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模式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如何實現(xiàn)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模式的轉型,并與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相整合,是職業(yè)教育教育發(fā)展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文章就“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模式”這一課題展開探討與分析,并提出幾種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的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模式
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是職業(yè)技術學院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生能夠在賞析文學作品語言的過程中體會到民族精神、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見,分析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的可行性教學模式將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現(xiàn)狀
就目前的職業(yè)技術學院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實際來看,教師仍舊沿用了中學階段的語文學科授課模式,停留在“學生閱讀分析能力與課文理解”簡單相加的模式上,忽視了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而絕大部分的時間里,學生似乎理解了文學作品內容,但是理解只是流于表面、無法深入,學生只是把文字作品存在于課堂和記憶中,自身的運用能力逐漸減弱,仍然存在很多欠缺。此外,在賞析教學中,教師并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進行授課,嚴重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個性特點,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也被固定,直接導致學生們不知道如何主動地進行深度學習,課堂成效也隨之下降。
二.基于現(xiàn)代化教學視閾下的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模式
1.轉化經(jīng)典閱讀,鼓勵學生深入體驗。興趣是誘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要想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主動開展學習活動,并好學、樂學,必須要激起學生的求知欲。結合我校所沿用的語文教材來看,要想讓學生能夠深入文學作品之中對語言進行賞析,教師在進行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實現(xiàn)經(jīng)典閱讀的轉化,鼓勵學生深入體驗,在體驗中賞析。首先,教師應脫離傳統(tǒng)純文字形式的禁錮,把一些文字性的作品通過聲像結合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能夠深入其中體驗,探究文本“怎樣寫的”,從而把握作品“寫了什么”以及“好在哪里”,從而建構起語言知識體系。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家專屬的語言名片進行細致品析,讓他們不僅能夠感受語言的無盡張力,而且還能夠通過文學作品的某一語言特質的認識提升語言的包容力。
2.變課堂為舞臺,提高學生參與興致。要想更好的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語言賞析能力,就必須要把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調動起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相關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賞析。結合我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可以知道: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需要對文學作品本身進行仔細的研究,結合學生的實際以及他們的內心需求把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編制,并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平臺和條件,變課堂為舞臺,進而引導學生圍繞文學作品本身進行語言賞析。當然,我們在此過程中不能一味的、孤立的進行篇章機械式的教學,而是要把課堂交還給學生,從旁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語言進行內涵式的賞析。以《林黛玉進賈府》一文為例進行分析,該課文中關于王熙鳳的外貌描寫語言最為晦澀難懂,但是這一部分內容卻不可以跳過。因為王熙鳳的外貌描寫語言,不僅反映了其在賈家的特殊地位,更是把她那刁鉆潑辣的性格特點表現(xiàn)出來。倘若教師只是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對這些外貌描寫語言進行解讀,勢必難以對學生產(chǎn)生足夠吸引力。但是,如果教師能夠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由組長組織小組同學團結協(xié)助,共同深入剖析語言,那么相信學生能夠加深對關于王熙鳳外貌描寫語言的了解,教師也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相關語句的賞析。
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賞析體驗。毋庸置疑,教學方法是否選用得當將直接影響到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的質量。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本身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藝術性的活動。為此,在進行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同樣也需要采用豐富、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習得知識技能的同時,實現(xiàn)個性化的培養(yǎng)發(fā)展,為他們日后的學習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礎。首先,對于一些內容篇幅過長、情感細膩的文學作品,教師在進行語言賞析教學時,就可以引入問答式的教學方法。即是先有教師針對作品語言的賞析需要,針對性的提出問題,然后再由學生帶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借助工具書以及網(wǎng)絡平臺等搜索相關資料,結合資料對問題進行分析,進而完成對語言的賞析,明白這些語言的句式特點、風格以及技巧等。此外,對于一些生澀,難讀難懂的文學作品,則可以采取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一個共同的語言賞析任務中心,通過對學習資源的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xié)助的學習,從而引導學生掌握作品內在文化價值與思想情感。實踐證明,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作為一名職業(yè)技術院校的語文教師,應結合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潮流,增強創(chuàng)新教學意識,不斷實踐、不斷探索,開拓更多的文學作品語言賞析教學模式,以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逐步提高學生品讀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黎康.賞析文學作品語言特色的十個角度[J];湖北招生考試;2013年11期
[2]劉梅芳.文學作品賞析中的語言角度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年08期
作者:馬曉芳 單位:新疆天山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