熱烈支持。為錯開期末考試,尼爾森提議以次年的4月22
日作為“地球日”在全美開展環保活動。
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動聲勢浩大,美國各地約2000萬人參加,被譽為二戰以
來美國規模最大的社會活動。美國國會當天被迫休會,大部分議員也只好去參加各
項活動和集會。紐約市長分別下令繁華的曼哈頓第五打道不得行駛任何車輛,任由
數十萬群眾在這里集會,呼吁人們創造一個清潔、簡單、和平的生活環境。這次活
動標志著美國環保運動的崛起,并促使美國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環境污染的措施。
但是,美國的環保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與此同時,環境污染問題趨于國際化。由于工業發展失調和人口膨脹等因素,人類
面臨著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地球生態危機。如大氣層臭氧減少、全球氣溫升高、
熱帶雨林聚減,海洋污染等。這些問題需要各國共同行動起來加以解決。因此,
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又組織一次大型活動。共有140多個國家的兩億多人同時在
各地舉行了多種多樣的紀念活動。這次行動把重點故在了全球整體環境的改善上。
它使人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地球環境質量的急劇下降成為直接威脅人類生存的世
界性問題。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
日”。
今年是第36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國際主題是“水和氣”。
中國國土資源部每年組織活動紀念和宣傳“世界地球日”并確定相關的宣傳主題,
今年確定的“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是:“善待地球——科學發展,構建和諧”。
“世界地球日”之父——丹尼斯·海斯簡介
丹尼斯·海斯先生是首次地球日的組織者。人們習慣把在1970年發起的這次地球日
活動視為美國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他于1990年組織了第一次“世界地球日”活動
,有141個國家的2億群眾參加了這次全球范圍的慶祝活動。現在海斯先生帶領的
“地球日網絡”正在為世界性的2000年地球日活動進行籌備。
海斯先生還身兼布利特(Bullitt)基金會的主席和執行總監,以及能源基金會
(EnergyFoundation)的主席團主席。總部位于西雅圖的布利特基金會是致力于西
北地區環境保護和改善的慈善機構。能源基金會則是致力于與麥克阿瑟
(MacArthur)、匹尤(Pew)、帕卡德(Packard)、洛克菲勒(Rockefeller)和Joyce
MertzGilmore基金會合作,共同提高美國和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可更新能源
的開發。
在卡特總統執政期間,海斯先生曾任國家可更新能源實驗室(NationalRenewable
EnergyLaboratory)的主任。他還曾在斯坦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擔任了
6年的工程學副教授,在斯密森南研究院(SmithsonianInstitution)的武卓威爾森
國際專家中心(WoodrowWilsonInternationalCenterforScholars)擔任了兩年
的訪問學者,并在世界觀察學會(WorldwatchInstitute)擔任了5年的高級職員。
海斯先生畢業于斯坦福法律學院(StanfordLawSchool),他的關于太陽能的著作
《希望的光芒》(RaysofHope)被翻譯成了六國文字。
海斯先生曾經榮獲SierraClub、聯邦野生動物協會(NationalWildlife
Federation)、美國慈善協會(HumaneSocietyoftheU.S.)、美國太陽能協會
(theAmericanSolarEnergySociety)、遠離戰爭組織(BeyondWar)、和
InterfaithCenterforCorporateResponsibility的最高榮譽獎項。他榮獲了
1978年度,35歲以下杰弗遜最佳社會服務獎(JeffersonMedalforthe
GreatestPublicService)。海斯先生被形象雜志(LookMagazine)評為20世紀100個最據影響力的美國人之一
,并被國家奧杜邦協會(NationalAudubonSociety)評為100個最杰出的環保人士
之一。最近,時代周刊(TimeMagazine)將他提名為100個“地球英雄”之一。
海斯先生還曾被ABC新聞中的“每周新聞人物”和紐約時代(NewYorkTimes)的“
今日新聞人物”報道過。
--
★清華大學馬拉松愛好者協會★第八周活動
1、周
二、
四、六訓練(參見runninglife版置底文章)
2、繼續招新(給TMA發信報名)
3、關注馬杯比賽,挖掘新人
4、會刊、網站、晚間跑步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