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音樂教學與民族文化傳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培養學生戲曲藝術鑒賞能力
戲曲藝術是我國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千百年來,戲曲在中華土地上傳播、發展,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種符號。在中職院校中,音樂教學應該將戲曲藝術納入其中,并積極開展戲曲鑒賞活動?,F代化的社會中,很多學生對于本國的文化瑰寶并不了解,作為音樂教育者,應該肩負起弘揚和傳承我國民族文化的重任,合理的設計教學內容,將戲曲知識傳遞給學生,讓他們了解民族文化的內涵。比如:京劇欣賞《蘇三起解》課中,教師主要從學生的“看、聽、學、做”等環節進行訓練。首先針對“看”這個部分,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組織學生進行京劇片段的欣賞;而“聽”的訓練,則是引導學生主要從京劇的唱腔入手,仔細揣摩品味;“學”就是讓學生學唱自己喜歡的京劇選段;而“做”則是對京劇中的人物動作,讓學生模仿。這些環節的引導和訓練,會幫助學生更加了解戲曲藝術,很多學生對戲曲也顯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在這樣的引導下,大部分的學生都學會了《蘇三起解》的唱法,甚至有的男同學還會反串青衣來唱,這樣的課堂氣氛十分融洽、愉悅,學生對于戲曲意識的鑒賞能力不斷提高。
二、培養學生對民族器樂的熱愛,提高學生民族器樂欣賞水平
在欣賞教學中,選擇古今的優秀名曲,如《漁舟唱晚》、《春江花月夜》等。通過這些音樂的欣賞,啟發學生想象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景象,在這樣的音樂體會中,感受祖國的魅力與音樂的內涵。教師在日常授課時,多使用民族樂器,比如:笛子、古箏、二胡等等,當然這就需要中職音樂教師首先培養自己對于民族文化、民族音樂的興趣,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夠充分投入情感,去感染學生,熏陶學生。教師還應該具備全方位的技能,進而實現知識的自然傳遞,這樣學生能夠對我國民族文化以及民間音樂有正確的認識。在音樂教學中進行民族文化教育,是民族音樂發展的有效手段,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比如:《賽馬》這首膾炙人口的二胡獨奏曲,教師可以自己聲情并茂的演奏,也可以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們欣賞,在欣賞之后講解二胡這種樂器的由來,分析它演奏的美妙之處等等,這樣學生自然會更加喜愛民族樂器。
三、結語
素質教育全面進行,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我國在音樂人才的培養方面,給予了明確的指示,要求在促進素質教育落實的同時,積極發揚民族文化,要將中國文化核心思考有效貫穿于音樂教學中,這樣才能夠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素質教育模式與教學體系。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采用不同的方法,從各個角度滲透民族文化教育,發揮民族文化的優勢。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德育、智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音樂教育這一課程是其他專業課程無法比擬的,音樂教育就是美育的重要部分,是學校實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首先對民族文化在音樂教學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然后又從三個方面對音樂教學中的民族文化滲透展開了研究,從這些分析研究,不難看出,在我國音樂教育發展過程中,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實現現代音樂教學與民族文化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建立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是一名合格的中職音樂教育者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作者:覃肖 單位:靈川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