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校園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及特征
(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界定
高校是社會先進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高校校園文化一般可以從宏觀的角度理解成高校師生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與創造形成的過程,其中主要包含了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而從微觀的角度來說,高校校園文化則是在長期的教學科研活動當中所形成的精神環境與文化氛圍。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包括了普通高校與高職院校兩大陣地,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普通高校側重于知識文化,而高職院校則是以技術文化為內涵。通過將傳統的校園文化與行業文化進行互補所創造出來的行業技術特色文化,是當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方向。
(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特點
職業化是高職院校技術教育最明顯的標簽,在逐步形成校園文化的過程當中,融入了更多的職業技能、職業道德等因素,具有鮮明的自身特征。
1.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兼容性和地方性特征
從文化傳承的視角來分析,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歷史、傳統校園文化的積淀相對來說是不夠的,但是高職院校發展成為當前高等教育市場當中的重要力量,正處于積極吸收優秀文化的階段。從這個角度來說,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則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開放性與兼容性;除此之外,站在文化的規范性上來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雖然當前還不是非常完善,但是與實踐經驗非常貼合,具有鮮明的地方性特征,加之高職教育的要求與市場聯系得十分緊密,在很多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過程當中,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職業習慣。所以,師生的行為或多或少地會帶有一定的行業特色,使得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也帶有職業文化的特點。
2.具有較強的創新性、服務性及實用性特征
相對于本科院校來說,高職院校的學術性存在不足之處,但是在教學方式、技術服務領域等方面則表現出了創新性和實用性,因為高職院校推行的并不是精英教育,更多側重于大眾化教育,學校的教學與行業的技術動態、就業市場聯系得更為緊密,這就在一定程度使得教學方式帶有實用性的特色。
二、行業文化與高職校園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深化高職院校職業教育內涵的內在要求
高職院校自身的特點決定了高職教育必須要“接地氣”,即與實際的就業能力掛鉤,同時也造就了高職院校職業化的特色。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當中,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實用的知識技能,同時還應該讓學生盡早地去接觸自身將來所要從事行業的文化特點,增強行業的認同感,這不僅僅是學校適應行業發展的內在需要,同時也是高職院校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應該將其作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問題。高職文化建設不但是作為一個文化體應該具備一定的文化價值和品位,同時更要適應學生、適應社會。將行業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實現有機結合,形成一種學術氛圍與實踐氛圍相輔相成的職業文化,能夠對培育新時代的職業人才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是突顯高職校園文化特色的重要內容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大多數高職院校已經邁入了內涵發展的道路,而要促進高職院校的內涵發展,樹立職業教育品牌,自然而然少不了高職院校獨特校園文化的參與。應該將行業精神、行業文化的內涵寓于校園文化的發展之中,使其逐步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形成具有行業文化精髓,高職院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三)是提升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
高職院校盛行不同的校園文化,所鍛造出來的學生品格和人才類型會存在較大的差異,而行業就業的崗位需要則是校園文化發展方向的重要指向標,將行業文化與校園文化進行滲透融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高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在行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結合的精神引導下,能夠對學生的思想與行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未來職業的文化,并讓學生了解到需要學習、需要遵守的相關行業素質要求,為高職學生提前朝著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滲透行業文化的對策分析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與行業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滲透是新體系文化重生的過程。校園文化與行業文化的相互影響,能夠讓高職院校所培養的人才不僅僅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同時還具備了一定的職業素養,而促使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能夠反作用校園文化的完善與內涵發展,為其長遠的發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動力。行業文化滲透,校園文化的形成與人才培養這三者之間實現了良性互動,這不僅僅需要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時還需要各種保障措施能夠落實到位,只有通過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實現高職院校建設成“扎根于行業,長成于校園”的開放式校園文化生態系統。
(一)樹立先進的理念,追求先進的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能夠直觀地反映出學校的辦學理念與辦學特色,這是一個長期積累、沉淀的過程。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當中,首先在先進文化當中提取其中的精華,進行提煉,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的特點,融入行業特色,逐步形成系統、完整的校園文化。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建設自身校園文化的過程當中,提出了既能代表辦學思想,能夠體現行業文化的“地質人三光榮”核心文化理念,經過時間的積淀,已成為學院廣大師生認同并追求的價值理念。在筆者看來,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建設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一方面不僅僅要圍繞著師生對行業認同、追求的目標和價值觀等文化因素,同時還要融合行業文化于校園文化中出臺一系列的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意見,以指導校園文化建設。要在與時俱進的理念下,指引建設具有行業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讓校園文化與行業文化共同煥發出勃勃生機。
(二)立足高職院校實際情況,規范和優化高職校園制度文化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建設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主要包含了學校的傳統、儀式以及規章制度等,這不僅僅是維護學校工作正常開展的保障機制,同時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首先,要把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轉變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眾所周知高職教育是面向培養一線生產和管理的技能型人才,對于大多數現代企業來說,不僅僅需要員工會做人,同時還需要會做事。所以,高職院校在強化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過程當中,同時還應該注重學生職業道德修養以及文明禮貌的教育,促使其能夠形成符合職業規范的良好素質。其次,要建立以教育激勵為核心的管理機制。好的管理制度能夠促進學生的思想以及行為往好的方向發展,杜絕出現不良現象,這是制度所具備的的導向功能。當然在運用激勵機制上要把握恰當,定期對先進集體以及個人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鼓勵。在學校層次上,應該通過設置推優評獎,激發學生在學業上的進取精神,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形成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在注重科學管理的基礎上,同時還應該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制度的建設應該朝著基礎管理標準化、過程控制精細化、激勵機制數據化等方向發展。
(三)提高合作意識,依托平臺拓展學校功能
充分利用好高職院校的平臺,打造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陣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實踐平臺,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室、實訓場、工作室以及與行業系統單位建立進行合作,建設校企對接的教育和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走出校門,接觸社會的機會。二是宣傳平臺,要對校園文化陣地進行系統整體的規劃,在校內樹立起有行業精神、行業核心價值觀等標語牌,同時還應該實時關注行業動態,在相關的宣傳櫥窗進行展示。三是交流平臺,通過加強校企合作來推動高職院校與行業互動,構建起有效的交流平臺,及時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需求,來培養相關緊缺性人才,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地延伸平臺的作用,使其能夠為學校開展助學活動。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僅僅能夠讓行業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對于學生、教師職工來說也是受益匪淺。充分的發揮出學校的教育功能。
四、結語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要想走特色之路,融合行業文化是十分重要的途徑,這不僅僅能夠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添動力,同時反作用于行業,能夠使行業文化更加豐富多元化。兩者實現滲透融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高職院校與行業的共同努力,同時還需要遵循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建立起旗幟鮮明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為培養新時期技術人才目標服務。
作者:曾學清單位: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