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統工藝美術的現代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由以農業倫理和生產、生活方式為主的傳統鄉村社會向大工業、密集服務業為主的現代都市的演變正在中國的鄉村大規模流行開來。城市化進程中,鄉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以及城市中心人口向城市周圍鄉村的流動的現實,使人們切實地體驗到具有現代性的以城市流行文化等方式為主的藝術感受方式。此外,網絡信息與大眾傳播媒介如電視等在城市和鄉村生活中的深入,已經成為一種話語方式存在在人們的思維與藝術接受方式中。赫哲族的工藝美術樣式以及赫哲族的其它藝術樣式在這種轉變中不是獲得新生進行一種新的話語方式的轉變,就是化成為漫長歷史中的死亡樣本。而且,任何一種古老的文化與藝術樣式其本身都具有頑強的與當下結合的再生能力與生長性。再次,在我國文化大發展的社會歷史背景下,任何一種民族的、古老的、閃耀著誘人光彩的古老文化都面臨一個發展的機遇。這種機遇既包含城市化帶來的沖擊所引起的思維轉換、感受方式的轉換、表達方式的轉換;也包含城市化所帶來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觀看角度、傳播手段等新的變化;同時城市文化當中的流行因素不可避免地影響著作為觀者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一代和更年輕的兒童少年的觀看方式和思維習慣。而受眾特征的變化是任何一種藝術樣式和創作者們不能回避地要思考的問題。
二、對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現代性開發與保持的可能性
(一)赫哲族傳統藝術進行現代性開發的思想基礎赫哲族的傳統藝術具有超國界的特色,特別是地域廣闊、歷史悠久的薩滿教傳統。現在的研究者對薩滿教的廣義定義是“從東、西白令海峽,西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及北美、澳大利亞、北極愛斯基摩人在內的所有的原始巫術都包括在薩滿教范圍之內。”共同的原始宗教行為是建立在相通的原始思維基礎上的,比如說萬物有靈與多神的信仰以及巫術的形式。雖然不同地域的薩滿教其信仰的神名不同,但其恢弘的人神交感、萬物有靈的思維方式是一致的,這種一致也會以原型的方式存在在各個民族中。傳統圖案的象征性、寓意性明顯:比如氏族樹圖案中的鳥代表靈魂等,這種對靈魂不死、善惡分明、敬畏自然、和諧共處、英勇無畏等的追求與現代藝術中的主題不謀而合。特別是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在材料(樺樹皮、魚皮、獸皮、植物染料等)選擇、藝術精神(敬畏自然)、工藝(骨質工具壓印、縫綴)使用方面所體現出的環保因素,人與自然關系中的和諧與敬畏之間的關系,都是當下消費者以及商品生產者所認同的理念。
(二)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現代性開發的形式基礎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的構成方式與現代設計當中的構成方式不謀而合。以圖案為例,其傳統圖案包括植物紋、動物紋、幾何紋以及宗教圖案等,其平面構成的方式與現代設計的圖案構成方式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例如,幾何紋是屬于世界性范圍內共有的概括方式。從動物紋來看:現代設計講究對形態特征、動態特征以及神態特征的共同把握;傳統赫哲族圖案的動物紋在構型上特別強調形態特征,動態特征有所涉及,而神態特征把握不夠,但是其在形態歸納上的高度概括和隨心隨性的自由發揮則可以補足這種不足。赫哲族的動物紋中有些紋樣被概括成剪影,比如說鹿只有兩條腿等,這樣的紋樣在保存其本質形態特征的基礎上,添加了規整、繁復的裝飾,就變成了精美的現代圖案。在現代設計中所使用的點、線、面等表現形式以及綜合表現技法在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中都有所蘊含,而圖案變化當中的簡化、組合、夸張、寓意、象征等手法更是無處不在,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的現代性整理并不違背其藝術精神和造型手法,而是一種發揚光大。而現代在對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的研究過程中,其具體圖案的寓意與象征的整理與解釋并不全面。對一項古老藝術的保持與開發要在準確理解其藝術思想與藝術手法的基礎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在審美觀念中的天然、自由、和諧的理念,敬畏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考,對靈魂、力量等精神化的思考是我們認識其造型方式以及造型手段的出發點。我們只有回到赫哲族傳統藝術的恢弘的話語系統中才能深刻領會到本質精髓,也才能找到其與現代性結合的最佳結點。
三、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現代性開發的途徑
在讀圖成為主要文化接受方式之一的今天,赫哲族傳統藝術獨特的、魔幻的特點、材料使用方面的突出特色以及造型觀念的天真自由,都暗合著現代性的節拍,呼喚著我們回頭與其共舞,我們所要做的只是準備好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虛心地走入這一文化語境。
(一)尋找綜合性的途徑所謂綜合性,第一是把赫哲族工藝美術放在赫哲族整體藝術系統中來看待。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圖像資料,在記錄赫哲族民族歷史的“伊瑪堪”同樣保留了豐富而珍貴的美術資料,比如赫哲族最長的伊瑪堪《希爾達路莫日根》(葛德勝演唱)中,女薩滿把一黑一白兩個樺皮人兒掛在兩個樹杈上,在戰斗中代表黑斤妖魔的黑樺皮人兒冒出黑紅色的血,把黑樺皮人兒踹進火堆,火堆里藍光四射,冒出濃濃的黑煙,發出鬼哭狼嚎的叫聲。這段敘述中既有制作人偶的材料樺樹皮、樺皮人染色這種工藝手法,也帶有儀式化的色彩。這種類似的記載在赫哲族伊瑪堪當中非常豐富,是研究赫哲族工藝美術的豐富的旁證資料。這種充滿了舞臺性、表演性、動作性、傳奇性以及魔幻意識的場景已經進行了美術、戲劇與文學的綜合。我們只是需要一種以視覺為主的綜合開發方式,從而使其能夠在現代性這一點上獲得更多的觀眾。此外的綜合包括與其它民族藝術樣式、世界范圍內流行藝術樣式、現代的商業文化以及地方文化建設等多個維度的立體交叉。
(二)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與流行文化的結合流行文化具有跨時空、跨民族、跨國界的特點,其以壓倒一切的流行性、形式更勝于內容的特點等,成為古老而傳統的赫哲族美術消解傳統性、民間性與現代性之間的隔斷的最好手段。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的保持與現代性開發就是要進入更多的現代人的視野,以成為他們習見的、頻繁的視覺接受方式。這種轉換除了和其出現的頻繁度有關之外,跟普通觀眾的切近性也有著密切的聯系,而要達到這種切近性,流行文化的視覺方式就是一個最佳突破口。以上是我們對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的現代性開發的思考,作為一種古老而獨特的藝術,受眾觀念的變化、現代視覺思維的演變以及當下流行元素的影響很深。任何一種藝術樣式都有順應歷史、結合潮流發展的基因,也都不甘于成為文化化石。而赫哲族美術在保持其傳統優勢基礎上,與創新、新潮的思維方式以及跨民族、跨國界、跨時空的潮流樣式進行了充分的融合,從而保證了其現代化的特征。
作者:郭杰楊子勛單位: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