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外語專業(yè)生跨文化傳播能力培養(yǎng)范文

外語專業(yè)生跨文化傳播能力培養(yǎng)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語專業(yè)生跨文化傳播能力培養(yǎng)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外語專業(yè)生跨文化傳播能力培養(yǎng)

【內容摘要】

當今時代,全球化的發(fā)展推動了國際交流與國家間文化軟實力的競爭。據此,本文提出了高校外語專業(yè)大學生跨文化傳播能力培養(yǎng),并指出目前我國高校外語專業(yè)文化教學的現狀與問題,提出了文化教育從認知、情感、行為、語用等諸多方面實現對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培養(yǎng)的途徑。

【關鍵詞】

跨文化傳播能力;文化教學;文化教育

培養(yǎng)大學生的文化傳承與文化創(chuàng)新精神是當代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之一,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外語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多偏重于語言技能的訓練,并且對于文化教學只是偏重于如何理解和吸收外國文化以便能與目標語人群更好地交流,忽視了外語學習在本土文化國際傳播中的決定性作用,并且沒有將文化傳播能力作為外語能力的一部分給予重視。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提高外語專業(yè)大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文化傳播意識和能力是時展的要求。近年來,隨著國家提出“文化強國”理念以來,中國文化對外傳播,國家外語能力等課題成為了眾多學者關注的焦點,作為構成國家外語能力的主要力量的外語專業(yè)學生的文化傳播能力的培養(yǎng)也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

一、“跨文化傳播能力”的提出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服務于美國國務院外交服務學院的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在其經典著作《無聲的語言》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傳播”一詞,其英語表達有“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其它常見的翻譯方法包括有“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交際”等。其中“跨文化傳播”被認為是傳播學的一個分支領域;“跨文化交流”則較多地用于國際關系和政治外交領域,關注不同文化形態(tài)下人與人、國與國之間展開的相互交流對于國際政治以及國際關系的影響;而“跨文化交際”多用于外國語言學或外語教學研究領域。

隨著教育的改革、時展,以及外語教學自身的發(fā)展與完善,我國高校外語專業(yè)教育的教學目標經歷了從注重語言知識能力,發(fā)展到語言交流能力,又擴展到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過程。外語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其主旨是在語言習得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正確看待文化沖突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并且提高與目標語人群交流的技巧。然而,本文認為外語人才“跨文化交流能力”只是強調了個體適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沒有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的高度來看待外語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在當今中國經濟迅速崛起并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中,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傳播更加頻繁,既包括人類文化交往層面的跨文化傳播,又包括日常生活層面的跨文化傳播。因此傳播中國文化,提升我國的文化競爭力是時代的需求與呼喚。外語專業(yè)大學生應該是一個既具備高水平的外語語言技能,同時又能具備較高母語和目標語文化的知識和素養(yǎng),能夠承擔和肩負著互為介紹和傳播中外文化的特殊使命。在國家“文化強國”發(fā)展戰(zhàn)略下,對外語專業(yè)大學生“文化傳播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校外語教育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的重要體現,更是高校外語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文化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一)教學方法以知識講授法為主。語言與文化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包含著語言,因此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密不可分。目前我國高校外語專業(yè)的文化教學主要是以設置文化課程為主,教學方式也主要是以對目標語文化知識的講解和介紹為主,教育的過程類似“灌輸”與“被灌輸”的過程。在這種以文化知識為目的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中心、是關鍵。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方式也主要是對知識點的背誦和記憶。而對于學習效果的質量保障便是“考試”。可以說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使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脫離,忽略了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另一方面難以讓學生產生文化體驗與跨文化意識,導致無法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文化教學忽略母語文化。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外語文化教學一味側重于目標語文化的學習,師生雙方關注的焦點均放在目的語文化的輸入,忽略了母語文化的傳承與學習;與此同時,外語文化教學的教材主要以介紹目的語文化為主,很少涉及母語文化。其結果導致外語專業(yè)學習者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缺乏足夠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會用英語正確表達中國文化,一味地順應西方強勢文化,“一邊倒”式的單向交際。對于這種現狀,南京大學教授從叢(2000)提出了“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象,表達了對大多數外語專業(yè)學習者不能很好地用目的語表達中國文化的顯現,引起了眾多學者的憂慮。

(三)文化教學與“育人”相脫離。培養(yǎng)什么樣的外語人才,是我國高校外語專業(yè)教育不可回避的問題。然而我國高校外語教育長期以來只是片面專注于對學生外語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對于“人”的培養(yǎng)。尤其是在文化教學中對中國文化敬而遠之,對目標語文化盲目接受與崇拜,會逐漸使外語專業(yè)學生變得越來越“外國化”。我國高校培養(yǎng)的外語人才應該是具有較強的外語應用能力,同時又要具有中國文化根基、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交流中成為真正的文化傳播者并得到尊重。

