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園文化創造師生和諧家園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打造精品校園文化,培養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相融合的一代新人”,是我校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目標和歸宿,也是實施新課程改革后學校提出的具有創建性的辦學新理念。在近幾年的工作中,我校堅持“一切為學生發展服務”的理念,踏實做好智慧教師、活力課堂、貼心德育、和美文化四篇文章,努力促進學生“學做人、長知識、健體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精心打造校園文化,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
一、精心選擇,準確定位,讓校園文化建設成為學校發展的主旋律
(一)準確定位,規劃發展愿景打造校園文化的最高目的是宣揚學校精神,校園文化的發展不僅要體現出學校價值追求所在,還需要將學校的發展核心力量進行有效的凝聚。我校在把握時代脈搏的基礎上,結合并傳承學校歷史和傳統,充分發掘學校最本質的文化內核,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的大討論,確定新的辦學理念和價值觀,提煉形成學校規劃愿景,形成學校精神層面的文化體系。在新的教育發展背景下,學校確定“一切為學生發展服務”為新的辦學理念,以“立德篤學、無息有漸”為校訓,以“學做人、長知識、健體魄”為發展目標,全面定位學校內涵發展目標。學校發展目標:以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培育為導向,努力把學校辦成管理有特色、質量有優勢、文化有品位的現代一流初中。教師發展目標: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為抓手,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骨干教師建設為重點,打造優秀教研團隊,建設一支適應時代要求和學校發展的高素質的優秀隊伍。學生發展目標:以學生發展為本,促進學生人格發展,促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培養全面發展、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素質優良的初中學生。
(二)科學抉擇,提出發展理念“人文”、“綠色”、“陽光”是我們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秉承的最主要理念,這種先進的理念在高度體現新課程理念與學校建設的巨大作用的同時,也順應了當前社會發展的潮流所在。人文,即努力營造健康與愉悅的校園氛圍,使學生將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集合與一身,實現健康綜合的發展。綠色,將校園建設為和諧、優美的校園。陽光,為校園營造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健康氣息,使學生生活在開放、開闊、開明、堅韌的健康環境之下。在這三個主題引導下,我們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進行校園文化的建設,使校園文化成為校園發展的核心力量。
(三)立足實情,明確發展目標校園文化的內容種類繁多,學校必須努力進行制度、精神、環境、活動等多方面文化的建設和完善。打造校園環境文化。從細節出發,將創新、標準、全面的校園建設要求滲透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使學校的文化內涵與特色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體現。完善校園制度文化。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建立健全校園規章制度,細化校園工作流程,形成依法辦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運行機制和自我激勵、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制度。充實校園活動文化。利用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來使學生們參加到文化建設的工作中來,使學生在社團等組織的領導下實現興趣與能力的雙向發展。營造校園精神文化。努力培育教師愛校、愛崗、愛生的精神,愛崗敬業、顧全大局、潛心育人;努力營造合作和諧的精神氛圍,積極倡導講團結、講正氣、講原則的風氣;努力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做到嚴謹治學、因材施教。
二、面向現代,創設校園文化建設的顯性和諧美
學校致力于精品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按照凈化、綠化、美化、優化、教育化五個不同層次對校園進行規劃建設,遵循整體規劃,逐步完善的原則,從校園布局、綠色建設、人際建設、文明建設等多個角度出發努力提升學校文化品位,不斷增強文化育人的滲透力。
(一)完善一流現代教育設施,體現辦公美。多年來,學校努力完善一流的現代教育設施,建設完備的校園局域網系統、廣播音響系統和學校網站,專任教師配備個人專用手提電腦,建標準化學生機房,基本實現教學網絡化、數字化和現代化。按標準配置了實驗室、圖書室、心理咨詢室,積極組建學生社團,積極開展社團活動。學校一流的校園環境和完備的教學設施,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學生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完善校園美化綠化工程,營造環境美。近幾年來,學校加快發展步伐,加大投入力度,加強了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和設施建設,建設校內生態景觀園,科學設計,精心布局,現代化校園氣息初步顯現。校內種植各種樹木,品種多樣,果樹與林木相穿插,落葉與長青樹套種,花木與灌木點綴,確保四季常綠、季季有花、自然優美。園內山石點綴、小橋流水,成為學生學習、休息、陶冶性情的成長樂園。
(三)開展校園文化展示活動,塑造個性美。利用文化節、運動會、朗誦賽、讀書交流會等形式,使學生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時學校還以年級組、班級為單位開展不同類型的活動,如寒假期間的勸募活動、4月掃墓活動、5月唱紅歌活動、6月退隊入團活動、7、8月軍訓活動、9月感恩主題教育、10、11月田徑運動會和藝術節、12月拔河比賽等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內容,發展了學生的個人價值。
三、走向明天,體現校園文化建設的隱性和諧美
