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文化建設傳統文化教育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校文化建設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增強學校全體師生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校園文化的存在和發展都必須要扎根于傳統文化的土壤當中,在高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當大力弘揚和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還必須找到傳統文化和校園文化的契合點,這樣才能夠將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進而不斷提升高校校園文化的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高校文化建設中的傳統文化教育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效;文化建設;傳統文化
引言
我國的傳統文化是歷經了漫長的歷史長河所沉積下來的價值體系和理論規范,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當代高校學生容易受到各種文化和思想的影響,因此,校園文化的建設必須要根植與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當中的人文價值和教育價值充分地發揮出來,同時還需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這樣才能夠使高校校園文化更加豐富、充實,進而將校園文化充分地作用發揮出來,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
一、高校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給我國高校文化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主要體現市場經濟的發展給我國高校文化建設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為高校文化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與此同時,外來文化和思想對于高校文化的建設也帶了非常大的沖擊,給高校文化建設帶來了新的矛盾和問題。目前在高校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重現代文化,輕傳統文化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各種外來文化和思想不斷沖擊著我國的本土文化,這也使我國高等教育嚴重受到了文化多樣性的影響。目前的高校課堂已經被所謂的國際流行思潮所占領,當代大學生也沉迷于西方文化中自我實現的思想,而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卻被廣大師生所冷落。當代大學生很少有人會去主動了解傳統文化,就更別說去探尋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認知體系和倫理只需等精髓,甚至還有的大學生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的內涵一再否定,認為傳統文化就是落后、腐朽的文化。正是因為當代大學生這種逐漸失去自我文化認同的現象,使我國高校文化建設也逐漸失去了文化根基和文化主導。
(二)重活動,輕理論在目前的高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普遍存在這樣的一個誤區那就是將校園文化建設與文娛活動對等,認為校園文化就是舉辦各種文化活動。而往往會忽視一些具有知識性、教育性、思想性和學術性的文化研究活動,從而導致在高校文化建設中無法將校園文化中與育人功能和理論研究的價值充分地發揮出來,并且這種將文化活動單純舉辦為文娛活動的校園文化建設影響到高校正常教學的秩序[1]。在高校文化活動當中還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那就是所有的文化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而教職人員卻很少參與其中,這主要是因為高校科研機構和教師對校園文化的建設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此外,很多高校所開展的文化活動具有較強的封閉性,沒有與社會文化和地方文化進行有機融合,從而導致校園活動毫無特色,只是為一些具有文藝特長的學生提供了自我表現的平臺而已,而大多數沒有文藝特長的學生就只能夠充當觀眾,這樣就使高校文化建設不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和理論和實踐相脫節,這是非常不利于當代大學生對國情、民情和風土人情進行深入了解的。
(三)重學生組織,輕學生組織管理目前的高校中存在很多的大學生組織,由大學生自主管理,這對于鍛煉當代學生的各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目前很多的高校卻存在盲目支持和鼓勵大學生組織創辦的現象,他們認為大學生組織的數量能夠在一定上代表校園文化的建設程度。但是對于這些大學生組織卻缺乏完善的組織管理辦法,從而導致無法對創辦的各類大學生組織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導,大學生社團組織泛濫,組織管理混亂,甚至還有的大學生社團會利用該平臺來獲取盈利,這樣的現象嚴重違背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初衷,是非常不利于高校文化健康發展的[2]。
二、高校文化建設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加強校園設施管理建設,弘揚歷史傳統文化良好的校園環境是高校文化建設的基礎,建筑設施是形成良好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應當要加強對校園設施管理的建設,對在建筑設施進行空間布局、排序以及色彩和風格的選擇時都必須要充分地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這就要求在對校園建設施進行規劃的過程中,就必須充分凸顯出傳統文化的內容,這樣才將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并且這樣還有利于整個校園品位的提升。例如高校可以建設文化長廊、張貼名言警句、塑造歷史名人雕像、設置傳統節日互動場所等,從而有效地傳承和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二)尊重文化經典,提升校園文化品味傳統文化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蘊含著強大的思想理想和藝術魅力,是我國人民精神的原動力,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很多文化經典,比如《論語》《老子》《孟子》《中庸》《大學》等[3]。因此,在高校文化建設當中,應當采取積極的方式鼓勵學生對文化經典進行正確的解讀,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感受到經典文化的魅力,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這就要求在高校文化建設當中,通過環境、氛圍等對學生發揮一定的熏陶和感染的作用。例如,高校可以要求以班級為單位,每個學期定期組織開展“讀書會”活動,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去閱讀相關的文化經典,彼此之間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以此來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感悟。同時,高校還可以在校園內創辦校級的“讀書協會”,讓全校師生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促進對文化經典的交流,加深對文化經典的理解。另外,學校還可以創辦相關的閱讀和征文比賽,并設置相關的獎項,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對文化經典的崇尚意識,從而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意義,提升校園文化的整體品位,促進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三)結合本土文化,構建特色校園文化我國的傳統文化還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特征,因此,在高校文化建設當中,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充分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資源,并將其與高校文化建設相結合,從而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作用,增強校園文化的感染力和說服力,讓學生通過身邊的校園文化真切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精神力量。就以四川地區為例,在高校文化建設中就可以充分發揮本地的地域優勢,主要以西南地域文化為主,比如川劇、糖人、蜀繡、皮影戲等。增強學生對民間傳統藝術的認識,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民間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更好地發揚和傳承我國傳統文化。只有依托本土文化所構建的校園文化才能夠充分提現出高校自身的特色,打造獨一無二的校園文化。
(四)整合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和吸收性。因此,在高校文化建設中,應當充分利用傳統文化的包容性,將其和現代文化進行有效整合,推陳出新,打造高雅、健康的校園文化。另外,在高校還應當不斷拓寬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應用范圍和形式,并通過現代化的理念和模式來不斷增強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提升傳統文化的現代性,使其更加滿足當代校園文化建設的需求。例如: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組織一些具有向導性的文化活動,如聘請相關的國學專家來校開講座,或者舉辦傳統文化文藝匯演等活動[4]。在活動當中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吸引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進一步深化他們對于民族的認知和民族情感。另外,高校在歷史通識課的基礎上,開設更多的歷史選修課程,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還能夠對他們進行人文教育。
三、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設中能夠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實現在學校全體師生的人文教育,將人文意識植根于大學生的內心深處,從而有效地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整體水平。但是,在目前的高校文化建設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傳統文化教育價值的有效發揮。因此,在高校文化建設中必須要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教育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提升高校文化建設的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唐萍.傳統文化教育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強化作用[J].中國文藝家,2017(8):77-78.
[2]羅沖.淺述高校文化建設中的傳統文化教育[J].中國報業,2011(4):110-111.
[3]徐德志,曹睿嘉.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傳統文化的缺失及對策分析[J].北方文學(下旬),2011(10):126-127.
[4]歐陽秀敏.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6):69-71.
作者:米娟 單位:四川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