三、從文化教學到文化教育

從本質上來說,文化教學的中心是文化知識,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人的教育,這是二者的本質區(qū)別。對外語專業(yè)學生文化傳播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從文化教學提升到文化教育,對外語專業(yè)學生實行語言、文化以及知情意全面的培養(yǎng),即實現文化與知識的結合,教書與育人的結合,讀書與做人的結合。文化教育在傳遞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并促進外語專業(yè)學生認識文化、掌握文化,發(fā)展文化自覺,增強文化傳播意識,提高文化傳播能力。從心理學維度來看,跨文化傳播能力包括三個層面:分別為認知、情感、行為。認知層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識,以及對自身價值觀的認識;情感層面包括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靈活性、共情能力、懸置判斷的能力;行為層面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關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務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以文化知識為中心的文化教學難以實現對學生的情感與行為層面能力的培養(yǎng),更難以實現對學生的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教師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一個合格并與時代同步的英語專業(yè)教師要具備好的語言基本功,廣博的專業(yè)知識如,語言學、文學、翻譯學等,還應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包括目的語文化素養(yǎng)和母語文化素養(yǎng))。可以說當今時代,高校外語教師職責不僅要教好學生語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更要肩負起對“人”的培養(yǎng)的責任。而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是育人的關鍵。一是對于高校外語專業(yè)教師來說,尤其是要提高自身的母語文化修養(yǎng)。因為擅長外語和外語文化的外語教師,只能成為教書匠,而無法成為真正的語言教育者。二是從語言教學來看,只有認清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掌握母語文化和目標語文化的精華,才能更好地理解母語與目標語的共性與差異,才能更好地完成語言教學任務。

(二)言傳與身教相結合。對于高校外語專業(yè)教師來說,還要充分意識到自身對待不同文化的態(tài)度,以及言行對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影響。正如科學教學之父赫爾巴特所提出的:“不存在無教育的教學”,在學生學習目標語語言和文化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目標語文化及思維方式的影響。因此教師對于目標語文化的理解、解讀和評價是及時引導學生文化價值觀和批判性思維的關鍵。同時高校外語教師更要熱愛中國文化,積極傳播中國文化,并且要擁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責任感。

(三)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結合。正如美國語言學家ClaireKramsch(2000)所說:“語言表述著、承載著,也象征著文化現實,兩者不可分”。如果語言教學脫離了文化教學,那么它將是機械的、片面的。任何一種語言都承載著一種文化的政治、經濟、傳統(tǒng)習俗、思維方式等多元的文化信息。因此,不存在“存粹”的語言教學,而把文化知識局限在文化課程之中也是舍本逐末。事實上,所謂文化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師要大講特講文化課程,一方面是要在語言教學中充分挖掘語言所蘊含的文化知識,寓文化教育于語言教育之中;另一方面,在介紹目的語文化、價值觀念的同時,適時導入中國文化和價值觀念,使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既要考慮到母語與外語兩種語言本身的形式和結構的不同,又要體驗不同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文化。

四、結語

在當今全球文化軟實力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提升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我國高等外語專業(yè)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也要求高校外語專業(yè)教學要順應時展的趨勢做出相應的調整。因此,高校外語專業(yè)學生的跨文化傳播能力的提出應是順應時展和國家需要的歷史選擇。針對于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提出了文化教育能解決目前現行以知識教育為主的文化教學的現狀,從而能夠從認知、情感、行為、語用等諸多方面實現對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ClaireKramsch.LanguageandCulture[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鮑志坤.也論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外語界,1997,1:7~10

[3]曹文.英語文化教學的兩個層次[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3:12~16

[4]從叢.“中國文化失語”:我國英語教學的缺陷[N].光明日報,2000-10-19

[5]戴煒棟,王雪梅.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外語教育規(guī)劃的再思考[J].中國外語,2011,2:4~11

[6]高一虹.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跨越與超越[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27~31

[7]胡文仲,高一虹.外語教學與文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8]姜飛.跨文化傳播的后殖民語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9]束定芳.語言與文化關系以及外語基礎階段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問題[J].外語界,1996,1:11~17

[10]孫英春.跨文化傳播學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11]王銀全.從國家戰(zhàn)略高度審視我國外語教育的若干問題[J].中國外語,2013,2:13~24

[12]文秋芳等.美國國家外語能力建設模式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6:854~864

[13]徐穩(wěn).全球化背景下當代中國文化傳播的困境與出路[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96~103

作者:劉東彪 溫榮姹 單位:華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免费观看羞羞视频 | 黄色污污在线观看 | 亚洲光棍天堂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 激情综合小说 | 亚洲天堂男人网 | 伊人网综合视频 | 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五月欧美激激激综合网色播 |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 | 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小视频在线播放 | 国色天香社区在线观看免费直播 | 蜜桃成人精品 | 久久精品中文 | 久久国产一久久高清 | 国产片欧美片亚洲片久久综合 | 日本a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 四虎网站最新地址 | 在线免费国产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67194成人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影院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 亚洲毛片电影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 一级骚片| 婷婷色香五月激情综合2020 | 伊人青青久久 | 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无遮挡黄 | 久久网精品视频 |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在线毛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