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的價值與途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影響深遠,茶葉的種植、茶葉的飲用都起源于中國,而后由中國傳播到世界各地。中國深厚的茶文化底蘊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資源,在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是推動高校教育質量提升,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從實踐效果來看,高校茶文化教育的開展體現出良好的效果,催生了高校教育“茶文化熱”的出現,但客觀來看,高校所開展的茶文化教育中對茶文化的挖掘仍然不夠,更沒有充分實現茶文化和時代精神的結合。基于此,本文對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的價值和途徑進行了簡單分析,希望對高校相關的茶文化教育有所啟示。
關鍵詞:高校;茶文化教育;價值;途徑
高校教育是新時期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徑。基于茶文化的深刻內涵,將茶文化良好融合到高校教育當中,可以顯著提升高校素質教育的實施水平,推動大學生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和健全的人生觀。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茶文化就是其中極富魅力的一支。中國茶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維,吸收了中國本土儒釋道文化的精髓,擁有極強的文化感召力。在新時期的高校教育中,茶文化教育的開展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和有效的突破口。茶文化教育在幫助學生了解茶文化內涵、掌握茶文化本質的過程中,也將深刻地以中華文化魅力感染學生,讓學生形成對于中華文化的認知,形成中國人應有的作為禮儀之邦一員的價值認同。科學認識高校茶文化教育的價值,有效拓展高校茶文化教育的開展途徑,將進一步實現高校茶文化教育乃至高校素質教育效果的提升。
1中國茶文化概述
茶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繁盛于中國,中國茶文化正是在茶葉大規模推廣的基礎上出現的。時至今日,中國茶文化已經歷經了千余年的發展,其內涵之深刻、意蘊之豐富遠非我們日常看到的那樣。在不同的朝代,茶文化都有其鮮明的特征,唐朝時茶文化開始興盛,宋朝時茶文化達到鼎盛,元朝沖泡散茶的風氣開始興起,明朝人們轉而開始欣賞茶具的文化之美,清朝的茶文化開始接近現代茶文化的形態,也變得更加平民化、具體化。中國茶文化以茶道精神為核心,茶道精神可以簡練地概括為“和”、“靜”、“怡”、“真”四個字,其在發展過程中充分吸收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的精髓,形成了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內涵,彰顯出強烈的中華文化之美。中國茶文化對世界范圍內其他國家的茶文化都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在中國茶文化的影響下,世界各國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內涵,構筑出目前世界范圍內茶文化多種多樣的格局。
2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的價值分析
基于茶文化所具有的深刻內涵以及給人帶來的哲學啟迪,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突出價值,不僅有利于高校素質教育的推進,有利于大學生個人的健康發展,而且營造了良好的高校教學氛圍,緩和了師生緊張的關系。在此,結合實踐經驗將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的價值分析如下。
2.1推動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
中國茶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而茶文化教育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茶文化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突出代表。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所尋求的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一種“點突破”,而這一點是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極具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實踐充分證明,高校茶文化教育的深入開展,可以讓學生更加近距離、更加深入地接觸中國傳統文化,更加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深意及其魅力所在,更加能夠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對于當代中國建設所能夠提供的文化動力。以良好的茶文化教育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將可以幫助當代大學生建立更加深刻的文化認同感、文化使命感,從而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的繼續良好傳承和不斷創新。
2.2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被譽為禮儀之邦,優秀的民族道德品質一直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鮮明標簽。中國茶文化當中,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品質,包括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禪茶一味等等,可以說,中國茶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品質的一個集中體現和精煉概括。在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茶文化當中所蘊含的深刻的道德品質觀念也將對大學生形成強烈影響,在此基礎上,茶文化中尊崇、提倡的道德品質將滲入大學生的思想當中,融入到大學生的價值觀當中,從而促進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這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個人長遠發展來說是價值連城的。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在潛移默化當中實現了以德育人、以禮待人的目的,在茶文化塑造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氛圍中,大學生個人的道德品質將受到滋養。
2.3提升環保教育的開展效果
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當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開始受到社會范圍內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高校對于環保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開始逐漸提升,相關的環保教育選修課程大量出現,為學生接受環保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茶文化教育在高校的開展,將從側面提升高校環保教育的開展效果。茶本身來源于自然,帶有濃厚的自然氣息,而茶文化中也包含了回歸自然、敬畏自然的道家哲學理念。基于此,茶文化教育的開展,將良好地向學生傳遞生態理念、自然理念、綠色理念,幫助學生在了解茶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環保意識,投入到環境保護當中。高校茶文化教育的開展,其效果不僅僅體現在道德品質、文化理念層面,也體現在環保教育層面,這是茶文化本身的內涵所決定的,也必將有力地推動高校環保教育效果的提升。
