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群眾文化革新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毛德華單位:浙江省淳安縣左口鄉綜合文化站
文化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起著教育、熏陶廣大公民的作用和意義,一個人或一個集體所接觸到的文化無形之中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因此,文化對于個人的成長也起著重要的教化引導作用。我國幅員遼闊,農村占了很大一部分,農村的群眾文化建設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們的物質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滿足。然而,伴隨物質水平提高而來的是精神層面的需求尚未得到滿足。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國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步驟,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農村的群眾文化建設也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創新性仍然不足。如何加強農村的群眾文化建設,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一、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從全國范圍來看,我們浙江省是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在創新方面已經進行了實踐性的探索,取得了較大進步,也積累了一定的寶貴經驗。但從整體來看,我省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整體創新水平仍然偏低,創新性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創新缺乏人才支持。受地域限制,農村的發展潛力有限。而且一般情況下,農村的生活方便程度等各方面都低于城市。所以,農村無法吸引到優秀的文化建設人才。
農村的群眾文化人才主要包括村委和鎮政府的相關工作人員,其次是喜好文藝的村民。農村的生活水平略低于城市,人們對精神層面的文化需求重視程度不高。雖然農村的村委和鄉鎮政府有相關的文化工作人員,鄉鎮有文化站工作人員,村里有宣傳文化員,但是,在農村從事文化工作的人員,一般都學歷較低,年齡偏大,缺乏創新理念。而且少數從事農村文化工作的人員,對村民的文化需求了解程度不深,無法有針對性地開展文化創新工作。
二是農村的文化設施較為落后,資金不足。一方面,在大多數的農村,沒有專供愛好各種文藝活動的村民進行文藝活動的場所。如很多農村沒有老年活動中心,閱覽室等基本的文化設施,即使群眾對某類文化活動產生熱情,也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場所而作罷。而且在農村也缺乏相應的文化專業培訓,某些群眾想進行某些文化活動,但由于沒有教育培訓,也沒有專業老師指導,文化活動的開展處于非常被動的狀態。資金不足也嚴重制約著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雖然國家對農村的文化建設資金投入逐年加大,但與整個農村的需求來說還有較大差距。文化建設的創新表現在多個方面,設施的及時更新是很重要的一個表現。而設施的更新需要較大的資金支持。現階段的資金投入是不能滿足農村的文化建設創新需要的。
三是農村群眾對文化建設創新的認同度不高。上文已經提到過,由于農村的經濟水平較低,農村群眾對于物質層面的需求較為關注,而對于精神層面的文化需求則關注度不高。加上各種條件限制,農村的文化建設仍局限在傳統層面,創新性嚴重不足。在目前的大多數農村,文化活動仍是以政府為主導,農民僅處于被動的參與地位。由于是政府主導,因此行政色彩較為濃厚,而文化氣息就有可能被削弱。受行政色彩的影響,文化活動的功利性較強,文化建設變為追求政績的行政行為,不利于農村文化建設的創新。
二、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創新的完善措施
農村的群眾文化建設創新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高村民素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鑒于上文提到的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著力加強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創新。
第一,提高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積極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村民在日常的生產勞作中多從事的是體力勞動,因此,針對農村群眾的文化活動必須以不需要費很大體力,并且能愉悅身心為宜。如在各大傳統節日,如元宵、當地風俗節日,開展傳統的舞龍舞獅、看花燈等活動。二是很多農民在從事農業勞動時,只能依靠傳統經驗,缺乏專業知識,可以多開展相應的農民培訓班,在輔導農作物種植知識和養殖知識的同時,輔導農民文藝才能等,豐富農民多重知識,增強致富能力。
第二,加強農村群眾文化設施建設。文化設施是文化建設創新的基礎,文化建設必須以完備的文化設施為前提。農村的文化設施受政府重視程度和資金投入的影響,處于不甚完善狀態。
因此,鄉鎮政府和村委要重視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創新,在保證村民正常的物質需求之外,加大對文化設施的資金投入力度。現階段已經開展了鄉鎮電影放映活動,所放影片的劇情多為群眾喜聞樂見,時間多為夏天的晚上,一方面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添夏天乘涼的內涵,另一方面也拉近了政府、村委與村民之間的距離。這樣的作法很好,值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