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時期社區音樂文化發展現狀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當下,我國的城鎮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人們生活方式和聚集特點的轉變要求從宏觀視角調控文化產業的發展,使之符合人們工作、娛樂、交際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需要。因此,在新時期,文化的價值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崇?!段覈?a href="http://www.gaoruijun.cn/wxlw/stwhfzlw/735795.html" target="_blank">社區音樂文化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書正是在大力發展社區文化、搞好社區建設的背景下編著而成的,該書深入調查了我國新時期社區音樂文化發展現狀,并提出了諸多可行建議。首先,《我國社區音樂文化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書明確指出了社區音樂文化的時代意義、社會價值和現實的迫切性,這一理論意義深遠。
城鎮化建設的快速推進使人們正在逐漸改變以往“村落式”的分散化居住方式,逐步形成一個個“社區”,人們可以在小范圍內居住數千人,生活方式也與以往發生了較大的不同。這必然導致人們勞動方式、工作方式、休息娛樂的方式等多方面的變化,當然也會影響人們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的調整。那么,在如此密集的居住條件下,人們的精神生活質量如何提升就成了政府和社會必須思考的問題。其實,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民政部門就曾經提出了“社區服務”的概念和建議,20世紀90年代正式提出了“社區建設”的全新理念。之后,更是將“社區建設”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著力建設社區文化,讓人們在社區居住得更加幸福,更加快樂,提升社區居民精神生活的質量。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而音樂是人類傳情達意的重要藝術,在調劑緊張單調生活、陶冶人們情操、獲得精神愉悅、排除憂愁悲傷、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等諸多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就是社區音樂文化的建設,社區音樂文化建設已經迫在眉睫。在新時代背景下,社區音樂文化建設研究具有獨有的時代意義和社會價值,需要相關專家對其進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探究。
其次,《我國社區音樂文化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書全面、深入、廣泛地調查了我國社區音樂文化的研究和發展現狀,與時俱進。調查研究發現,我國的社區文化雖然是百姓身邊不可或缺、關系密切的文化,卻與人們期待的文化需求有較大的差距,存在著諸多現實問題。就社區文化的研究層面而言,微觀研究較多,宏觀研究缺乏關照,這導致這些研究大多是孤立地看待和分析社區音樂文化建設的某個問題,卻難以在基礎性的理論上進行全方位的把握,整體觀念較差,也就難以從實踐的角度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難以真正解決社區音樂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上述情況,該書跳出了傳統研究的窠臼,另辟蹊徑,提出“社區音樂文化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受制于社會,又發揮著自身的重要作用”的理論。作者明確指出,絕對不能孤立地看待社區音樂文化的建設問題,而應當將其提升到社會學價值的層面對其進行整體解讀,讓它的各個有機組成部分良性互動、良性運轉,從而解決社區音樂文化現實問題。
最后,《我國社區音樂文化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書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措施,科學實用。眾所周知,我國的社區音樂文化建設起步晚、基礎弱,缺乏可行的理論指導。研究發現,目前我國的社區音樂活動主要集中在聲樂、舞蹈和器樂三種形式上,內容相對單一,參與者多為中老年群眾,缺乏系統推廣性,也難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居民需要,難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此外,我國的社區音樂活動大多為自發性組織,呈現出松散的無組織性特點,缺乏統一有效的協調機構,也缺乏聯動機制,社區管理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大大影響了社區音樂活動的開展。針對上述社區音樂文化建設和發展的現狀,該書提出了科學合理、高效實用的改進措施。一是社區音樂文化建設要整體推進,需要政府、社區、社會個體成員通力合作,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推進。二是強化社區音樂文化的服務功能,提高受眾意識。社區音樂文化建設與推進需要以普通大眾為對象,放下身段,考慮大眾的需求和喜好,培養大眾的主體意識,滿足普通民眾對音樂文化不同層次的需求。三是在“全媒體”時代,強化社區音樂文化的多層次感,實現其與大眾傳媒的整合。四是開創社區音樂文化與專業音樂教育的共贏局面,引入“社區音樂”概念,實現中國社區音樂文化的良性發展。
作者:黃凰 賀鳴明 張為 單位: 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