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英語課堂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們在學習一門語言的時候,是應該重視他的理解性還是實用性?答案當然是實用性。語言是我們的交流工具,是我們了解一個國家的途徑。學語言的真正意義是能夠恰當地使用,這就要求除了要掌握必要的知識外,還要對國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英語作為語言交流和文化傳遞的學科,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有著獨特的優勢,教師可以通過加強人文素養的培養,提升語言交流的能力,本文就是我在對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時注重的幾點:
1.注重跨文化交流意識的培養
語言和文化猶如船和漿,二者在互相依托中行進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不理解文化對理解語言會有障礙,語言不能理解更不能了解文化。什么是文化,個人粗淺的理解是能體現出一個國家精神和物質的所有事物包括地貌、人文、風俗、價值觀等等。我們常會看到或聽到因為外國人不懂中國文化在語言表述時出現的一些笑話或產生誤解,那么反過來呢?當我們學習英語時,缺少了對它的文化背景的理解也會出現很多的笑話或錯誤。現代高中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快,他們的視野也比較寬,但由于缺少對文化的了解,往往在英語的運用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提高理解和恰當運用英語的能力和發展跨文化交際意識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也變得尤為重要。當我們翻開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各個模塊時,我們不難發現它們之間的共同點———文化。正是有了這些與學生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才使學生們與英美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因此在教學中我創設各種方法和情景,讓學生感受文化的不同,也利用一切契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開拓他們的思維。
2.注重環保意識的培養
近些年隨著北方霧霾天氣的增多,人們開始對環保意識有了提高,而這一條也在十八大報告中有體現。而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也會結合教學實際,不斷地向學生們輸入提高環保意識的信息,并結合此類文章讓他們總結缺少環保意識帶來的危害,以此激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形成環保意識。
3.注重合作意識與和諧人際關系的培養
現在的中國是一個和諧的大國,她有著博大的胸懷迎接全世界的關注。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尤其是獨生子女,更要有寬容的心態、與人為善的品格和合作溝通能力。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合作意識的培養,一對一合作,前后桌合作,小組合作,交叉合作,都是非常有效的。在各種有效的合作中,他們增強了彼此的了解,提高了交流與溝通的能力,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由于我教學中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每個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并學會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
4.注重過程評價的培養
評價是高中教學中重要的環節,也是很難把握的部分,以前教師更注重的是總結性評價,隨著新課程理論對教學評價的重視,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在教學中起到主導作用,而我在教學中更注重的是過程評價,不完全以結果定論,在過程中、在相互評價中,肯定自己的同時還讓他們看到別人的閃光點,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在學生的合作和活動中,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評價意識,因為現在的高中生,三觀已經基本形成,但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他們總是要拿別人短來比自己的長,當看到更多不滿意時就會產生逆反或厭煩的情緒。幾年來,通過對學生樹立正確評價意識的培養,他們都能夠較公正客觀的看待身邊的人和事,在看待問題和對待他人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觀。
5.注重非智因素培養
現在的高中生缺少學習的自主性、在面對困難挫折時承受能力也不強,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成因是非智力因素,它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堅持以“能力為重”的主導,注重學生全面發展,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不僅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他們學會了方法,自然而然的在學習上就會有顯著的提升。在教和育的選擇中,育是核心也是目的。新時期對人才的要求是更全面的,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創新意識和良好人文素養。作為英語學科教師,我們不能只是簡單的傳授知識,更要注意人文素養培養,在教學工作中構建起適合現代高中生的文化課堂,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作者:溫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