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園林藝術的美學特色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園林藝術形象展現的連續時空性
一般來說,藝術是通過特定的藝術形象來感染觀眾的。如果從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來看,藝術可分為空間藝術、時間藝術和時空藝術三類。例如繪畫、雕塑、建筑等等,其藝術形象必須在空間里才能存在和展開,所以它們屬于空間藝術。而音樂、歌曲、評書和文學中的藝術形象又必須隨著一定的時間才能體現出來。因此,它們是時間藝術。而在舞蹈、戲劇、電視、電影等藝術中,其藝術形象的展現,既需要一定的時間,又必須同時有一定的空間才能實現。為此,它們便屬于時空藝術。
園林藝術形象的展現是什么情況呢?首先,園林中的山石、湖泉、花草樹木、亭廊樓閣……等各種藝術形象都必須存在和體現于一定的空間里。因此,園林可屬于一種空間藝術。然而,園林藝術的景觀又能隨著晨昏旦夕、陰晴雨雪、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之變異而產生豐富的時相、季相變化。所以,同是一座園林,乃至園林中的同一個景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產生晨昏各異、晴雨殊一、冬夏不同的各種景象。因此,園林又具有時間藝術的性質。綜合上述兩個方面,園林便是一種時空藝術了。
然而,園林藝術與舞蹈、戲劇、影視等其他時空藝術相比,還有其獨具的特點。舞蹈、戲劇、影視等等一般的時空藝術,其藝術形象在時間的展現上是有間斷性的。這些時空藝術形象的展現具有固定的內容,演播一遍所需要的時間也是固定有限的。而且,如若不到其演播的時間,人們就無法欣賞到這些種類的時空藝術。從宏觀上看,這些藝術可一遍遍地重新演播,但它們僅為相同內容的重復,且其間是間斷的。但是,園林藝術形象的展現情況則不同,不論春夏秋冬、晨昏旦夕,不論何時,人們都可以去欣賞園林藝術的各種應時風姿。園林不但晨昏、雨晴、四季之景觀不同,而且年復一年,隨著園林植物的成長、衰老、更新,隨著自然力的風化,整個園林的面貌還會逐漸產生變化。比如,園林經年累月之后,其中的樹木更高大、更蒼勁了;山石、樹皮等處布滿了青苔,亭廊路橋等各種人工建筑物的顏色也常常更加深沉……所以,園林是一種十分獨特的、其藝術形象一直在不斷地連續變化的時空藝術。因此,人們曾十分形象地把園林藝術比喻為一曲“永遠在演奏著的交響樂”。
2園林藝術形象在空間中展示的特殊性
在空間藝術中,以其藝術形象在空間里展示的方式之不同,又可以分為兩類:凡藝術形象在空間里,以固定靜止的狀態出現和展示的是靜態空間藝術,如繪畫、雕刻、雕塑、建筑等都屬于此類;而凡是藝術形象在空間里以變化運動的方式出現和展示的,則為動態空間藝術。如舞蹈、戲劇、影視等藝術。園林的藝術形象,在空間里的展示方式比較復雜和特殊:一方面,以園林藝術自身的情況來說,園林之中既有以固定靜止的方式展示的形象(如山石、道橋和各種園林建筑),又有以變化運動的方式展示的形象(如泉瀑溪澗等水之流動,鶯飛燕舞、魚躍鴨游等動物的活動,徐徐清風中的湖水泛波、花葉飄舞、枝條搖曳……);另一方面,運動是一種相對的關系,園林藝術的鑒賞者對園林景觀的欣賞,既可以駐足于亭榭樓臺,停下來靜靜地觀賞(靜觀),又可以在沿路漫步行進之中,或是乘舟漂游之時,在運動的狀態下來游覽觀賞(動觀)。當游人動觀園景時,由于景物與觀賞者之間的相對位置時時在發生著變化,所以,此時整個園林的藝術形象──包括山水、道路、花木、亭廊等,原是固定靜態的景物,都猶如一幅長長的山水畫卷,在動觀者的眼前由遠而近,漸次移過。在這種情況下,園林中所有的靜態景物都變成了動態的景觀。這便是園林藝術形象在空間展示方式上有別于其他藝術的特殊性。
3園林審美內容的豐富性
人類感受到的各種美,總體上說來不外乎三大類:即自然美、生活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一般的藝術部門(如繪畫、雕塑、音樂、歌舞、影劇等),它們都只具有藝術美,都只為人們提供由藝術家創作而成的藝術美的審美內容。園林則與之不同,園林藝術的審美內容既有藝術美,又有自然美和生活美。園林中山青水秀、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魚躍鳥翔,到處是生意盎然、欣欣向榮的自然美之景象。在園林這個富于自然美的環境之中,又常常設置若干可以擋風沙、避寒暑、遮風雪的建筑物,人們可在其中品茗、奕棋、撫琴、舞文弄墨……形成一個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的“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的生活美的環境。同時,園林又是造園師把自然界和人類生活中發現和體驗到的各種現實美的素材,加以取舍、概括、熔裁和拔高,使之成為了一個有主次、有烘托、有呼應的、有多樣統一的完整布局的藝術品。這樣,就使園林又具有了比自然美、生活美更濃縮、更精煉的藝術美。因此,游人在園林中不僅可以得到自然美、生活美的享受,而且還能夠得到藝術美的欣賞。所以,園林藝術的審美內容十分豐富,而且還具有一般藝術所沒有的自然美和生活美。
