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模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分析法構建吉林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模式,提出發揮創意產業園區集聚效應、構建冰雪經濟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以高校為依托發展校園后備人才的發展構想,最后結合吉林資源,提出以創意競賽產業和體育創意過關類節目發展吉林體育文化產業,以推動城市發展。
關鍵詞: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根據吉林省實施意見,本研究認為當前吉林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發展體育文化創意產業,一是,吉林冰雪體育文化品牌的創建。有效整合資源,以長吉圖戰略為先導,擴大冰雪體育文化范疇。冰雪體育文化是指人類在冰雪環境中從事體育項目所獲得的物質和精神的文化。作為新中國冰雪運動的搖籃,吉林省在發掘、傳承冰雪文化的過程中具有獨特的優勢,目前,省內共有滑雪場35個,可用于正規比賽的滑冰場20余家。二是,整合自然資源、體育、媒體等元素,策劃打造國際級的大型體育精品賽事,如近三年的吉林國際馬拉松賽、國際雪聯越野滑雪中國巡回賽、國際滑聯速度滑冰錦標賽、長春凈月潭國際自行車賽、長春國際友好城市半程馬拉松等精品賽事,通過開發體育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使體育資源能夠發揮聚集效應,將體育產業變成人們日常消費的產品。
一、構建創意產業園區集聚效應模式
第一,在中心城區,對體育文化創意產業進行統一規劃和整合,建立面向大眾需求的特色體育文化產業基地。吉林省根據自身地理優勢和區位優勢,以長吉圖戰略為核心,需要進一步整合資源,以這三個地區的冰雪為主線輻射到周邊城市,以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以體育文化創意為契合點,依托地域文化資源蘊含的張力,展示吉林地區的民族文化,盤活吉林省的冰雪旅游。[1]首先以開發賽事文化為中心,深度挖掘吉林的民族特色藝術和民族冰雪文化。開發以長春、吉林、延邊州為軸心帶的體育創意文化基地,發揮以省會城市輻射周邊地區的文化產業聚集、輻射效應,城市文化產業要打造各自特色,區域內共享資源。打造以長春為主、吉林為副的兩個體育創意文化戰略增長極。長春與吉林兩地可以合力舉辦系列的體育賽事。如國際雪聯越野滑雪中國巡回賽、國際滑聯速度滑冰錦標賽、國際環松花江自行車賽、國際友好城市半程馬拉松等精品賽事。舉辦吉林國際霧凇節、北大壺冰雪節等節慶活動,對冰雪文化用品、紀念品、文化收藏器、體育文化藝術品進行開發,形成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系列產品,使之成為冰雪體育文化活動的亮點,推動體育創意文化發展。
二、構建冰雪經濟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模式
賞霧凇、觀看冰雕、玩冰雪運動、體驗東北農家特色、長白山國際攝影展等以冰雪為主題,結合旅游、文化、攝影、民俗、體育等資源形成吉林省獨特的冰雪體育文化產業。[2]冰雪文化是吉林一大重要的特色文化資源,吉林的冰雪文化經過多年發展,特色突出,活力迸發,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冬季文化生活。[3]冰雪經濟應更注重打好文化牌,給冰雪賦予文化的內涵和靈魂,將吉林的冰雪文化打造成為享譽世界的一張名片。如長春的瓦薩滑雪節作為吉林一大龍頭冰雪題材打造了獨特的冰雪體育旅游品牌,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也促進了大眾冰雪體育的開展。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上,吉林應向輕工制造業轉向,利用吉林工業資源優勢發展體育裝備制造業,立足吉林,面向東北亞,發揮長吉圖聚集優勢,深度開發體育制造業。吉林是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但吉林的經濟應向多元化趨勢發展,向節能型產業發展,通過天然資源找突破口,吉林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但冰雪裝備和冰雪生產線基本依賴進口,滑雪用品市場多是外資和南方企業壟斷,當前缺乏滑雪產品的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心,這是一個潛在的市場。