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我校在校企結合之路上不斷探索、實踐,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學校始終把“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質量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總方針,積極倡導“管導結合,以導為主”的德育工作理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推進班級文化建設,引入企業優秀文化,學習企業先進管理模式,靠攏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借助富有未來職業指向性的物態文化,移用富有精神暗示與行為引導作用的企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讓學生置身于無聲的準職業人的環境暗示中,使學生的為人處世和行為習慣不斷受到來自企業的正能量文化的熏陶漸染,進而使學生漸漸形成未來職場所需的做事處世習慣。在校企文化建設的實踐中,經貿教學部摸索前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一、探明了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方法路徑中職班級精神文化建設———打造“準職業人”未來素質與技能
由于班級精神文化呈隱性、群體性和動態性的特點,因而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實經過深入探究后,不難發現,它就是指班級全體成員理想文化,即對達成未來追求目標過程中的意志品質普遍達成的共識。相較制度文化和活動文化的顯性易懂,精神文化確實呈現得比較復雜,這就使得教師們普遍視建設班級精神文化為畏途。中職班級的精神文化帶有鮮明的“職業性”特點,中職教育的目標就是為了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準職業人”,讓中職生在校不長的時間里,擁有“職業人”所需的素質與技能,這是中職班級文化的“靈魂”。班主任可以從兩條途徑著手去引導形成班級精神文化:一是通過尋找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勞動中的亮點,從中發現其蘊含的“職業人”所需的素質與技能,自下而上總結;二是借助行業優秀人物,通過榜樣學習,自上而下演繹。“借助活動平臺,讓集體亮點閃光”是我們經貿教學部優秀班主任建設班級精神文化的一個可靠切入點。具體做法是:班主任借助開學初熟悉新環境、軍訓和行為養成教育等活動平臺,觀察、了解學生,深入分析本班學情,找出班級成員在學習、生活、相處和活動中蘊含的做事做人中的亮點,然后做兩個排序,一是亮點量化排序,二是亮點與未來從事職業素養關系密切度排序。選擇排序最優的亮點后,以此亮點為出發點,以學生的做事、為人和道德追求目標為終點,探究出最為有效的通往終點目標所需的態度、精神、意志、行為等要求,將這些要求用充滿鼓動性的、精煉優美的、朗朗上口的語言或精美的圖片呈現到班級公約、祝福語、心愿條、班刊班報、黑板報、學習園地、讀書角等物態文化載體中。至此,班級的精神文化就建成了。它是一種動態文化,會隨著班情和學生的學業不斷發展,但始終昂揚著向上的主旋律。這種把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和班級學生的精神訴求融為一體班級精神文化,能給置身其中的每一個學生注入無限的精神力量,將影響、支配著學生的行為,陶冶著學生的情操,以最終達成學校的育人目標。
二、明晰了班級制度文化建設的核心要領開展班級制度文化建設———提前擁有合格員工的素質建設
班級制度文化是為了約束和監督班級成員的行為,它將為本班學生提供一個具體可感的法制環境和行動指南,使學生能在一定的準則規范下,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學會照章辦事,承擔一個班級成員應盡的職責和義務。遵守法律法規,奉行規章制度,是成為一個好公民和好員工的必備素質。中職班級制度文化建設要呈現于學校規章制度里,如學生守則、班級公約、宿舍公約、操作規程等,使之成為中職生身邊最具體可感的法制環境。法制的性質特征是“認同”和“遵守”,養成對身邊制度文化的“認同”和“遵守”習慣,讓畢業生盡快融入社會與企業。我們的學生大多在本省、本地區就業,“認同”和“適應”本省、本地區的行業企業文化,是企業對員工的最基本要求。我們經貿教學部在建設班級文化過程中,認真研究福建目前的企業行業文化特點,從中找出其規律的東西,并讓它們呈現于標語、板報、圖片物態文化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中,無聲地引導學生去認識、理解和遵從,新生入學軍訓、行為禮儀、法治教育、專業介紹、組織學習學生守則并結業考試;日常半軍事化封閉管理制度,都是為了讓學生樹立嚴格執行制度規章的理念。福建民營經濟占據了地方經濟四分之三以上的份額,民營經濟實體企業文化大多欠缺,很多企業實施的其實就是老板文化、血緣文化、鄉緣文化,這些特點決定了聽話、服從的員工更受歡迎,更能贏得發展機會。
三、提升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開展班級行為文化建設———提升中職生養成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我們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可以說,教育就是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被應試教育制度淘汰到中職校學生們,基本上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也不太好。班主任通過帶領本班學生開展班級行為文化建設活動,通過日常行為規范化、人際交往禮儀化、公共場所禮節化、實習操作制度化、理論學習互助化等措施,優化本班生活、學習和人際環境,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歸宿感。我們推行的學生自我管理班級和自我管理宿舍制度,正是在班級行為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產生的,這一創新學生管理模式,如今已成為學生管理的一大亮點,且已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管理制度與措施。這種管理模式使班主任的工作方式由管變導、將綁化疏,師生關系因此更加和諧,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大大增強,“班級管理、人人有責”的觀念深入人心,班級管理走上良性循環軌道,班主任的工作負擔減輕了,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
四、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開展班級活動文化建設———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我們始終堅持“活動育人”的方針,積極開展以班級為參賽單位的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根據班級參賽的組織、參與和結果評獎,評獎結果將成為班級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此舉調動了班主任和學生的積極性,推動了班級活動文化建設的蓬勃開展。學校設計學生活動項目時,充分融技能性、知識性、團體性、趣味性和個性為一體,借開展活動對學生的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和行為習慣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為了提高個人素質,也在活動中取得好成績,各班都成立了各式興趣小組;同學們紛紛加入各類社團,參加青年志愿者活動。每學期一次技能節,設置了合唱比賽、文藝匯演、演講、會計書寫、營銷演練、模擬企業經營沙盤比賽、計算機動漫設計、手抄報、電算會計、軟硬筆書法等項目,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藝術靈性;每年一次運動會,是一次對既合作又競賽的企業文化的提前體驗;青年志愿者協會、記者協會、青春文學社、英語角、學生自我服務中心給各類學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平臺。我們經貿教學部通過學校平臺促進班級文化建設,使之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效應。
五、提高了班主任的育人水平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推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班主任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策劃者、倡導者和組織者,他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將決定班級文化建設的方向;他的做人做事風格,將影響帶動班級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中職學校要盡量選擇“雙師型”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方能更好地把企業文化融入到育人過程中去。
目前,我們經貿教學部班主任隊伍的“雙師型”教師已高占87%,“雙師型”教師當班主任,為建設富有未來職業指向性的班級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當然我們除了不定期地邀請優秀的企業管理人士來校給班主任和學生宣講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外,還每兩周組織一次班主任培訓,專門聘請職教行業專家或校內外優秀班主任,傳授最新職教育人理念,介紹優秀職校班級文化案例;每周一次科室班主任例會,組織團隊學習,進行優質德育課評選,開展文明班級與文明宿舍評比活動,開展班標、舍標、班訓設計和班刊班報黑板報評比等活動,引導班主任拓寬視野,提高班級文化建設水平。班級文化是一個不斷建設、反思、提高的整體工程,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更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
作者:陳愛華 單位:福建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