4園林藝術反映生活的雙重性(再現性兼表現性)
藝術,不論屬于哪一種,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人們依據藝術在反映生活時所表現的方式之不同,將其分為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在再現藝術中,都有源于現實生活中某種客觀素材而塑造的、具體的藝術形象。例如山水人物畫、電影、電視、戲劇、敘事文學等等。在這些藝術中,都有各自的具體的藝術形象,這些藝術形象都是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真實形象的藝術再現。然而,表現藝術則不同,表現藝術并不直接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形象的藝術再現。如抒情音樂、書法、金石、抒情文學等,這些藝術主要是表現藝術家感受生活之后的一種情緒、一種認識、一種思考、一種情操。一般來說,表現藝術并不直接再現出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具體的事物形象。
園林藝術要使佳山秀水、雅室嘉木等各種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在園林中得以集中濃縮和藝術的再現。所以,園林具有再現藝術的屬性,這是比較明顯的,容易為人們所理解和接受。但是,園林中的藝術形象又不完全是現實生活中某一真實形象的藝術再現,比如:北海公園瓊島之上的白塔便是一例。
另外,中國園林中還有很多景物的建造,其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藝術地再現它們原有的、外在的形象(形式)美,而是造園者借助于這些景物形象的某些人們賦予的秉性和品格,來表現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和理解,表現自己的生活情操、志向和理想,抒發其個人的一種情感,表達一種意愿,傾訴一種理想。例如,我國江南古典文人的園林中,多愛種竹子。造園主人種竹于園林中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藝術地再現出竹子的外形美,而是因為我國古代文人把竹子比為堅貞不屈的君子。例如,鄭板橋畫竹詩中贊頌竹子“未曾出土先有節,縱凌云處也虛心”。所以,他們在園林中配置竹子的意圖,主要是表現自己要象竹子那樣“位卑不餒,居高不傲”的意愿和志向。
西方古典園林中,常常將花草樹木等各種自然物皆按規則的幾何圖案布置。這種布局也不是為了再現某種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形象,而是要表現一種人類能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和理念。所以,綜合以上情況,不難看出,園林又是一種表現藝術。
5園林審美者與園林藝術品在空間里的共一性園林是一種藝術,但是,園林這種藝術和其它一般的純藝術(如音樂、繪畫、雕塑、戲劇等)在審美空間關系上有所不同。因為上述那些純藝術的作品作為審美對象,與對這些藝術進行鑒賞的審美主體──人,不是融合在同一個藝術空間之中的。藝術作品所表現的環境與其審美者現實所在的環境是兩個各自不同的空間環境。換言之,上述的這些藝術的欣賞者,并不是生活于(存在于)繪畫作品、戲劇作品、音樂作品、電影等等作品之中的,而是置身于這些藝術作品所在的空間之外的。但是,園林藝術的審美過程則與上述所有各種藝術的情況不同,園林藝術的鑒賞者(審美主體──游人),卻必須置身于園林這個藝術作品的空間之內,必須進入園林審美對象之中游覽。這樣,園林既是一處藝術空間,又是對其審美的人們必須進入其中的現實空間。如果打個比喻,那么,園林就好比是一個正在演出一場田園風光歌劇的舞臺,游人實際上既是一名觀眾,又是出現和置身于這個田園風景舞臺上的一名演員。換言之,園林藝術的審美者必須進入園林藝術作品之中,才能夠欣賞園林,才能實現對園林的審美。即形成所謂“人在立體的圖畫中游覽”的情景。這就是園林藝術的又一個美學特征──藝術作品與對它進行審美的人體在空間中的共一性。
6園林藝術表現內容的正面性