3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的途徑探討
高校擁有著最為豐富的的教學資源,在教育領域具有強大的優勢。依托高校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科學開展高校茶文化教育,將有效推動大學生形成健康、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實現大學生個人的順利成長、成才。在此,將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的科學途徑分析如下。
3.1構建完善的茶文化教育課程體系
高校教育當中,一門課程的順利開設離不開完善的課程體系的支撐,對于高校茶文化教育來說同樣如此。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構建一套完善的、與高校教學現狀緊密結合的、與學生個人發展息息相關的茶文化教育課程體系。在構建完善的茶文化教育課程體系的過程中,一是要制定明確的茶文化教育目標,既要包括總體的教學目標,也要包括學年教學目標、學期教學目標等階段性的教學目標,從而以良好的目標導向引導茶文化教育高效開展;二是要制定設置合理的茶文化課程內容,從茶文化基本內涵出發,結合大學生的認知特點,將茶文化由簡入繁、由淺入深地植入到茶文化課程當中,幫助學生通過茶文化課程的學習,逐步、有效、深入地掌握茶文化的內涵及其精髓,形成對于茶文化的良好宏觀把握和準確細致理解;三是選定或者制定規范的茶文化教學教材,高校可以結合自身的辦學實力,從已經存在的茶文化教材中選擇合適的作為自身茶文化課程的教材,也可以根據自身對于茶文化的理解以及茶文化教育的客觀需求,制定規范的茶文化教材,使得茶文化教學的內容以規范的體式明確下來。
3.2深入挖掘茶文化在當代的內涵價值
茶文化經歷了千余年的發展,所形成的內涵和底蘊之深厚自然不言而喻。但在現代社會多元化的思潮的沖擊之下,如何通過深入挖掘和適當拓展使中國傳統茶文化教育在當代高校教育中贏得更多的關注,成為了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一直以來,中國茶文化教育的開展都存在創新性差、時代感不足的問題,這嚴重限制了茶文化影響力的提升,也導致茶文化對于現代人的思想觀念的引導力下降。高校在開展茶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必須通過良好挖掘茶文化的內涵和有效拓展茶文化外延的方式,將茶文化和時代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將茶文化和社會建設良好結合起來,充分彰顯出茶文化在新時期的時代感、感召力。茶文化屬于精神文化范疇,其文化內涵和呈現方式是否能夠贏得現代人的關注,決定了其生命力、發展潛力的高低。高校在開展茶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應當緊密把握茶文化的基本脈絡,在此基礎上將茶文化適時地轉為一種和現代人生活緊密相關的、對現代人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的文化內容,通過深入挖掘茶文化在當代的內涵價值,實現高校茶文化教育效果的顯著提升。
3.3開展多種形式的茶文化活動
在高校茶文化教育過程中,一味采取課堂授課的方式進行,未免過于死板,較為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而開展多種形式的茶文化活動,將非常有助于茶文化教育吸引力的提升,使得學生在積極參與茶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實現對茶文化的良好理解,形成對茶文化的有效認同。為了提升茶文化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高校可以借鑒其他活動的開展方式和組織形式,通過茶文化活動的開展將茶文化教育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呈現出來。例如,可以舉辦師生共同參與的茶道活動,讓學生在茶道活動中感受原汁原味的茶文化內涵,近距離接觸原本的茶文化體貌;也可以舉辦茶文化主題的知識競賽或者體育活動,讓參賽隊伍各自用一種茶葉名稱命名,在比賽過程中融入茶文化的相關內容,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形成茶文化感染;還可以打造茶文化主題的校園報刊,在其中同時刊登茶文化內容、茶文化新聞和社會熱點資訊,讓學生在閱讀報刊的過程中學習茶文化、感悟茶文化。總之,茶文化活動的開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高校可以在茶文化活動的開展方面大力創新,從而通過形式多樣、吸引力強的茶文化活動,推動茶文化教育取得應有的效果。
3.4打造高校茶文化教育特色品牌
在現代社會,品牌的力量、品牌的價值越來越展現出巨大的魅力,對人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高校教育領域,特色教育品牌的打造也越來越受到高校管理工作者的重視。特色教育品牌的打造,其影響力是無形的,同時也是持久而巨大的。高校在開展茶文化教育的過程中,也應當從日常教育工作的點點滴滴做起,堅持良好的品牌意識,逐步構建出自身特色鮮明的茶文化教育品牌,以品牌影響力推動茶文化教育的發展,以品牌認同感提升茶文化教育的效果。打造高校茶文化教育特色品牌,一方面要結合高校茶文化教育實際和高校所處的地域的茶文化底蘊,形成鮮明的高校茶文化教育特色,并在高校茶文化教育當中對自身的茶文化教育特色進行良好渲染和重點呈現,使校內學生對高校的茶文化教育特色產生心理認同。另一方面,要通過多種信息媒介渠道,對高校的茶文化教育特色進行廣泛宣傳,使高校的茶文化教育特色被更多的校內外的人所熟知,逐漸在社會范圍形成一種廣泛的認同,初步形成高校茶文化教育的特色品牌。除此之外,還應當做好高校茶文化教育特色品牌的維護,真正使茶文化教育展現出鮮明特色,避免空談口號式的宣傳。
4結語
茶是一種飲品,但其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卻積淀了太多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內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茶文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突出代表和集中體現。中國茶文化的內涵、底蘊、呈現形式和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并在新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彰顯出更強的文化魅力和文化感召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借助中國茶文化的內涵和底蘊,深入開展高校茶文化教育,將是推動高校教育質量提升、促進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重要策略。高校管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應當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在良好把握茶文化的內涵的基礎上,有效開展系統化的、規范化的茶文化教育,以茶文化教育的良好開展,為高校的發展、學生的成長插上強有力的翅膀。
參考文獻
[1]朱海燕,蕭力爭,劉仲華等.高校茶文化教學現狀及茶文化素質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學論壇,2012(23):154-156.
[2]周亞軍.學校茶文化教育的現狀及實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
[3]金思陽.淺談中國茶文化教育[J].文學教育(上),2016(1):149-151.
[4]楊華.傳統文化傳承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實踐研究———以《中國茶文化》課程為例[J].美育學刊,2016(5):38-42.
[5]雷洋.淺談我國大學教育中的“茶文化熱”[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10(1):147-148.
作者:張雅晶 單位: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