而吉林擁有全國最大聚丙烯基腈基碳纖維生產線,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為我國重要的新型纖維材料開發與生產基地之一。由此,借吉林的經濟開發區優勢和吉林的高校資源,結合吉林經濟開發區汽車、化工、電子技術、生物技術等工業產學研基礎和領域優勢,利用長吉圖開發的區位優勢,形成體育器材的生產基地,與高校的科研資源形成優勢互補,以自主創新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研發體育運動材料。[4]如:龍舟器材、冰雪旅游設施、滑雪器材、滑雪裝備、高爾夫桿等體育運動器材。體育產業區要按照專業化、鏈式化的方向發展,圍繞吉林市霧凇和冰雪旅游的主體產業,形成以生產促進銷售,以產業和體育賽事相結合,帶動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模式,建立體育與材料工程研發基地,積極利用地方專業院校等現有資源開設體育管理、體育材料專業,培養研發人才、營銷人才和技術工人,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體育材料產品研發體系。
三、以高校為依托,發展校園后備人才模式
吉林省想從體育文化創意產業上尋找突破口,必須大力發展校園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當前高校群體是承載體育文化的前沿者和關注者,高校不僅是大眾體育普及的陣地,還是開展和研發體育產品的科研地。吉林省擁有多所高校,所以,不僅要利用高校科研資源,還要進行校際間的交流和合作,有效利用省內高校學科優勢,培育既有學科知識又有科研能力的人才,培養熟悉當地風土人情的文化創意人才是吉林省發展體育文化創業產業的關鍵。此外,吉林省擁有全國最早的電影制片廠——長影集團,擁有全國培養動畫、動漫人才的三所高校之一的吉林動畫學院,并在2010年被文化部批準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同時吉林體育學院在近幾年也在培養體育管理方面的人才,所以高校應整合資源、尋求合作,以不同的形式為創意領域的人才提供條件,便于人才的交流和合作,留住優秀的人才服務于吉林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四、結合我省實際情況進行再創新的模式
(1)創意競賽產業。許多項目都已經成為體育競賽產業,并且形成永久的舉辦地或基地,這些項目在其形成過程中就有許多創意在其中。我省結合實際情況,在前幾年也不斷舉辦了各種有創意的賽事,但都沒有一個長效機制進行運作,導致很多有意義的體育競賽成為別人的樣版。如冬季龍舟賽,在舉辦幾次后竟然銷聲匿跡了。2015年2月7日,萬科松花湖冰雪馬拉松在吉林松花湖拉開帷幕,此次比賽在零下十多度的冰雪極寒中進行,來自世界各地的馬拉松選手用堅韌的意志完成為這次挑戰性十足的比賽。還有長春瓦薩冰雪節圍繞冰雪體育、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經貿、冰雪攝影、冰雪闖關等創意性的主題,彰顯了城市的魅力,也帶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今后創意十足的比賽將會是體育文化創意的一個新開端。
(2)體育創意過關類節目。很多地方衛視都開辦了娛樂與體育、休閑結合的真人秀節目,如浙江衛視的“沖關我最棒”、安徽衛視的“男孩女孩向前沖”等。奧運會最大的一項收入就是電視轉播權,電視轉播和電視收視率的提升將會是體育文化創意產業走向產業化道路的開始。由此我省結合豐富的山水資源和人文環境,開辦相應的冰雪闖關東類體育娛樂節目,一定會有非常廣闊的潛力和前景。
參考文獻:
[1]梁麗鳳,羅遠標.景觀體育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2,31(2):10-11.
[2]楊志林.吉林市景觀體育的構建[J].現代交際,2014(9):135-137.
[3]瞿蕭羽,劉子恒.吉林市山水城市空間形態解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8):128-129.
[4]楊志林.基于資源整合視角建設吉林體育城市的研究[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4(12):68-71.
作者:楊志林 張玉平 單位:吉林化工學院體育部 達茂旗百靈廟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