(一)培育團結進取的教師文化一所學校教師的風度修養、教師學識水平、教師的職業能力、教師個體生活的幸福感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學校辦學品質。為此,學校向每一位教師提出“辦有靈魂的教育,做有文化底蘊的教師”的要求,采取積極措施,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1.開展師德主題教育活動,培育高尚師風。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內容是:“熱愛學生、以身作則,鑄就崇高師魂;團結協作,樂于奉獻,共創幸福校園?!睅煇凼墙處熉殬I道德的核心和精髓。為此在師德建設中,我校突出重心、培養愛心,樹立教師的師表風范。通過政治理論學習,使老師牢固樹立“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特長,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學生成長”的教育理念;通過崗位教育,使老師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責任意識強。2.開展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堅持教師為本的發展理念,積極構筑校本培訓平臺,強化業務培訓,開展以師德培訓、教學技能培訓、骨干教師培訓、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培訓等內容的校本培訓,通過專家輔導、名師幫帶、業務比賽、科研交流等方式方法,加強教師的業務鍛煉,促進師資隊伍的整體提高。以師能建設為重點,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為培訓支點,夯實校本研究管理,強化業務學習,在校園中廣泛開展“做學習型教師”的讀書活動,提升教師綜合素質。3.創優培養平臺,加快教師成才步伐。實施“名師工程”,強化校名教師考核。我們專門研定了骨干教師培養計劃,積極開展教師各項單項評比以及校級四個層次的名教師評比,并創造各種機會,為教師成長提供展示的平臺。如“新教師匯報課”、“青年教師展示課”、“名教師示范課”、“教學新苗評比”和“教壇新秀評比”等全方位出擊,逐步形成一支相對穩定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師隊伍。同時積極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將教師結對制度化,注重對青年教師師德、教學技能、教學方法、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培養,抓實抓嚴教學常規,促使師徒共同提高。4.關注情感需求,克服職業倦怠。以人為本、珍愛教師是我校的一貫做法。我們的快樂人生標語,使教師體會到尊重賞識,還經常組織教師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使教師體會到開心快樂。在繁忙的教學之余舉行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以活動為載體關注教師的情感需求,做到“以感情留人”,帶領教師保持積極心態,從而有效地克服了職業倦怠現象。
(二)培育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相融合的學生文化學生永遠是學校的生命底線,我們關注的是學生情感道德等多方面的培養,堅持在課堂互動中滲透,在自主學習中感悟,在綜合實踐中體驗,努力營造校園良好文化氛圍:勤讀書、樂助人、守規范、講禮儀、重感恩、善創造……著力培養了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相融合的一代新人。1.加強學科教育研究,注重課堂教學德育指導。建立學科德育滲透管理機制,確保學科滲透德育工作規范化,經?;?。根據學生年齡、興趣等差異,我們人性化地設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強化學科滲透德育的教研,定期開展學科滲透德育的優秀課、優秀教案、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交流經驗,改進方法;把學科滲透德育工作作為教師工作評價的重要內容,努力提高學科滲透德育工作水平。2.根據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及個性特長發展的需要,以主題教育活動為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構建班會活動、興趣活動和社會實踐等系列活動,切實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審美情趣和精神品質。通過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讀書節等活動,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創新、實踐的能力?;顒又袑W生可以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所在,并通過交流查詢等不斷地發展自己,使自己的學識、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溝通能力都得到巨大的進步和提升。開展的活動主要有科技創新大賽、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展示、中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中學生研究性學習論文評比、中學生小發明小制作成果展示等等。使學生在科學、感性的環境下進行生活學習。4.深化“貼心德育”活動,緊緊圍繞“學做人、長知識、健體魄”的九字校訓,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完善學生評價體系,積極開展“爭章少年”評選活動,根據學生個性發展需求,學校設立“修德章”、“講學章”、“求藝章”,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授予不同獎章,保留綜合獎項——“三好學生”的評選,通過爭章活動的開展,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深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心理能力,開設相關的心理教育培訓和提高班,提升教師心理輔導業務水平;積極拓展校外教育資源,聘請心理教育專家、心理咨詢師做報告,擴大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加強家校合作,教育和引導學生家長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前進和發展的永恒的主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在傳承的基礎上融入更多時代的音符,使校園文化更有特色,更富時代感。
作者:丁品林 單位: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練市鎮第一中學