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高雅文化發展現狀與前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南京市將文化發展的規劃藍圖落實到實際的行動計劃,系統推進南京文化發展的舉措,推動南京文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在南京文化治理的新階段中,如何從多角度發現問題,用新思路更好地找到發展具有南京特色文化的新路徑,這將成為推動南京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的重要舉措。本文根據南京地區發展高雅文化的現狀中存在的宣傳力度不夠、導向性不強等問題,發現優化高雅文化形式內容,打造南京高雅文化品牌存在其必要性。
關鍵詞:高雅文化;大眾文化;文化消費;文化品牌
1高雅文化的內涵和必要性
高雅文化在內容和形式上注重認得精神生活,關注到的義務感,重視人的價值內涵,以個性創造美。[2]當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昭示著人們的需求是在日益增長的,對文化的標準也是在日益提升的。培育高雅文化,打造南京文化品牌的倡議到落實也存在其必要性。
2南京地區高雅文化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南京市將文化發展的規劃藍圖落實到實際的行動計劃,同時進行南京文化消費試點,以演出市場為切入點,并出臺了相關的補貼政策。但由于宣傳的不到位,導致了信息的不對稱。根據調查發現,絕大部分的南京群眾缺乏對高雅文化認識和對相關政策的了解。針對南京地區文化消費量增長而高雅文化消費占比增長較為緩慢的情況,發現了如下的問題。
2.1政府對高雅文化宣傳力度不夠、效果不佳
高雅文化的消費群體主要以文化程度較高的知識分子和文化人為主,更注重人的參與,對欣賞者感受的影響、反饋。受調查的570人中,只有不到15%的群眾表示對高雅文化很熟悉并參與其中。而自2016年起,南京就開始進行南京文化消費試點,以演出市場為切入點,并出臺了相關的補貼政策。但由于宣傳的方法、渠道可能存在問題,導致了信息的不對稱、效果不佳,導致南京地區的居民對高雅文化不甚了解的現狀。
2.2商業社會對文化消費的導向作用,商業社會更青睞發展大眾文化
因為大眾文化的受眾是大量普通市民,進入門檻低。作為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希望能有更多的消費受眾來消費,來增加盈利點,更愿意讓消費者為大眾文化買單。因而像手游、低俗短視頻等大眾文化消費品一下子風靡一時,成為各大公司爭相發展的對象。根據格雷欣法則,當大眾文化在社會流通時,實質上高雅文化也就受到了沖擊和排斥。[3]
2.3高雅文化消費品自身存在諸多問題
2.3.1高雅文化消費品的內容過于單調、單一。調查發現,68%的南京群眾認為高雅文化的內容會影響他們對高雅文化的消費,表明高雅文化的內容趨于單一化,未能較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3.2高雅文化的形式都拘泥于舊例,缺乏創新。大部分群眾認為時間和地點影響他們對高雅文化的消費,這反映了高雅文化的表現形式仍安于舊例,受到了時間、空間的限制。
2.3.3高雅文化的消費價格相較于大眾文化偏高。51.23%的群眾認為價格是影響高雅文化消費的因素,根據“口紅效應”來看,消費者對低價產品有著偏愛的趨勢。
3關于發展高雅文化的新路徑
針對上述南京現存問題,為推動南京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提高南京居民文化需求的標準,必須借助社會在文化、經濟方面的導向作用。在文化導向的支撐之下,對現有文化進行價值挖掘、重塑文化、賦予意義。在豐富文化內涵的同時,借助科學技術推動文化創新、發展。
3.1注重宣傳高雅文化,促進社會文化導向的形成
根據我們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大多數群眾對于高雅文化的了解來源于社交媒體和線下廣告宣傳。這就意味著,多渠道、大力度的宣傳是不可缺少的。信息發出者需要增加媒介的使用,拓展傳播的廣度,尤其是在社交媒體、廣告宣傳上傳播高雅文化概念、價值、意義,使南京群眾形成高雅文化意識,提高群眾對文化需求的標準。
3.2挖掘高雅文化價值,發揮商業社會對文化的導向作用
挖掘高雅藝術的實用價值、附加價值,以較低的絕對價值,引導消費者的需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證明了人們的需求是在日益增長的,高雅文化也將成為未來趨勢。當代商業社會應該發現高雅藝術的價值,利用價值激發需求。
3.3重塑現有高雅文化,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高雅文化
對高雅文化再構造要建立在優秀傳統高雅文化的基礎之上,再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根據希爾斯在《論傳統》中提到的傳統的內涵,在發展高雅文化,促進高雅文化消費時,就需要發現高雅文化中可以延續的文化,發現同一性。在南京傳統文化中的江南文化、吳文化的基礎上,賦予南京高雅文化新的時代意義,最終實現打造創新性南京高雅藝術品牌的目標。
3.4借助技術革新的力量,提升高雅文化的發展空間
將高雅文化與電子商務相結合,降低高雅文化的消費成本,減少時間、空間的限制。利用網絡媒介傳播快、新穎度高、易被接受的特點,突破價格、時間、空間的限制,克服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使南京群眾盡可能得可以再各個渠道上獲取關于高雅文化的信息,擴大高雅文化的潛在消費者群體,為高雅文化提供群眾基礎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曲曉燕.《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頒布[N].中國文化報,2018-04-25(01).
[2]徐朝亮,王栓.論高校高雅文化的建設[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8,26(06):131-134.
[3]R.威爾遜,周憲.商業社會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J].國外社會科學,1990(08):31-36.
作者:潘宇昕 施楚怡 史燕萍 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