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閱讀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導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中職英語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之一。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學生閱讀時不僅要理解文章字面的意思,掌握字、詞、句、語法等基礎語言知識,更要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知識,這樣才能真正掌握閱讀精髓。同時,以角色扮演法、對比法等輔助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
中職;英語;閱讀;教學;跨文化;交際
中職英語閱讀地位非常重要。傳統的閱讀教學教師只重視語音、詞匯、語法知識等基礎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忽略文化背景知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導入和培養,這使得教學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效果大減。美國社會學家G•R•Tucker和W•E•Lam-bert曾指出:“幫助學生在學習語言時提高對文化的敏感性,可以利用他們發自內心想了解其他民族的興趣和動力,從而提高學習該民族的語言基礎。”因此,要注重中職生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和跨文化交際的培養,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使用能力。
一、跨文化交際的概念
1.閱讀教學與文化的關系學習語言應該同時發展兩種能力:語言能力和社會能力,即文化能力。可見,語言與文化之間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閱讀要求讀者不僅能夠理解文章中語言符號所代表的意思,更要通過對背景知識的了解和認知與作者有思想上和心理上的交流,從而充分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達到交際目的。中西方在思維模式、宗教信仰等文化領域存在不同,造成了語言上的種種差異。我們只有通過學習對方的社會文化才能深入了解其語言內涵。因此,教師在教授閱讀的同時要融入文化教學,使學生讀懂文章的同時學到相關的文化知識。
2.跨文化交際“跨文化交際”指的是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相互交際。最早提出“交際能力”概念的是美國社會語言學家DellHymes,他認為“交際能力”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學習者會根據話題、語境、文化背景、場合等因素恰當地使用語言,不僅包括語言符號,還包括怎樣恰當地使用語言符號。
二、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意義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緊密相連,不可分割。要真正掌握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產生這種語言的特定社會文化背景,否則就沒有真正掌握這種語言。語言詞匯、句子結構、話語結構、篇章結構等語言基礎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習慣。理解文章作為語言文字的一種書面表現形式,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地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內容。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如果不了解相應的英語國家文化,要徹底理解文章內涵是不可能的。只有深入細致地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背景文化,才能正確理解、掌握和使用這一語言,從而正確理解閱讀文章,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如果教師能夠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注重跨文化交際知識的導入,克服“重語言輕文化”的傾向,往往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運用
1.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明確要求,有的放矢現有教材的內容部分涉及了本國文化與外國文化,教師既要把握教材的內容,也要跳出教材的框框,利用多種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跨文化意識和能力。要充分理解所讀材料的內容,不僅要具備足夠的語言知識,還要了解一些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宗教等,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跨越閱讀過程中的文化障礙,增加文化積累。2009年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現行)中規定,英語這門課程屬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之一,要求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的英語知識掌握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全面的語言技能,適當增加所學專業的職業英語知識和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了解、認識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閱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1)語言基礎知識。在日常教學中要針對詞匯、語法、句型和語言要點等語言基礎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知識文化、交際文化滲透。在遇到一個新詞語時,學生總是習慣于找一個相應的中文詞語來幫助記憶,而現實情況是,好多詞語并不能找到完全等同的漢語詞匯,表面上對應的一個詞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含義。比如:“envy”這個詞,在英文中對應著“羨慕”和“嫉妒”兩個一褒一貶、意義相近但情感認知不同的詞,在不同的語境中代表著不同的意思,不可混為一談。詞匯的文化內涵是豐富多彩的,學習一門語言絕對不能只按詞語的字面意義去理解,必須充分理解其文化內涵。(2)文化背景知識。要結合教科書多向學生介紹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宗教習俗、政治經濟制度、日常生活習慣等文化背景知識。現用教材的內容涉及自然、社會和人文科學各個領域。每篇課文都不同程度地涉及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如世界各地的英語語言、貨幣標示、節日(圣誕節、復活節等)、自然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科普知識,以及音樂和體育知識等等。(3)現代化教育技術教學手段。教師應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盡可能多地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英語文化學習、生活氛圍,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比如說,在第二冊教材第一單元“WhataWon-derfulTime!”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旅行,談景、談情、談趣事,期間其他同學和教師均可做一些適當補充。通過積極參與活動,獲得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又比如,在第二冊教材第三單元Vocabulary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去搜集各個國家的錢幣,然后舉辦一個小型的錢幣解說和展覽,使每個學生都能直觀地了解不同國家的貨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獲得美的體驗。
3.閱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方法(1)角色扮演法。由于歷史、性格等文化背景的差異,導致了中英文語言表達形式不同。要使語言表達得體,體現出不同文化的不同內涵,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角色扮演是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課本為基準,為學生設置相應的語言環境,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積極開展課堂交際活動。比如在第五冊英語教材第六單元的閱讀課“AWedding”的教學中,筆者將班級分為六個小組進行角色扮演:牧師、新郎、新娘和新娘的父親。給出十分鐘準備時間后,每組各出幾位同學現場上演兩場西式婚禮。在欣賞婚禮的同時,學生直觀地了解西式婚禮的文化內涵,并對中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對比導入法。比較法可以引導學生就同一主題進行比較,如節日、食品、習俗等,從而加深對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的理解。比如,在詞匯層面上,同一個詞,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的頭腦中反映出的意象和聯想是不同的。再比如節日,中國春節和西方圣誕節。教師不僅可介紹圣誕節前的準備活動,而且也可介紹圣誕節中的慶祝內容、圣誕老人和圣誕精神,并將這兩個重大的節日進行比較。師生間的活動可以通過表格呈現配合提問回答的形式進行。閱讀教學是中職英語教學的重點。由于許多教師忽視了文化導入和跨文化交際對于英語基礎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學習的作用,以及對中職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培養的意義,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將文化導入閱讀教學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交際能力,在跨文化交際中,中國學生才能更好地和外國人交流溝通。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如何將英語國家背景文化融于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從而提高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達到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劉雙.文化因素在詞匯理解中的作用[J].外語學刊,1995,(4):45-47.
作者:黃椏艽 單位:江蘇省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城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