一般的藝術,如戲劇、影視、小說、繪畫……等藝術中,可以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生活中的荒涼、災害、丑惡、恐怖、兇殺、危險、悲慘等等各種負面性的內容,作為其藝術表現的題材。但是園林藝術則不同。在園林中,不能設計和表現那些與自然美、生活美相對抗的藝術美。這是因為園林不是“隔臺看戲”,園林是游人要真實地進入其中游覽的生活空間,而且甚至是還要在其中食宿生活的。所以,一般來說,園林藝術中再現的形象、表現的內容,總是具有正面性的,總是一些真、善、美的事物。
7園林中多種藝術的融合性
園林藝術融合了多種形式的藝術門類于其中。比如,盆景花木栽培和造型的藝術、園林植物的配置藝術、疊山理水的造型藝術。我國園林中還注意借用優秀的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而我國園林中與建筑藝術相關的又有多種藝術內容──點景題名的匾額、門兩邊柱上的楹聯、橫梁上的彩繪、室內掛的字畫和收藏的碑刻、掛在樓角廊檐下的宮燈,作為擺設或分隔空間的大理石屏風、博古架以及稱之為“屋肚腸”的各種家俱手工藝品等,共計有詩文、書法、繪畫、竹編、木雕、石刻、家俱等七、八個門類的藝術和工藝美術。它們相互組合起來,與其它藝術一起融匯于園林之中。所以,園林藝術是一種融匯著多種藝術門類的綜合藝術。園藝師、畫家、書法家、雕刻家、建筑師、詩人和文學家都可以在園林中展示他們的才華,表達出他們對這種藝術的理解,并為園林藝術的完美而貢獻力量。這樣,就更加豐富了園林的審美內容,也更加提高了園林的美學價值,使之能很好地滿足游人多種多樣的審美情趣和游覽需求。
8審美途徑的多樣性
繪畫、雕塑、建筑、舞蹈等藝術是通過視覺來感知其藝術形象的,音樂則是通過聽覺給人以藝術的享受。文學形象并非眼睛所能看到,也非耳朵所能聽到,所謂“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只是欣賞者想象中的所見所聞。所以,文學便可以稱為是一種想象的藝術。
園林藝術與上述各種藝術都不同,園林藝術能夠通過人們的眼、耳、鼻、舌、身等多種途徑來感染游人,給游人以多種感覺器官上的審美享受。人們常說園林是“立體的畫”。的確,造園師以巧奪天工之法,使園林中山青水秀、花美室雅,處處風景如畫,這就是園林藝術所追求的“畫境”。人們通過游覽園林,首先能夠得到視覺上的審美享受。因此,園林藝術首先是一門視覺藝術。
園林中有林木招來鶯歌鳥語,有瀑布的鳴響、溪澗的潺潺流聲,有雨打芭蕉、風吹掛鈴,有猿啼鹿鳴、蛙噪蟬吟,甚至還有松濤萬里、海潮如吼……,所有這些聲響,都能給游人一種聽覺上的審美享受。這便是園林中的“聲境”。因此,園林又能通過人們的耳朵而產生藝術的效果。所以,園林又是一種聽覺藝術。
園林中的花木,有不少是香花植物,它們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芳香氣味。如茉莉花的清香、蘭花的幽香、緬桂花的濃香、玉蘭的淡香、含笑的果香、桂花的甜香、紫羅蘭的醉香……等。還有松柏類、桉樹等等一些樹木散發出的香氣,都能通過刺激游人的鼻腔,沁人心脾,給人以美好的嗅覺感受,使人香而忘憂,香而消煩。讓人沉浸在美的境界里,陶醉在香的世界中,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這便是園林的“香境”。“香境”的審美是經過人們的嗅覺器官來實現的。由此,可以說園林同時也是一種嗅覺藝術。
園林又是一個良好的生態境域,有的園林中,甘冽的山泉(如杭州虎跑泉)沏出的好茶,讓游人喝了之后神清氣爽;有的園林(如昆明呈貢花果山)中盛產優質水果,果熟時節,游人可以在交錢之后進果林隨心采摘品嘗各種時鮮水果,不亦樂乎;有的園林中以其湖池中養的活魚,讓游人垂釣,并設餐廳讓游人吃到鮮活美味的水產;還有的園林中以其盛開的桂花、玫瑰等鮮花應時制作鮮花餅等食品……都能讓游人的味覺得到美好的享受。當然,人們喜歡在園林中品茗飲食,更重要的原因是園林中的景物“秀色可餐”,是園林中秀美的風光滿足了人們要審美的精神需求。
園林中大樹參天、枝繁葉茂,地上綠草如茵。由于園林植物對氣溫、濕度、氣流等方面的調節作用,加上園林中常常有大面積的水體,使園林中的小氣候得到改善。所以,每逢盛夏炎暑,人們游覽園林,不但“大樹之下可乘涼”,而且湖面上清風徐來,陣陣撲面,涼爽宜人,這可稱之為園林的“爽境”。這樣,園林又使人們的觸覺──身,得到了一種舒適涼爽的享受。
總之,其它一般的藝術門類給人們的藝術美感,往往僅限于視、聽兩個方面,而園林中豐富多彩的游覽內容則充分刺激和調動了人們的所有感官──眼、耳、鼻、舌、身共同來感覺和欣賞園林美。因此,園林能夠通過多種審美途徑,擴大人們審美活動時的感知范圍,讓人得到更多方面的美的感染和享受。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園林是在審美內容、審美方式、審美途徑、藝術形象及其反映生活等等美學屬性上,都不同于其他一般門類藝術的一種綜合性很強的、頗具自身特點而獨樹一幟的藝術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