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學欣賞教學文本選擇認識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中學語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爭沸沸揚揚,莫衷一是。我以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這“外殼”與“內核”是不可分離的;但在掌握文學知識相對貧乏且已經(jīng)可以擺脫“高考文化”的職教生面前,“打開精神田園籬笆門”的文學欣賞課顯然更應該傾向于內核一點,使學生在被吸引之余,激發(fā)自身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語言運用能力。下面就半個學期來開設文學欣賞選修課教學文本得到的幾點體會與思考分述如下:
一、抗拒與誘惑
要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首先應注意對語文教學文本的選擇。在職校,許多學生已經(jīng)被中學語文教學嚇怕,他們對許多語文文本有抗拒性。比如上學期我開設選修課時,采用學生自主選課形式。根據(jù)新課標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等五個教學系列,我開設了“說文解字”、“歲月如歌”、“再塑生命”、“神的天堂”、“童話世界”、“我心我訴”、“俠之大者”、“遨游網(wǎng)海”、“越地精魂”、“西域來風”等十個系列選題供學生選擇。結果,有關語言文字運用的“說文解字”和有關詩歌欣賞的“歲月如歌”只獲得30%多的選票,而有關文化論著學習評訴的“我心我訴”60多名學生中只有3個學生選擇。教學目標要完成,于是我只好作了微調,將“說文解字”改成“成語世界”,以成語故事、成語趣用作為教學文本吸引學生,結果本課大受學生歡迎。學生在聽過、笑過之后,也新掌握了不少成語。許多所學成語被適當?shù)貞迷谄谀┻x修課考試的作文中,這在職校學生中實屬不易。而后,我又將“歲月如歌”改成“古詞新唱”。中國許多古詩古詞都已經(jīng)被編成現(xiàn)代流行歌曲,并廣為傳唱。但許多同學因為不了解,所以對歌聽之、唱之、愛之,卻就是無法把熱情轉移到古詩詞上去。于是我在欣賞課中選取《水調歌頭》、《一剪梅》、《在水一方》、《北方有佳人》、《滄海一聲笑》、《月亮代表我的心》、《東風破》等由古詩古詞改變或富含古典詩詞元素的歌曲,讓學生在唱在讀后了解詩歌意象選擇運用等詩歌知識、了解詩后文化,學生反應非常好,課后還聽見有學生在哼唱《水調歌頭》。而“我心我訴”我則將其改為讓學生在期末測試時選擇一部課堂上欣賞的文本加以評述。學生熱情很高,許多學生寫出了很有見地的評論。
二、愛,不能抗拒
雖然教學文本選擇我采用了學生自主選擇,但因為學生個性差異,一些文本有時無法提升所有同學的興趣。有一次我上課時發(fā)現(xiàn)一個學生正在偷偷的看網(wǎng)絡愛情小說。當時,我大為惱火,但轉而一想,在這些十七作歲的花季學生心里,愛,正是不能抗拒的誘惑。如果將寫愛情的優(yōu)秀作品選出來講,讓學生品讀,是否能更大程度地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好在愛情是文學作品中永恒的主題,要找出愛的故事實在太容易了。我在上“西域來風”系列文學欣賞時選擇了《茶花女》供學生品讀。記得講完故事時,不少女生都哭得稀里花啦,動情地一塌糊涂。他們不滿足于我提供的選段閱讀,到處借了全本讀,讀完后還跟同學跟我來辯論茶花女選擇離開阿爾芒到底傻不傻,期末考試評述作文中,許多人就評述《茶花女》,評述地非常到位。
三、網(wǎng)絡文學,要說愛你也可以
在課堂上講了《茶花女》后,課后與學生交流時,有個學生告訴我:“老師,我們更愛看網(wǎng)絡愛情小說。”我一時犯難,因為目前網(wǎng)絡上許多小說內容上充斥著色情、暴力,文字上更是別字錯字累累,實在不適合學生讀,更不適合我在課上講。但是后來通過多方查找,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網(wǎng)絡文學都是如此,只要選擇地好,這種新興的文學樣式,以其生動靈活的語言也可以對學生產(chǎn)生好的影響。更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使他們在平時新近網(wǎng)絡精品,遠離惡俗文學。為此,我引導學生們走進網(wǎng)絡精品文學世界,感受著:《第一次親密接觸》、《迷失在網(wǎng)絡與現(xiàn)實之間的愛情》中網(wǎng)戀的悲劇化——網(wǎng)絡與現(xiàn)實的沖突;《告別薇安》、《活得像個人樣》中壓抑情感的釋放——人物心靈的真情坦言。這一系列講完后,許多學生甚至把自己的網(wǎng)名都改了,如從“に鈊祗銪禰ヴ”改成“に輕舞飛揚ヴ”等等。
四、說不盡的越文化
作為一個紹興人,了解越地文化是必須的。而“自古文章出浙江,浙江文章出紹興”,承載了越地文化的文本可以說數(shù)不勝數(shù)。所以在選修課中,我精心設計了“越地精魂”系列課程。從《訴衷情》、《游山西村》、《釵頭鳳》說陸游的愛國、愛鄉(xiāng)和愛情;從竹林七賢之嵇康、四明狂士賀知章、越州狂生徐渭說紹興文人的清狂等等。雖然其中許名士學生早已知曉,但通過課程,學生更近距離地接觸了這些先人,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家鄉(xiāng)自豪感和繼承越地優(yōu)秀傳統(tǒng)的自覺。選修課開設后,本學期,許多學生跑來問我文學欣賞課還開不開,學生更涌躍報名參加本與文學欣賞課相結合的紅星文學社,經(jīng)篩選還有一百多名同學,可見本課程的嘗試是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