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區群眾文化發展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社區文化的表面性和深層性
社區文化給予人們的感官直覺是人們所處的社區環境。所謂社區環境就是社區居民主體賴以生存及進行社區活動所必需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人文條件和經濟條件的總和,也可被理解為承載社區居民生存及社會活動各種條件的空間場所的總和,它屬于物質空間的范疇。社區環境如同社會有機體的肌膚時時刻刻都承受著人們的目光。在這種情況下,社區建筑物的表面常常變成社區文化宣傳的有效陣地。各類布告欄、招貼畫、宣傳口號不同程度地起著引導、約束、凝聚和激勵的作用。這些宣傳的文化內容幾乎都直接關聯著和諧社會的內容。因而,社區環境是通過人們的感官呈現為社區文化的表面的。然而,社區成員共同營造、呵護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其實是社區精神物質化、對象化的具體體現。雖然這些具體體現是通過社區容貌、休閑娛樂環境、文化設施、生活環境等直接可感的事物來呈現的,但是通過社區環境的感知,社區成員的理想、價值觀、精神面貌等深層的文化屬性可以清晰地被勾勒出來。例如,殘疾人無障礙通道設施就可以充分體現社區關懷生命、尊重生命、以人為本的社區理念。
社區文化不僅通過環境來顯現,也通過社區居民的行為來展示。社區居民的交往、娛樂、生活、學習、經營的過程就是社區文化的展示過程。這一展示過程既可以使社區成員鮮活地領略到社區文化的多種形式,也可以在過程中動態地感受社區風尚、精神面貌、人際關系范式等社區深層文化特征。許多社區都積極組織開展大中型社區文化活動,涉及教育、娛樂、健身等各個方面,如廣場音樂會、元旦舞會、重陽節文藝表演、趣味家庭運動會、游泳比賽、冬季長跑、評選文明戶、學雷鋒演講等等。嘉興市新港花苑社區為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匯聚社會各方力量,開展一系列社區文化活動均受到了社區居民的歡迎。新年之際,文聯、書畫社、街道文化站在新港花苑舉辦“送春聯下鄉”活動,為居民帶來了新春祝福;入夏,社區又聯合人民醫院舉辦“送醫下鄉”義診活動,社區居民非常積極地參與了活動,體會到了來自社區大家庭的溫暖。這些文化活動的目的就是要使社區成員透過社區文化的表象來感受社區文化的深層內容,同時也可以使社區成員通過社區文化活動來豐富充實自身。
2社區文化的傳統性和現代性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上下五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的歷代先民通過不懈的努力,發展出中華民族獨有的、比較穩定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的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也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在現實生活中的直接呈現。我們應當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北京獨特的胡同文化就是依靠了群眾的力量才得到最大化的實現。以社區為核心,以社區為平臺,利用社區凝聚優勢,將傳統文化有效地傳承也是當前中華民族共同創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步驟。時代在不斷發展。社區文化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融入新的內容,這就使立足于傳統文化的社區文化,必然將對傳統文化加入新的注釋。任何傳統文化,都會在代代的傳承中不斷發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創新,才能發揮出更持久的生命力。當今社會將“和為貴”的傳統理念,發展出“和諧”的文化主題。這樣,構建和諧社會,保持文化的先進性就成為社區文化建設的一條主線。這要求我們在建設社區文化時,對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予以尊重,對各方面積極因素要廣泛調動,唯其如此才能推陳出新,彰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優越性,我們不能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對立起來,傳統文化是一個動態的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并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報務。傳統文化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型為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這種轉型需要社會實踐。社區文化建設就是傳統文化轉型的前沿陣地。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生活相結合,是適應時展的必然要求,同樣,也要不斷補充現代化內容,當下中國社會的現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一個根本結合點,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基礎。從某種角度來說,中國夢的藍圖就是未來高度發展的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通過以上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社區文化基層性和全局性、表面性和深層性、傳統性和現代性的分析,我們看到和諧社會其實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無一不是。但是,和諧社會依托著社區群眾文化,社區群眾文化承載著和諧社會。社區群眾文化的建設要以人為本,符合社區群眾真實文化需求,其次加強培育社區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的人才。
作者:高紅英單位:嘉興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