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傳統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教學生用英語詞匯表達中國文化
詞匯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容,文化的形成離不開詞匯這一載體,同樣,詞匯在英語的基本組成單位中也占有一席之位。教師在教學生學習詞匯過程中,可以教學生用英語來表達與之相關的文化知識。比如學生對《hoppot》這堂課興趣濃厚,是由于他們首次用英語來表達“鍋底”(stock)、“配料”(ingredients)等與吃火鍋相關的詞匯和句子。筆者在教學生們學習這一課時,首先與學生們就吃火鍋的原因、環境、各種各樣的配菜以及哪些同學喜歡吃火鍋進行了回憶;然后筆者將自己為什么喜歡吃火鍋和吃火鍋時的感受穿插于課文中;我們在將火鍋這一中國特有美食介紹給世界各國的人們進行了解和品嘗,同時也需要讓他們了解中國。在學習刀叉(forkandknife)這一詞匯時,筆者將有著中國特色的飲食工具筷子(chopsticks)介紹給大家,與此同時又介紹了東西方在飲食方面的差異,例如,牛奶、面包和雞蛋是大多數西方人的早餐,而在中國,早餐則是包子、豆漿和稀飯。教師將中國的具體實際穿插于英語語言教學過程中,有利于中國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的傳播。
2、課堂測試中加入文化內容
課堂測試、每學期期末考試、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都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形式。不管是每學期的期末考試還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都側重于聽、說、讀、寫,而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內容的測試微乎其微。所以很多教師和學生對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內容熟視無睹,錯誤地認為學英語就是學語言。所以,將傳統文化內容融入英語課堂測試中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一般而言,課堂測試包括口頭稱述和遞交作文兩種形式。就拿“confucianism”這一中國文化現象來說,既可以讓學生口頭用英語闡釋,也可以讓學生以書面形式解釋。當然,課堂測試不易過難,不管是句子、單詞的口頭解釋,還是書面詮釋都是行之有效的。同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敢于直抒己見,不拘泥于課本,不照抄照搬。一旦這樣,學生就會勇于發表意見,敢于提出問題。
3、積極廣泛地進行課外閱讀
讀者在閱讀時不但能夠獲取自己所需知識,開闊視野,還能夠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和自身修養。無論學習哪種語言都離不開大量閱讀和詞匯的積累,只有閱讀才能將真實的語境和地道的語料提供給學習者。課時少、信息量狹窄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基于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大量閱讀,同時向學生們傳授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如尋讀、略讀和跳讀等,并將具有中國傳統風俗習慣和文化特色的如《中國文化概況》和《吾國吾民》等英文文學作品推薦給學生,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們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愛國情懷,還有助于英語語言的學習。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就所讀內容寫出讀后感,并讓學生學會批判性閱讀,即在閱讀的同時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內容和文化內涵。
4、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大學英語課時和教學內容是有限制的,在英語課堂中不可能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面面俱到,所以課外活動就顯得彌足珍貴。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觀看英文電影、收看CCTV-9臺英語節目、舉辦選修課講座或英語演講競賽活動來學習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或要求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來評述某一中國文化特色。舉辦這些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課外活動,不僅有助于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西方文化的理解,還有助于啟發學生智慧,使他們的思辨能力提升,樹立文化平等意識,能更好地在中國傳統美德與西方文明之間的文化交流中架起一座橋梁。
作者:錢亮單位:長安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