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學評論有對于創作水平提升方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文學藝術評論,它同樣是一種創作,它的不同之處,評論家要站在文學藝術家之上來看待萬事萬物。因此,對文學藝術的作品要求更高。讀謝作文《文化與文心》一書,我雖然覺得他涉獵很廣,知識面寬。但從編書的體例看,還是集中在文藝評論上好一些。這樣不會太雜,思想不會延伸得太遠,我們把握起來方便,讀者也比較容易進入。實際上,我是很同意謝作文上述的文藝思想和評論觀點的。文學當然是時代生活的反映,文學評論就是通過文藝作品的把握分析,從中提煉出一種時代的精神。一種在時代生活中產生政治、經濟、哲學、社會、文化的精神。我注意到了謝作文的努力。他的確在追求著美學的標準和歷史的標準。這樣的評論思想,對作家藝術家是有引導作用的。現在我們一些評論家不僅對作品一時吹捧,還把作家引導到個人生活的小圈子里。對一些作品表現出來的失當思想或不良的思想不僅不反對,還給予肯定,這樣的評論就不對頭了。謝作文不是這樣的評論家。謝作文的評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從大文化的發展背景中來考量一部具體的作品。或者說,很注重作品中的社會文化分量。這應該說也是他追求美學和歷史的標準時有機結合的具體體現。
文學藝術是人類現實和歷史生活的記錄與反映,映照著人的生命律動,其社會作用和影響,必然取決于人們的接受程度。文藝評論責無旁貸的使命之一,就是喚醒人們對文學藝術的感覺,鍛造藝術的感知能力,從而讓人們領會生活的豐富多彩,參悟人生經驗的博大,得到啟迪和教益。因此,那些以充分的親和力、感染力貼近每個人的心靈的文字,那些帶著溫暖的氣息、活躍的脈動,滋潤人們感覺的文字,那些讓人們能夠實實在在地在作品構成的世界里舒展身手,自由地在作品洋溢著的生動氣息里呼吸的篇章,才是合格的文藝評論。現在,有不少人習慣于從教條出發,而不是從大眾的需求出發,習慣于在概念的迷魂陣里推演概念,在名詞術語的森林中兜圈子,在各種“體系”的迷宮里找出路,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把鮮活的故事闡釋得味同嚼蠟,以概念之履,適文本之足,高深莫測、云遮霧罩,這樣的文藝評論,不僅令普通讀者望而生畏,有時也讓“職業讀者”頗傷腦筋。文藝評論要善意,要最大限度地切近作者的實際和作品的實際,也要體現群眾觀點,這其實是很重要的,也是容易被評論界忽視的方面。從謝作文收在《文化與文心》里的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他的文藝評論生動活潑、言之有物,注重評論的通俗化、注重評論的群眾性是一個重要原因。他在文藝評論中所推舉和倡導的“善意”,首先在于他不管對象是熟悉還是陌生,只要有潛力,他都真誠幫助,以極端認真的態度來對待,他講:“我十分關注本地的作家和作品,特別有潛力的作家,不論是業余還是專業,我都不遺余力地推崇他們的作品。竭力推介本地的作家、本地的作品,我認為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且我能認真負責地對待。正是這樣,本地的作家藝術家幾乎沒有與我不是朋友的;也正是這樣,對待他們的作品,我也從不敢懈怠,只要闖入了我的視線,大都有熱情洋溢的強調中肯的評價或善意的提醒。”他一貫與人為善,寬以待人,樂于和其他作家藝術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他說:“在我的腦海里,任何一位作家藝術家有了成績,我都會引以為榮,并誠心誠意地向周圍的人,或者通過媒體向外界宣揚。”大力提倡善意的批評,首先要為善意批評的出場營造良好氛圍與環境。影響善意批評的因素有很多,我們需要最大限度地擯棄人情風、功利心和市場化影響,這關乎批評家、媒體,也關乎作品的創作者,大家都要努力。
大家談得都很好,關于當下文學評論的作用,對于讀者、作家、批評家呼喚善意的批評,都提了很好的意見。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要想讓善意的批評引領風氣,就一定要為善意的批評營造良好氛圍,這也是社會共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